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春暖花開的時節,頭城鎮公所結合蘭陽城鄉美學基金會於廿九日在頭城四十甲綠色隧道,共同舉辦「宜蘭之心.大地春舞」四十甲嘉年華會活動,希望透過此次活動,呼應全球ESG永續風潮與淨零碳排目標,藉由旅遊行銷、在地推廣等方式,提昇觀光亮點,並強化社會大眾的永續理念,體現綠善生活的新價值。
頭城鎮下埔「四十甲溼地」因其地勢平坦且低於海平面,農田土地質稀軟、地下水位又高,故形成「爛泥田」,一年僅能耕作一期稻作,農友靠著踩竹篙插秧、收割,民眾讚農友練一身好輕功了不得。直到,頭城鎮選出縣議員吳清正時期,卻爆發當地多例農友疑似烏腳病,縣府衛生局長上官臣忠親自帶領醫療團隊赴實地了解,之後,下埔低窪農田便休耕,少許農地利用海水倒灌帶來豐富的魚產,經營「漁塭」或成一片荒地。
民國一0四年溼地法通過後,中央原本將四十甲溼地畫入竹安暫定溼地範圍,由於被畫為國家溼地無法開發,地方強烈反彈,中央最後才沒有將這片區域畫入。蘭陽城鄉基金會與頭城鎮公所合作,一0七年申請認養,志工隊負責清理環境,包含撿拾垃圾、修剪綠化帶等,也會蒐集數據,計算溼地的減碳量;頭城鎮公所一一0年也完成多項公共設施新建與環境優化工程,包含道路鋪設、小葉欖仁種植、景觀燈與彩繪等等。
「四十甲溼地」搖身一變成「下埔綠色隧道」;道路兩側種植的水黃皮與原生動、植物建構水系生態,吸引大批候鳥,如紫鷺、蒼鷺等超過五十種。目前四十甲溼地不僅是鳥友賞鳥景點,也是在地居民晨間、黃昏散步的首選。
鎮長蔡文益上任後,即結合蘭陽城鄉美學基金會辦理四十甲嘉年華會活動,廿九日活動現場,有倡導食農教育及生活美學的大地餐桌、闡釋五感療癒,以及推廣永續生活的兩大主軸:城市農夫移動菜畦的落葉及生廚餘堆肥;移動食物花園的蚯蚓箱、生廚餘堆肥及免彎腰菜畦。咖啡達人在綠色隧道手沖咖啡,供民眾品嚐道地的香醇咖啡,同時也讓大家知道,咖啡渣可以回收製作清潔劑之外,還能做為天然染的染料。濕地環境得天獨厚的四十甲,留鳥及過境候鳥大舉現身,趁著賞鳥季節,由專人引導民眾觀賞野鳥們的千姿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