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回顧《2024 城西生活節》,以「飲」為文化取徑,品嘗萬華三種不同風味

FLiPER

更新於 2024年12月02日07:25 • 發布於 2024年11月27日14:39 • FLiPER

《2024 城西生活節》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城西營運部主辦,至今已舉辦六屆。這項活動以探索臺北城西區獨特的歷史與文化為核心,旨在深化對這片土地的認識,並展現當地的文化多樣性和歷史層次。

自創辦以來,城西生活節便成為了結合藝術、歷史與社會的重要平台。今年的《2024 城西生活節》是六屆以來首次擴大規模,活動範圍不再僅限於一個點,而是跨越三大場館 ──「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以及「西門紅樓」,並邀請了十一組當代藝術家來到這些地方,通過田野調查與創作轉譯,將當地的歷史與現實進行對話。

生活節的理念:日常的藝術化與時空的再構

「生活節」的概念並非單純的節慶活動,而是一種對日常生活的重新詮釋和藝術化處理。它的出發點在於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將平凡的日常時光進行特殊化,賦予其非凡的意義。對於生活節的參與者來說,這不僅是一場簡單的文化活動,而是一種方法、一種讓觀眾重新審視並重組自己日常生活的途徑。

張乃仁作品《我還沒睡》於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張乃仁作品《我還沒睡》於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或許,可以將生活節想像成一台梭織機,它將日常中不被注意的時間線重新編織,形成一張感性的網絡,覆蓋於特定的地理區域,從而顯現出日常生活中的隱性意義。這樣的感知重構能夠打破原本碎片化的日常經驗,使之轉化為更具深度的歷史與文化理解。

於是生活節的目的是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將日常生活的多樣面貌進行串聯,從而調動觀眾對時間與空間的感知,並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他們與這片土地的關聯。

對於當地居民來說,生活節能夠幫助他們加深對自己生活空間的認識,並讓他們意識到這片土地並非一片碎片化的經驗,而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背景的文化脈絡。對歷史的感知能夠促進地方文化認同的形成,讓居民重新理解自己與土地之間的聯繫,進而建立起對於地方的情感與認同。

對於外來觀眾而言,生活節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使他們能夠從更深層次理解這片土地的文化厚度與歷史脈絡。

參與者在這裡不僅僅是參觀或觀賞,而是通過藝術作品深入體驗當地的文化,甚至能暫時脫離自己原本的生活環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空場域。這樣的經歷不僅能讓外來觀眾重新審視他們的生活方式,也促使他們反思自己與所處環境之間的關聯。

飲之故事:從「飲」的元素探索萬華的歷史與未來

「飲」作為本屆生活節的主題,成為了連結萬華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與當代藝術的關鍵元素。活動邀請的十一組藝術家,從不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出發,透過田野調查與創作轉譯,將「飲」這一日常元素賦予了新的藝術生命,並用藝術的形式展現萬華的歷史與當前狀況。

呂妙盈&魯志楷作品《新時計》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土炭市展廳|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呂妙盈&魯志楷作品《新時計》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土炭市展廳|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藝術家羅懿君聚焦於新店溪與淡水河的水文關懷,通過探索這些水域的百年變遷以及當地傳說的共生關係,表達出水域與城市間複雜的歷史互動。

吳柏葳則從青草巷的療癒經驗出發,深入探討大臺北青草文化的發展與轉型挑戰,呈現了草藥與文化之間的微妙聯繫。賴彥勳則從茶的政治性出發,深入茶室空間,探索茶文化的內涵以及其對於社會語境的影響。

張乃仁以檔案照片為依據,重現了西門的咖啡文化,並用創作積木般的方式重構了當地的文化面貌。藝術團隊「洞穴與激浪特攻本部」則從音樂場景出發,調查西門的地下派對與次文化發展,從中展現出多元、繽紛的娛樂場景。

這些創作,超越了飲食文化的表面,深入挖掘萬華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並探討其現代轉型的過程。每一位藝術家都將「飲」這一元素與當地的歷史紋理進行對話,構建出一個跨越百年的地方敘事。

這不僅是對萬華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思考與想像,藝術作品成為了文化與歷史的橋樑,將觀眾帶入當地的時光流動中,讓人們重新認識並詮釋這片土地的文化脈絡。

城西生活節剝皮寮歷史街區演藝廳展覽現場|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城西生活節剝皮寮歷史街區演藝廳展覽現場|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地方文化的生產:藝術與社群的共生

「生活節」的另一大特色在於其強調地方社群的參與和合作。活動不僅僅是藝術家的創作展覽,還涉及到與當地商家、宮廟、社區等各方的合作與交流,這使得藝術活動與地方社會建立了深度的連結。這樣的文化互動不僅豐富了生活節的內涵,還為當地社群注入了新的活力,開啟了文化共創的可能性。

透過「生活節」,我們看到了藝術在地方文化中的巨大潛力。藝術不僅能夠表達個體創作的意圖,更能夠與社會環境中的各種元素進行對話,產生文化上的共鳴。

透過藝術家的展演行動,擾動社會創造對話形塑在地認同|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透過藝術家的展演行動,擾動社會創造對話形塑在地認同|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生活節的參與者,無論是藝術家還是當地居民,通過這一平台都能夠在文化創造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樣的共生關係促進了地方社群的文化交流與再創造,讓藝術成為了地方文化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這不僅僅是一場地方性的藝術探索,也是一個全球語境下的文化實踐案例。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對歷史與地方的認同,成為了許多城市文化發展的難題。

而「城西生活節」正是通過這種藝術與地方社群的深度合作,為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通過藝術重新認識與塑造地方身份的可能性。

羅懿君《第三河畔》現場演出,以舞踏呈現新店溪滅絕的台灣原生水獺傳說|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羅懿君《第三河畔》現場演出,以舞踏呈現新店溪滅絕的台灣原生水獺傳說|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生活節的未來與展望

生活節不僅是對過去的記錄,它還是一個未來的開端。這場活動不僅展示了萬華區獨特的歷史文化,還開啟了藝術與社會、藝術與歷史、藝術與未來之間的多重對話。在這個平台上,藝術成為了地方認同的催化劑,幫助人們在變化中尋找不變的根基,並為未來的文化探索開闢了更多的可能。

總結來說,《2024 城西生活節》不僅是一場地方性的藝術活動,它是一個文化實踐的縮影,讓我們看到了當代藝術如何能夠與地方文化進行深度融合,並開創出一個全新的文化敘事空間。

與激浪&洞穴合作,考掘西門的次文化場景,想像跨越世代的派對文化|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與激浪&洞穴合作,考掘西門的次文化場景,想像跨越世代的派對文化|圖片來源:三月影像

透過這樣的藝術探索,萬華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未來得以重新定義,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夠從中獲得啟發,並在這個過程中與地方建立更加深厚的情感聯繫。

關於張文豪
策展人,1994 年生於台灣基隆,現工作於台北與台中兩地。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現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就讀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專注於策展、藝術的評論書寫與製作實踐,於 2024 年與三位夥伴共同組織策展團體「Nn̄g Project」獲國藝會策展人培力計畫支持。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