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全球副總裁暨AICS(AI研發中心)負責人黃泰一是華碩智慧醫療操盤手,也是成功將華碩AI醫療平台帶出海,在美國與東南亞服務落地者,目前團隊在台規模110人,新加坡有20多人,成軍3年,除美國將與醫療病歷大咖EPIC、CERNER合作,東南亞也將有好消息。
黃泰一2018年加入華碩,成華碩佈局智慧AI醫療的關鍵人物,短短3年團隊人數激增至130人,目前仍持續擴編。黃泰一坦言,初從美國返台,人才招聘是一大考驗,他開玩笑說,找教授與學弟都沒人理會,對方反應往往是:華碩不是一家硬體公司嗎?
為能找到好手,他體認必須把華碩形象轉型為AI領先公司,也需讓更多人知道AICS做什麼,為此他去清大交大做校園演講、聘實習生,以面對許多外商來台設立分公司搶人才的課題。
肩負為集團「找出未來性題目」的任務,他成立AI研發中心半年內就鎖定醫療命題,「醫療在台灣還沒有發展成產業,且醫療朝精準醫療發展還有一段距離」黃泰一看好大有可為,第一個3年目標就是設定要確認醫院有哪些需要解決的痛點?積極在台灣20多家醫院練兵,
AICS成立3年來開發出5大應用:「醫療資訊系統智慧平台」、「醫療大數據平台」、「智慧用藥安全系統」、「智慧編碼與醫療決策管理」、「個人化智慧健康管理平台」,下一個3年階段,黃泰一表示,目標是協助各種應用落地並打造「生態系」,同時提供跨院醫療資訊系統AI服務。
雲端平台結合各國地頭蛇,打造醫療生態圈
相對許多醫療AI新創針對單點創新,難以廣泛複製落地,黃泰一表示,華碩AICS期望能做「平台型產品」,跨院打通資訊壁壘,讓醫院跟醫院或病患之間的資訊能打通,也因此必須有數據化標準格式,因此華碩採用快速健康照護互通資源(FHIR)API標準做資料格式,加速系統整合。
美國已有亞培、EPIC及CERNER、Allscript大型醫療業者提供電子病歷(EMR)平台,華碩的特色是什麼呢?黃泰一表示,華碩確實想走EPIC這條路,但更強調朝雲端化方案發展,且在台灣已經有落地經驗。
而由於各國醫療系統不同,華碩AI平台如何落地?關鍵是選擇跟各國夥伴合作,因為各國醫療流程大不同,華碩除與美國新創獨角獸Olive合作智慧編碼Miraico產品線,下一步,也將跟美國業者合作電子健康記錄(EHR)。
「美國GDP有18%用於醫療上,其中又有25%支出花在申報流程,這是兆元級市場!」產品處長毋文涵表示,AI平台提供醫院流程的電子介面,直接攻到美國醫療系統的痛點:提升行政效率,未來從門診看病到血液檢查數據,都能透過系統串連,未來醫療資訊病歷系統(EMR)有機會跟龍頭EPIC(美國市佔率31%)及CERNER(市佔率25%排第2)成為合作夥伴。
「短期不追求獲利目標」黃泰一指出,目前是積極投資,擴大產品線和醫院數的階段,預估2~3年後會有明顯營收貢獻。
對於為何佈局新加坡據點?黃泰一解釋,東南亞各國在醫療數據發展上較成熟的就是新加坡,這也是AICS建立新加坡團隊的其中一個原因,華碩已經與新加坡當地的醫療單位開始進行合作,期望近期就能有符合當地需求的產品能夠上線。
就像精準醫療的議題在歐美、台灣等蓬勃發展,但在越南可能找不到幾間可以做基因檢測的分子生物實驗室,菲律賓現在多半都還在使用紙本病歷,對於華碩AI醫療團隊就較難切入。
黃泰一表示,AICS還是會先面向相對成熟的醫療市場,透過平台來推動更多前瞻性的醫療發展進而落地醫療服務,未來才有機會透過在地化流程將服務簡化或優化以符合當地醫療市場需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