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影評】《南巫》 平地一聲雷

鏡週刊

更新於 2021年05月31日05:00 • 發布於 2021年04月01日21:59 • 鏡週刊

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南巫》在金馬獎擊敗港台新銳勇奪最佳新導演,還席捲會外的國際影評人獎、奈派克獎以及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可謂平地一聲雷。

影片源於導演的童年回憶,父親與鄰里勃谿,後來鄰居發生意外,父親則在數日後不明倒地,還口吐血絲鐵釘,疑似遭下降頭。母親疲於奔命,從就醫無效到求神問卜的過程裡,展示了盤根錯節的種族、信仰、歷史等層面。

而且出乎意料,內容底藴愈豐富,形式手法卻更內斂。你得從夫妻倆對祭祀習慣的齟齬,得知母親並非本地人;或者從電視節目、市場攤商顧客之間的對話,得知泰、馬生活的混融與價值。就像山神婆婆背後的傳說,是華、巫衝突的哀愁與轉化。有些線索也許細瑣到難以察覺(例如手上報紙所指涉的年代和事件),但也說明攝製一絲不苟;但絕大多數都有柳暗花明的趣味。

南巫 The Story of Southern Islet(傳影互動提供)
南巫 The Story of Southern Islet(傳影互動提供)

張吉安把《南巫》帶離南洋降頭總被歸於奇情恐怖片的刻板傳統,賦予生活的質感。侯孝賢過去曾戲稱長鏡頭與反戲劇手法是因應當時台灣電影從表演到攝製條件所限的不得不為,其實沒說的是從中摸索出內容與形式契合的新美學,這套功夫顯然被《南巫》消化得很好,成功遮掩了表演素質的參差。曾演出蔡明亮《黑眼圈》的蔡寶珠,這回在一顆長鏡頭裡傳達出母親彷彿見到兒子亡魂的驚心演技,功力十足。張吉安結合各種表演藝術,以及長期採集鄉音、田調的成果,也都融入了電影裡。

【影評】《哥吉拉大戰金剛》 打好打滿
【影評】《游牧人生》 「家」與「屋」的意義
查看原始文章

《南巫》導演張吉安以厚實的文化底蘊,展示了盤根錯節的種族、信仰、歷史等議題。(傳影互動提供)
《南巫》導演張吉安以厚實的文化底蘊,展示了盤根錯節的種族、信仰、歷史等議題。(傳影互動提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