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從檔案堆裡挖恐龍?解開埃及新種掠食恐龍神秘面紗

明日科學

更新於 16小時前 • 發布於 16小時前 • 高 詩豪

古生物學家們最近用「看老照片」的方式,揭開了一種新的掠食恐龍物種的真面目!這隻恐龍被命名為 Tameryraptor markgrafi,屬於鯊齒龍科(Carcharodontosauridae),生活在約9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非洲,當時的埃及還是一片濕熱的「侏羅紀公園」。

Tameryraptor markgrafi 是一位「硬核食肉者」,體長近10米(相當於三輛小汽車排隊),擁有對稱的鋒利牙齒和一個霸氣的鼻角,無疑是那個時代的頂級獵手之一。這一發現不僅補充了北非恐龍的多樣性,還讓我們對白堊紀的掠食生態有了更多想像。

故事得從1914年說起,當時考察隊在埃及的巴哈里亞組地層挖出了一些恐龍化石,包括頭骨碎片、脊椎骨、骨盆、腿骨和腓骨等。這些化石最早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羅默描述,並被歸類為鯊齒龍屬。可惜,這些寶貴標本在二戰時的空襲中被炸毀,僅剩下斯特羅默的紀錄、圖片和一個腦殼內模型存於世間。

有明顯解剖學差異,被確立為新屬新種

SNSB-BSPG 1922 X 46 的骨骼重建圖 以白色表示保存下來的骨骼部分。每個方格代表 1 平方公尺。(圖/《PLOS ONE》)
SNSB-BSPG 1922 X 46 的骨骼重建圖 以白色表示保存下來的骨骼部分。每個方格代表 1 平方公尺。(圖/《PLOS ONE》)

科學家最近重新翻閱這些歷史圖像時驚訝地發現,斯特羅默的原始分類可能是錯的!與摩洛哥發現的鯊齒龍相比,這隻埃及恐龍顯示出明顯的解剖學差異,於是被確立為新屬新種。它不僅與北非和南美的鯊齒龍有親緣關係,還與亞洲的中棘龍類有一些演化聯繫,顯示恐龍之間的「全球網絡」比我們想像中更廣泛。

這項發現不僅展示了北非恐龍的多樣性,還凸顯了「紙堆裡挖化石」的價值。正如研究者所說:「古生物學家不僅要在地底下挖,還得多翻翻老檔案。」當然,未來想更全面了解埃及白堊紀掠食者的故事,還需要更多實地挖掘工作支持。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PLOS ONE》。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Joschua Knüppe (CC BY 4.0)

圖片來源:PLoS ONE (CC BY 4.0)

參考論文:
Re-evaluation of the Bahariya Formation carcharodontosau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llosauroid phylogenyPLoS ONE

延伸閱讀:
1、摩洛哥發現新種滄龍:硬殼掠食專家龍骨齒龍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