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素養時代這樣讀》2022兒童閱讀與學習力大調查:掌握7趨勢、1關鍵,把握黃金期,讓孩子放下手機愛上書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2年09月26日02:31 •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在台灣,推廣閱讀並非新鮮事,這二十多年來,從部會局處、到各級學校,甚至不少民間團體或個人,都在大力推動。

不過,影響孩子閱讀與否的關鍵,終究落在家庭端。《未來Family》時隔五年,再度委託遠見民調中心進行了「2022兒童閱讀與學習力大調查」,針對全台「家中有3~15歲的小孩」的父母抽樣,進行訪談。

結果發現,相較起五年前,有更多父母看重孩子的閱讀力,尤其新課綱上路後、素養題當道,讓六成多的父母擔心孩子看不完或看不懂考卷;儘管父母心中在乎,孩子的閱讀狀況卻不如過往,閱讀量與閱讀時間都較五年前少,顯然,手機的吸引力還是比書本強。

但,仍有令人振奮的消息,調查結果顯示,每週閱讀超過7小時的父母,孩子每週閱讀的時間也會有6.3小時,高過平均值許多,不難看出,影響孩子閱讀行為的關鍵因素是父母的身教。

針對此次調查,《未來Family》彙整出精華內容,並採訪多位專家深入剖析:

趨勢1:新課綱上路後,眾人普遍更看重閱讀力。
➔75.8%的父母認同閱讀能力最重要,65%的父母擔心新課綱上路後,孩子考試時看不完或看不懂考卷。

在本次問卷中,一開始就詢問父母認為「最需培養孩子的哪種能力」(複選),有75.8%的受訪者認為是「閱讀能力」,其次才是「語文能力」(66.4%)、「數理能力」(40.7%)與「電腦能力」(25.1%)。

對此,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在接受《未來Family》專訪時表示,世界瞬息萬變,未來充滿未知,將有許多新的議題與挑戰、乃至於新的職業和工作模式出現,過往在課堂上的單一學科,或單純課本上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孩子需求,無法給予孩子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終身學習的能力愈顯重要,新課綱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而閱讀則是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潘文忠強調,正因如此,新課綱將「閱讀素養」也納入推行重點,希望更多孩子愛閱讀、懂閱讀。

趨勢2:孩子的閱讀狀況較五年前略差,但並未雪崩式下滑。
➔孩子每週平均閱讀4.39小時、每年讀17.03本書,較五年前的4.42小時、18.88本書小幅減少。

儘管父母看重閱讀,孩子的閱讀狀況與五年前相較,卻略為變差,不過,並未出現原先預期的「雪崩式下滑」,閱讀時間與閱讀本數都僅小幅減少。

平均來說,孩子每週大多閱讀「不到1小時」(佔比16.4%),其次為「1至2小時」(佔16.2%)和「2至3小時」(佔14%),比率隨閱讀時間增長而縮減;儘管多數孩子每週閱讀不到3小時,每週閱讀15小時以上的孩子也有5.2%,樣態明顯兩極化。

長期推動閱讀的高雄市岡山國小教師林晉如觀察,孩子間閱讀狀況的個別差異確實很大,以她今年教的五年級孩子來說,有人閱讀量很大,已經看過兩、三百本經典好書,也有人閱讀量是零,一本都沒看過,「這兩種孩子之間,就有超過一千小時的差異」。

她直言,如今孩子玩手機、上網的時間愈來愈長了,難免擠壓到閱讀的時間,雖然有很多學校與老師在提倡,但仍然很需要家庭端共同推動,孩子的閱讀狀況才有可能愈來愈好。

趨勢3:多數父母在孩子國中時對3C「撤防」。
➔家有3到6歲孩子的父母,有36%不同意孩子使用線上資源;有10到12歲孩子的父母,有39.3%不同意;但孩子年紀在13歲到15歲的父母,只剩20.2%不同意。

調查中,也詢問了父母「對孩子使用線上資源的態度」,結果發現,家戶收入愈高、父母學歷愈高者,愈不傾向讓孩子使用電子資源;若以孩子的年齡層來看,孩子在學齡前與國小階段的父母,還有近四成不同意孩子使用線上資源,但到了國中就全面撤守,只剩兩成不同意。

如果以線上資源的類別來看,父母同意孩子使用的線上資源類別,以「YouTube之類的影音」最高,佔52.8%,「有聲書、Podcast等」佔38.6%,「電子書」則佔37.4%;另有12.5%的父母目前不同意孩子使用線上資源。

正向心理學家、暢銷作家劉軒說,孩子愛玩手機、愛打電動,是很自然的,但他常與孩子分享,智力如同肌肉般,也需要訓練,要想辦法練習專心,透過閱讀來吸取有價值的知識;他也強調,自我管理的能力與高效學習的能力,是緊密相關的。

趨勢4:父母的身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閱讀行為。
➔如果父母本身每週平均閱讀7小時以上,孩子每週閱讀時間會增至6.3小時,不但高過總體平均,更比父母閱讀時間不到7小時的孩子、多讀了2.56個小時。

雖然3C浪潮難擋,但調查結果還是有振奮人心的部分,那就是父母的身教仍有其威力。

調查發現,如果父母常閱讀,孩子閱讀的時數不但超過整體均值,與父母不常閱讀的孩子相較,每週閱讀時間還多出了2.56個小時;若父母本身每週閱讀不到7小時,孩子每週也僅閱讀3.74小時。

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說,常有人問她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她總回答:「很簡單,你自己先拿書起來看。」父母絕對是孩子最好的領航員,也是示範閱讀樂趣的最佳人選。

洪蘭分享,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已指出,讀寫能力是21世紀知識社會的共同貨幣,決定了國家的競爭力,但人類並非天生會閱讀,「大腦有語言中心,所以人自然而然會說話,但大腦沒有閱讀中心,閱讀必須特地學,主因大腦在50萬年前就發展好了,而文字是5千年前才被發明的。」

所以,想要孩子閱讀,父母一開始一定要陪伴,洪蘭鼓勵父母,只要教會了孩子愛閱讀,孩子自然就會懂學習、長智慧,父母也就能放心了。

趨勢5:父母多認為共讀能有效提升閱讀力,媽媽又更認同。
➔如果想加強孩子的閱讀能力,父母認為「親子共讀」最有效果(複選,佔比61.7%);若以性別來觀察,女性認為親子共讀有效的比率為66.2%,顯著高於男性的54.9%。

新課綱上路後,閱讀素養愈發重要,在詢問父母認為如何才能加強孩子的閱讀力時,多數受訪者答「親子共讀」,其次為「鼓勵廣泛閱讀」(56.6%)、「增加閱讀量」(45.9%)等。

此外,仍有16.4%的父母認為「送補習班」有助於增加孩子的閱讀能力。林晉如直言,新課綱上路後,素養導向的評量常用較多文字鋪陳考題情境,閱讀力比較弱的孩子,很容易被落落長的題目「纏住」,父母看到成績不好,也沒多想,就送補習班去了。

但其實,補習班雖然會教解題方法、試著讓孩子精熟,卻不容易真正增強孩子的閱讀能力,下次孩子碰到不同情境的考題,又讀不懂題目了,父母就更焦慮,讓孩子補更多。

林晉如強調,孩子花愈多時間在補習,就愈沒有時間培養閱讀習慣,建議還是回到根本,當孩子的閱讀習慣慢慢養起來,看到文字自然就不會害怕,也更有耐心去解讀。

趨勢6: 孩子最常在「自己有興趣」的情況下閱讀。
➔孩子最常在「自己有興趣」的情況下閱讀(複選,佔比58.7%),再來為「老師指定作業」(58.6%)、「父母陪伴/要求」(41.7%),除了孩子自身興趣外,學校與父母扮演重要角色。

若進一步以孩子的年紀來觀察,3到6歲的孩子,因父母陪伴而閱讀的比率最高;7到9歲的孩子,因老師規定而閱讀的比例最高;10到12歲的孩子,因為考試而閱讀的比率最高,很符合孩子在不同階段的生活樣態。

值得注意的是,家戶收入愈高、父母學歷愈高,孩子愈容易因為「自己有興趣」或「父母陪伴」而閱讀。

OECD所推動的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劃)發現,孩子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密不可分,可說是完全正相關,也有許多學者研究指出,當孩子能自由選書時,比較可能愛上閱讀。

此次調查結果,頗能呼應這類論述,專家多建議父母,要幫孩子建立「有書環境」,或是家中廣泛藏書、或是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和書店,總之讓孩子擁有豐沛選擇,才有機會找到自己的閱讀偏好,也才有可能讀上癮。

趨勢7:父母學歷愈高,孩子的閱讀種類愈多元。
➔在詢問孩子偏好的閱讀類型時,是採複選題,整體受訪父母平均選了1.84種類別;若依父母學歷細分,高中職學歷的父母選答1.79種、專科學歷的父母選答2種、大學學歷的父母選答2.04種、研究所及以上的父母選答2.08種。

整體來說,孩子最喜歡閱讀的書籍是「繪本」(複選,佔比46.2%),再來依序為「漫畫遊戲」(40.6%)、「科普百科」(36.2%)、「文學類」(20.5%)與「藝術美勞」(20.4%)。

孩子喜愛的閱讀類別,也受年齡影響,其中,3到6歲的孩子最愛藝術美勞與繪本,7到9歲的孩子喜歡科普百科類,10至12歲的孩子則偏好文學類。調查除了發現父母學歷愈高、孩子愈容易讀不同類型的書,也發現家戶收入愈高,孩子愈傾向閱讀科普百科與文學類。

林晉如提醒,在素養時代,學習已不侷限於學科知識,而是不斷加深加廣、跨領域連結的過程,父母若能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廣泛涉獵、避免「閱讀偏食」,不但能打開孩子的視野,也能為孩子奠定更堅實的學習力。

關鍵發現:7到9歲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黃金期

「2022兒童閱讀與學習力大調查」也發現,有36.9%的7到9歲孩子,每年讀超過30本書,比例之高,遠勝過其他年齡段,顯然,這年紀的孩子「閱讀胃口」最好。

洪蘭從腦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孩子剛開始接觸閱讀時,得由大人陪著、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認,在共讀的過程中,孩子腦中相關的神經迴路愈來愈強、突觸愈來愈密。到了小學三年級左右,孩子開始從「Learn to Read」的階段進展到「Read to Learn」,腦中的神經迴路自動化了,閱讀速度也加快,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不過,洪蘭強調,說話是人的本能,閱讀卻是需要學習的,如果希望孩子能擁有閱讀力、用這把鑰匙來打開知識的大門,那必得從小陪伴養成。

長期推廣閱讀的林晉如也觀察,學齡前或低年級的孩子,大多不排斥閱讀,因為這時通常是讀繪本,也有大人陪,但到了中年級以上,開始進展到「字多」的書,孩子就興趣缺缺了。

若想打破「孩子愈大、愈不愛看書」的魔咒,父母的身教與引導,是最佳解方。洪蘭強調,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養成他閱讀的習慣,孩子會終身受用不盡的。

看「2022全台兒童閱讀大調查」更多詳細內容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