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老師難溝通?家長有話想說,該怎麼開口?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24年11月20日06:57 • 發布於 2024年11月20日06:53 • 李佩璇
老師難溝通?家長有話想說,該怎麼開口?
老師難溝通?家長有話想說,該怎麼開口?

「孩子在學校有狀況,老師在全班面前打電話給家長指責(孩子),讓孩子失去信心,我該怎麼跟老師溝通?」「覺得孩子的作業實在太多,知道老師希望對班上同學一視同仁,但每天看小孩熬夜寫到晚上12點還寫不完,孩子很挫折,不知道怎麼跟老師開口……」

早上出門、下午才回家,學校可以說是第二個家,每天在校待好待滿,家長認為在學校最理解、最照顧孩子的,就是老師們,但是有不少家長卻苦於有意見不知道如何跟老師開口。

《親子天下》在2024年9月的「親師溝通家長期待調查」中,一共回收超過2,400份問卷,來自國小、國中的家長。在這其中,共有16.9%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國小和國中階段,遇到親師困難的挑戰,相當於每6位家長就有1人,認為難以和學校老師溝通。同時,在同份問卷的開放題裡面,詢問家長覺得親師溝通的困難點在哪裡?就有高達300多份的回函,家長寫滿各種大大小小,跟老師溝通不良的心路歷程,甚至有家長表示最後只好轉學,足見師生溝通之間的障礙,確實是學齡兒家長的痛點。

在這項問卷中,詢問家長最希望老師做到什麼事情,有助於親師溝通(複選,最多3項),前三名分別是:

  • 學生在校出狀況,立即打電話給家長溝通(70.9%)
  • 學生有正面表現時,主動告知家長、稱讚孩子(46.3%)
  • 新班級一一電訪家長,(老師)主動介紹自己並了解孩子特質(38.9%)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也曾擔任台北市公校中學兩年的家長會會長,協助過許多親師溝通不良的案例,她認為,從這前三名的選項當中,家長都在透露出一個訊息:「希望孩子被老師看見、關注。」在少子化的現在,孩子可能是這個小家庭、甚至三代當中唯一的孩子,家長自然投注許多心力在孩子身上,當孩子到了團體生活,變成班上30個座位號碼的其中之一時,家長忍不住會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如何?跟不跟得上進度?是不是交到好朋友了?然而這些排山倒海的細節,並非老師帶領一班30個孩子時,能夠一一向家長傳達的,這時就容易出現家長有深切的期待,但老師實際上無法做到,兩者無法對上的鴻溝,親師溝通的阻礙就由此而生。

因此,羅怡君建議,家長在跟老師溝通前,應該先建立一個心態:

「孩子在學校應該學習的目標,以及家庭中教養的責任,這兩件事情是不同的。」

羅怡君觀察,有部分的家長將家庭教養和學校教育混為一談,所以會覺得「老師都不管我的小孩。」舉例來說:孩子遲到、不寫作業,有些家長雙手一攤,跟老師說:「老師你要管他啊!他不聽我的,我有什麼辦法!」羅怡君認為,如果家長跟孩子之間有些親子的問題未解,覺得管不動小孩,或是打遊戲或手機成癮等,不可能光靠老師在校就「管得動」,「隸屬於家庭教養的責任,還是需要家長多花些心思。」羅怡君表示。

不過,孩子在學校也可能遇到老師的管教過當、處罰過重的情形。什麼情況需要管教學生?除了教學之外,根據教育部《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下稱《管教辦法》)當學生有以下四種情況時應給予管教和輔導:

(一)違反法律、法規命令或地方自治法規。
(二)違反依合法程序制定之校規。
(三)危害校園安全。
(四)妨害班級教學及學校教育活動之正常進行。

管教辦法中雖然有明定建議的方法,例如:「適當增加作業或工作」、「要求課餘從事可達成管教目的之措施(如學生破壞環境清潔,要求其打掃環境)」等。但是每個孩子的感受不同,加上管教的情境也非常多樣,時常學生和家長就會有老師管教不當的感覺。

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楊俐容,在《青春期,SOS》一書的「如何處理老師不當的對待?」章節裡,給予一些建議。楊俐容先舉了一個例子,她孩子國小時曾經無故被老師罰寫10頁課文,孩子相當忿忿不平。搞清楚事情始末後,楊俐容先同理孩子的情緒,也請孩子猜猜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做?最後她跟孩子說:「十頁確實太多了,如果你覺得不合理、不想寫,我寫聯絡簿跟老師溝通。」沒想到孩子說:「算了,體諒老師辛苦,我還是寫好了。」但是孩子在每一頁罰寫下面註記「還有呢,你等著看。」

原本以為這樣這樣會惹禍上身,沒想到孩子很有自信「不會怎樣」,沒想到作業發回來後,老師確實默不作聲,似乎是接受了孩子的抗議。楊俐容認為,在這個事件中,老師和孩子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不滿,彼此不委屈了,事情也就過了,而且孩子也能在日常與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做出判斷,認為老師可以接受她的回馬槍。

在親師溝通時,專家們也給予家長以下建議,能讓溝通更順暢:

解方一:溝通重點放在具體告知孩子的困難

家長:「老師,你作業出太多了,我兒子都寫不完,就不能出少一點嗎?」
老師:「但是大部分同學都能如期完成啊~」

上述例子,恐怕是許多家長不滿引線被點燃的瞬間!然而,這是家長和老師的對話沒有在同一個頻率上,家長抽象的形容、老師又直覺回答班上的狀況,就容易產生誤解。溝通時,家長可以指出孩子遇到的具體困難,重點放在如何一起幫助孩子,並避免馬上「指導」老師該怎麼做。作業寫不完,家長可以這樣溝通:

家長:「老師,我家兒子最近一個月作業都寫到超過晚上11點,有時候還寫不完,開始影響到他的睡眠,連帶早上起不來。想請教老師孩子在學校寫練習題有什麼困難嗎?希望可以幫助孩子早點完成作業,老師會建議怎麼做呢?」

家長具體描述指出小孩的困難,對生活的影響,並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相信這樣的方式,可以跟老師的溝通更順暢。

解方二:重要的事情跟老師溝通 運用正式管道溝通

老師通常會依照自己的習慣與家長溝通,不管是 LINE 的班群、臉書社團、直接電話溝通等,至少必須讓家長在老師的上班時間,有事請教時能夠聯絡得上。

羅怡君建議,如果有重要的事情想跟老師溝通,建議家長可透過正式管道溝通,例如:聯絡簿、老師學校的分機等。因為這些管道老師有責任必需回覆,並且也有助於家長留下紀錄,彼此不會因忙而忽略。最後若事件發展到需要透過學校外的管道處理,家長也有事實能證明努力:「我真的試過,但老師沒有回應。」

解方三:支持孩子感受,客觀處理問題

楊俐容也在書中建議,當孩子表示受到老師過度的管教時,先支持孩子的感受,不要讓家長自己的情緒過度介入,等孩子情緒和緩後,可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並去思考老師為什麼會這麼做;如果孩子的質疑是合理的,也要肯定孩子,讓孩子知道即使是權威人士,也有做錯決定的時候。

楊俐容認為,對於老師和孩子的關係,她不會設想一定要如何處理,因為每個孩子的堅韌度不同;如同希望老師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家長也應該給老師一定的情緒空間,除非傷害已經過頭,如果老師只是偶一為之,孩子也願意接受,就鼓勵孩子去適應。

最後也提醒家長,親師之間的任何溝通,家長先想清楚自己對老師的期待,是否合理、是否為老師的責任?如果是,怎樣的溝通策略最有效?羅怡君表示,就像北風和太陽的故事,家長如果以指責老師開頭,雙方很容易都有情緒,溝通常會失焦。因此,家長可以據理力爭,但也儘量不要情緒化。楊俐容也提及,親師溝通要成功,一定是老師把家長當成合作對象,同樣的,家長也應反問自己,和老師溝通時,是否夠開放,願意接受老師的回饋。

(責任編輯:劉映均)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全國首次家長對學校意見調查,父母想告訴老師的是……

挽救親師生關係!溝通心法與實作解析↘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