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免打樁對環境更友善!沃旭引進離岸風電「負壓沉箱」技術,耐震還抗土壤液化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22年06月21日13:14 • 發布於 2022年06月21日07:42

為因應台灣多地震、土壤液化風險高的地質,離岸風電業者不斷研究新的技術與工法,讓風機可以在海上屹立不搖長達20年。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攜手成功大學今(21日)宣布完成全球首次離岸風電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Suction Bucket Jacket,SBJ)的砂箱振動台試驗,透過模擬最嚴苛的環境條件,推動國內水下基礎技術新突破。

適用於彰化外海鬆軟砂土,負壓沉箱技術具2優勢

台灣海峽號稱有全世界最好的風場,吸引多國離岸風電大廠來台投資,來自丹麥的沃旭能源,於2016年5月在台北設立亞太區總部,負責開發大彰化離岸風電共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等四座風場,共1,820MW(百萬瓦)併網容量。

由於台灣離岸風場多集中於中部,場址水深自20~90公分,其中彰化、雲林海床土壤表層多為鬆軟砂土,在地震發生時容易引發土壤液化風險,因此目前台灣離岸風場多採用技術較普及的「管架式多樁水下基礎」工法。

Sucktion-bucket-jacket-2.jpg
不需要使用打樁工法,負壓沉箱技術運用沉箱自重及沉箱的內外壓力差以貫入海床。

不同於管架式多樁水下基礎,「負壓沉箱」優點在於安裝與除役,負壓沉箱施工不需打樁施工,因此幾乎沒有水下噪音;其次進入除役階段,可完全自海床移除,恢復海床原有地貌

加上負壓沉箱適用於較軟的地質,在國外沃旭於2014年起應用在德國離岸風場,但歐洲缺乏颱風、地震相關經驗,因此即便沃旭在2016年大彰化四個風場環評就提出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技術的建議,但當時對於彰化外海的海床土壤掌握度仍不夠高,經過了四年的海床鑽探調查,直到2021年4月才拿到第三方認證。

符合真實風機支撐結構比例,進行地震、土壤液化模擬試驗

同時沃旭委託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執行「大型砂箱振動台試驗」,在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立模型,進行地震模擬試驗,累積實驗數據提供未來使用,有助於在台推廣此項較友善環境的工法。

沃旭能源負壓沉箱基礎.JPG
成大的試驗採用高達4公尺、符合真實風機支撐結構比例的大型模型。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郭玉樹帶領來自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等14位學生參與研究,試驗採用高達4公尺、符合真實風機支撐結構比例的大型模型,完成鋪設土樣後,並採用高難度的吸力安裝工法,同步完成負壓沉箱的三個沉箱基礎安裝。

沃旭能源負壓沉箱基礎.JPG
成大實驗室進行負壓沉箱水下基礎安裝過程模擬。

即便是試驗,成大也採用最嚴苛的環境條件,包含高達80公尺的液化砂土層,一般土壤液化發生在地表下30公尺內的深度;地震則是設定在使用年限50年發生地震機率為10%的條件,超過離岸風機使用壽命20年考量,「即便在嚴苛的條件下,SBJ仍提供風機足夠穩定。」郭玉樹說。

研究團隊自去年12月就進入實驗室裡展開動態試驗,每次測試都要使用近16噸土壤鋪設,工程十分浩大。

此次實驗能夠順利完成,郭玉樹表示,關鍵在於沃旭提供學界真實的資料,包含實際的水下基礎尺寸與土壤條件,「由於風場都還在開發階段,這些數據都相當機密。」唯有業界願提供真實的條件,學界才能進一步執行研究並貼近業界發展,最重要的是這些研究成果,將作為未來設計風場的參考。

責任編輯:侯品如

延伸閱讀

離岸風電跨大步,沃旭大彰化西南第一階段風場,水下基礎全數完工
【圖解】一年3次大停電,卻還要拚高綠電占比!一文看懂台灣電力危機
台離岸風電技術跨大步!成大14人團隊,如何助沃旭完成「免打樁」水下基礎工法?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