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潛在威脅小行星2/2飛近地球!天文館:無撞擊威脅

新頭殼

更新於 01月30日09:15 • 發布於 01月30日08:24 • Newtalk新聞 |馬華鄖 綜合報導
台北天文館表示,其實每年「潛在威脅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次數,遠比大家想像來得多,光是今年就有18顆。 圖:取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官網
台北天文館表示,其實每年「潛在威脅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次數,遠比大家想像來得多,光是今年就有18顆。 圖:取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官網

Newtalk新聞

一顆被列為「潛在威脅天體」的小行星,將於2024年2月2日22時40分最接近地球,這顆小行星的直徑約210公尺到480公尺,大小接近台北101大樓高度。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台北天文館)表示,這顆小行星此次雖然接近地球,但並不會撞擊上或進入大氣層,所以安全無虞,不必擔憂。

太陽系中約有上百萬顆小行星,絕大多數都與地球相距甚遠,但有少數軌道與地球相近,天文學家將這些可近至0.05天文單位,約750萬公里,且直徑達140公尺以上的小行星稱為「潛在威脅小行星」。截至目前為止,已經被發現的「潛在威脅小行星」有2349顆,2月2日晚間最接近地球的這顆行星,光照等級約為15等級,將在「鯨魚座」與「波江座」交界處快速通過。

台北天文館表示,其實每年「潛在威脅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次數,遠比大家想像來得多,光是在今年,與地球距離近到750萬公里以內的,就有18顆,其次便是本次的這顆小行星。至於在未來150年內,最接近地球的,則是直徑約370公尺的「毀神星」,將在2029年4月14日,以不到4萬公里的超近距離擦過地球,幾乎達到同步衛星的高度。不過,科學家目前也暫時排除了撞擊的可能性。

據估計,在2000多顆「潛在威脅小行星」中,大約只有156顆的直徑大於1公里,屬於「潛在大型威脅行星」,但若真有這麼大的行星撞擊地球,很可能會造成全球性的地質與氣候劇烈變化,甚至滅絕事件。這樣的事件,平均每44萬年才會發生一次,民眾不用過於擔憂。

延伸閱讀

「潛在威脅小行星」大小與台北101比較圖。   圖:取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官網
「潛在威脅小行星」大小與台北101比較圖。 圖:取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官網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