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之下,北京以空前的速度擴張軍事。過去,解放軍連亞洲最強軍隊之一都還稱不上,如今,在部分領域中,已經被許多專家認為可與美國匹敵,甚至超越。但美國一家智庫日前發表報告指出,中國還沒準備好打仗,中共大規模軍事現代化的主要動機,不是為了與他國敵軍交戰,而是為了鞏固國內的權力。即使習近平曾下令解放軍在必要時在2027年做好入侵台灣的準備,但該智庫認為,習近平和中共高層並未積極推動讓中國民眾為戰爭做好準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根據美國國防專家的模擬顯示,即使美軍被普遍認為是全球最強軍隊,但在中國周邊地區,尤其是在北京聲稱擁有主權的台灣附近,美軍若與解放軍交戰,將面臨極大挑戰。不過,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上月27日發布一份報告指出,雖然中國軍事實力大幅提升,但中共對軍隊和整個中國社會的掌控慾等政治因素,可能會影響解放軍的戰鬥實力,尤其是在面對像美國這樣實力相當的對手時。
解放軍首要任務是維護中共政權 而非打仗
蘭德公司資深國際防務研究員希斯(Timothy Heath)在題為《中國軍隊的戰備狀況令人存疑》的報告中寫道,「解放軍的根本目標仍然是維護中國共產黨的統治,而不是為了戰爭做準備。」他補充說,「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主要是為了增強中共統治的吸引力和可信度」,從而降低了發動戰爭的可能性。
希斯表示,解放軍花了高達40%的訓練時間在學習政治議題,這正是政治考量與軍事目標發生衝突的例子之一。他表示,這種時間上的取捨,意味著解放軍花在掌握戰鬥技能的時間被壓縮,「進一步令人懷疑他們對現代化戰爭的準備程度。」
他也指出,解放軍部隊除了由指揮官領導,還有政治委員,而政委們更關注對黨的忠誠度,而非軍事戰鬥力。此種分權指揮體系將帶來壞處,降低指揮官對突發情勢的靈活應變能力。希斯認為,中美爆發常規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美國五角大廈的決策者應該專注於更廣泛的中國威脅,而非導彈和炸彈。
但其他專家對此結論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習近平的軍事首要目標相當明確:必要時,以武力統一台灣。他們指出,雖然中共仍關注國內的權力穩固,但解放軍的大規模軍事擴張,顯示中國已為此做好準備。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教授艾立信(Andrew S. Erickson)說,「如果只是要最大程度地確保黨的安全,其實有更簡單、更便宜、更低風險的方式,而不是習近平目前積極推動的特殊戰爭能力。」
美國前東亞資深情報官卡佛(John Culver)同樣質疑這份報告的結論,他在社群媒體X發文,「戰爭不是中國的A計畫,但如果局勢需要,它就是B計畫。而解放軍和中國的物質實力已經很強,而且越來越強。」
中國軍事實力突飛猛進 未必能應用在戰場上
自從習近平在10年前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以來,中國的軍事實力突飛猛進,正是不爭的事實。
近年來,北京大規模的造艦計畫,讓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和海上作戰部隊,能夠比以往更遠離本土作戰,其中包括一個重要的前進基地,就是中國在吉布地(Djibouti)建立的首個海外軍事基地。此外,中國在隱形戰機和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也取得突破,甚至將內陸廣闊的沙漠地區,改造成密集的飛彈發射井。
但對於這些新武器在戰爭的實際作用,希斯提出質疑,「歷史一再證明,軍隊有時無法在戰爭中,有效運用其先進軍備。」他以俄烏戰爭為例,指出裝備精良的一方,不一定能取得勝利。
不過,希斯的批評者認為,將這種弱點套用到解放軍是愚蠢的。「習近平持續推動艱鉅的軍事結構調整,重點提升解放軍的實戰能力,並對中國武裝部隊提出極為嚴格的要求。」艾立信說,中國不僅在擴充軍備數量,像是美國五角大廈估計中國每年新增約100枚核彈頭,同時也在技術上不斷突破,「中國正透過高超音速武器計畫,推動全球軍事技術向更高水準邁進。」
貪腐問題影響解放軍戰鬥力 拖慢習近平的國防建設步伐
報導指出,解放軍在武器的數量和品質方面都有了顯著提升。以軍艦為例,主力艦之一的055型飛彈驅逐艦,被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是全球最強大的水面作戰艦之一。解放軍去年下水了第10艘055型飛彈驅逐艦,預計未來幾年還會下水6艘,而每艘驅逐艦都需要約300名船員。
然而,新加坡學者許瑞麟(Collin Koh)指出造艦可能比招募並訓練合格的船員更容易,因為現代戰艦需要年輕水手掌握複雜的技術,而這需要大量培訓。「陸軍或許可以把一個來自農村,教育程度不高的人訓練成步兵。但若要培養能夠維修戰艦作戰資訊中心的操控系統、發射飛彈,並維護飛彈的人員,那就需要更高的技術和訓練。」
此外,解放軍還面臨另一個人事問題,貪腐。五角大廈去年12月一份報告指出,中共在軍隊高層展開的大規模反腐行動,正在拖慢習近平的國防建設步伐。「他們已經發現,貪腐對解放軍的政治忠誠度,以及最終的戰鬥力,構成了重大風險。」一名美國國防資深官員去年12月表示。
中共不排除武統台灣 美智庫:習近平未積極動員民眾備戰
當討論中國的軍備時,台灣總是成為焦點。根據美國情報機構的評估,習近平已下令解放軍在必要時,於2027年做好入侵台灣的準備。但希斯認為,雖然習近平設立此目標,但他和中共高層並未進行協調一致的行動,讓中國民眾為戰爭做好準備。
「中國領導人沒有發表過任何歌頌戰爭、鼓吹戰爭的演說,也沒有以其他方式將戰爭描繪成無可避免或值得追求的,」希斯表示,「解放軍甚至沒有發布過,關於如何佔領和控制台灣的研究報告。」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不能用西方的思維來推測北京的意圖。他們指出,目前還不清楚習近平認為對台的勝利標準究竟是什麼,並補充,解放軍和整個中國社會為了奪取台灣能承受多大的痛苦,只有北京自己知道。
許瑞麟表示,「我們必須考慮北京使用武力的程度,而這個程度有可能被調整以符合其政治需求。」這種武力包括在不開槍的情況下封鎖台灣、也可以是空襲,向台北及其支持者顯示中國在兩岸衝突中佔有上風,也有可能是全面入侵,或者也可能持續透過政治施壓,在台灣周邊頻繁進行軍事行動。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方式已經讓中共獲益良多。
然而,北京之所以還要砸重金發展新武器的原因,希斯認為,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不是為了透過武力征服台灣,而是為了讓解放軍更有效地執行它長期以來的核心任務,也就是維護中共政權。
不過,許瑞麟認為,解放軍在習近平領導下所取得的軍事進展,不能只看成對內宣傳。「雖然中國和解放軍內部確實存在問題,但我認為該地區的任何軍事決策者,都不會把解放軍視為『紙老虎』而不予以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