【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食藥署今(2/19)日公布「113年度供應校園午餐團膳業者稽查專案」第二階段結果,這次稽查從去年9月1日到12月31日,總共查核了全國247家供應商。稽查內容包括廚房環境、食材來源與衛生管理等,結果發現部分業者有天花板、排水溝不潔,設備器具污損等問題,經複查後皆已改善。但有2家業者被查獲存放過期食材,已遭依法開罰。
除了現場檢查,稽查人員還抽驗了243件午餐成品和半成品,測試微生物含量與食品添加物使用情況,結果全部合格。另外,76件豬肉原料也檢測了乙型受體素,確保沒有違規使用瘦肉精,全數符合標準。這次檢驗結果顯示,學校午餐在食品安全方面符合規定,家長們可以放心。
除了食品安全,食藥署也特別關注豬肉原料來源標示,檢查了209件午餐成品或菜餚,確認供應商是否確實標明豬肉產地,結果顯示所有產品都依規定標示,確保學生吃的每一口食材來源清楚。
食藥署強調,學校午餐的食品安全一直是家長和政府關心的重點,未來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加強檢查與抽驗,確保業者製程衛生符合規範,讓學童吃得安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