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全球大搜奇】AI模仿病毒蛋白 創新基因療法

青年日報

更新於 03月26日07:45 • 發布於 03月26日07:45
 病毒(紅色)的蛋白外殼,為其能快速傳播的關鍵。圖為H1N1流感病毒。(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病毒(紅色)的蛋白外殼,為其能快速傳播的關鍵。圖為H1N1流感病毒。(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病毒具蛋白外殼,因此可迅速突變傳播,如今科學家利用AI成功模仿該結構。圖為新冠肺炎病毒。(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病毒具蛋白外殼,因此可迅速突變傳播,如今科學家利用AI成功模仿該結構。圖為新冠肺炎病毒。(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記者潘紀加/綜合報導

南韓研究團隊與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貝克教授合作,用人工智慧(AI)技術模仿病毒外殼的蛋白結構,成功研發出能攜帶或運載更多核酸的基因載體,有助於推動次世代疫苗,以及其他生物醫學創新技術。

新合成奈米籠 基因承載量高3倍  

該研究發表於2024年12月的《自然》(Nature)期刊。病毒之所以傳播快速,主要憑藉其蛋白外殼能搭載DNA、RNA等基因物質,此前科學家也曾嘗試模仿病毒蛋白外殼結構,但遭遇攜帶遺傳物質量有限等挑戰。

南韓浦項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李相敏博士團隊,與美國華盛頓大學貝克教授攜手合作,利用AI技術,首度成功設計4面體、8面體和20面體等人工蛋白「奈米籠」(nanocages)結構,其中直徑75奈米的20面體結構,基因承載量更為傳統載體的3倍。

團隊也進一步以電子顯微鏡檢驗新合成的「奈米籠」,確認其如預期形成對稱結構,可模仿病毒蛋白「行為」,有效將治療性基因送至目標細胞;有望利用該結構幫助攜帶基因治療或疫苗DNA,提升未來基因療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