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話題》找回生命的中柱:一個助人工作者在地閱讀《終結職業倦怠》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04月17日10:17 • 發布於 04月17日10:00 • 巫彥德

《終結職業倦怠》是這個過度運轉的時代需要的書。covid-19帶來了苦難,也暫停了這個世界兩年,讓過度發熱的社會與眾人的頭腦有機會停下來冷卻一下,想想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如果我們希望生命可以找到幸福,那麼就該重新發現,一天佔據我們大量身心資源的「工作」,可以是什麼樣子,以及可以不是什麼樣子。《終結職業倦怠》正是一本用心探索相關問題的書。

➤「工作」的痛苦,常因環境壓力而更加難以現身

我有個朋友在銀行上班,薪水非常優渥。有時我們見面,他說覺得自己好奇怪,一開始做這份工作時領到那麼高的薪水,總是很開心,但工作幾年後,好像感受不到那樣的開心,最初工作的動力也不見了,每天只想早點下班,甚至想要離職休息一下。

有一天,我跟朋友夫婦一起聊天,提起這件事,我問朋友現在工作感覺如何,還是會覺得累嗎?他還沒開口,太太就立刻幫他回答,「他哪會累,每天都很早下班,我的朋友都超羨慕他的。」他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還是有點累,不過還好啦。」

在他們準備離開時,我問了朋友太太,他平常會有很累的感覺嗎?他太太說,「有啊,每天回來都在抱怨工作,說想要離職。但孩子還這麼小,現在外面工作也不好找,我覺得他不要想東想西的比較好,外面真的很難找到像這樣的工作。」

提起這個故事,並不是要指責朋友的太太壓抑他,因為他太太本身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在我與他太太的更多對話中,感受到她也是母親角色的職業倦怠者。她甚至比先生更辛苦——先生終究可以討厭他的工作,但身為母親,她可以允許自己不愛孩子嗎?她的痛苦所承受的環境壓力是更加深厚的。

《終結職業倦怠》第三章〈職業倦怠光譜〉,鮮明地呈現出職業倦怠的多種樣貌。而從我的經驗來看,各種樣貌其實都是難以被壓抑在內心的痛苦試圖釋放自己的方式。就像牆內破裂水管流出的水會用各種方式滲出牆面,可能沖出一個窟窿,也可能變成壁癌,或是成為樓下從天而降的涓涓細流。如果人們無法看見多樣性的倦怠背後所隱藏的痛苦,那麼痛苦就會在關係的循環中延續下去。

比如在太太眼中,丈夫薪水高、沒有業績壓力、工時又少,為何會有職業倦怠?而先生以為太太每天跟其他媽媽帶孩子們出門玩、一起做運動,怎麼可能感到倦怠?他甚至不覺得母職是一種「工作」,這樣先生自然不認為太太的痛苦是痛苦。而當太太自身的痛苦沒被理解,也不可能有心理空間去傾聽先生的痛苦。

這種壓抑彼此的環境壓力無處不在,每個人同時是壓力承受者,也是壓力給予者。就像路邊傾倒的那排機車一樣,每個人都無法表達痛苦,也就難以建立改變痛苦的行動,而只能停留在痛苦的循環中。《終結職業倦怠》清楚地描繪出這種壓力形成的社會文化因素,以及痛苦在個人身上與關係中的多樣體現。

➤想改變痛苦,需要先接受痛苦存在

從求學時期開始,每當感受到倦怠時,總會有來自內在和外在,數不清的聲音跟我說:「你已經很幸運了,不應該再有這些負面的感受!」直到我畢業後,猶如火車出軌般的職涯大轉彎,轉入非營利組織工作,我才開始認識到,疲勞、無聊、消極等等,都是內心的感受,這些感受是屬於內在的事實,即使再沒有道理,它們就是存在。

就像一個人發燒的體溫一樣,即便再沒道理會發燒,但發燒了就是發燒了,我只能察覺而不能控制。我無法控制自己感覺到什麼,就跟我無法控制發燒時體溫要幾度一樣。情緒是一種訊號,告訴我自己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指引我需要什麼。

《終結職業倦怠》的作者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原本是取得終身教職的大學教授,但他一次又一次在教職中感受到痛苦:學生缺乏興趣、上課毫無反應、期末作業抄襲、瑣碎行政工作負荷……每件事都令他承受著痛苦,他卻只能不斷告訴自己「這是一份好工作,我不應該這樣覺得」。然而,不接受痛苦,改變就不會發生,直到終於接受自己的狀態有個名字——職業倦怠,他才有機會做出新的選擇。

我在從事助人工作時,曾與一位經歷過精神疾病的朋友談話,他說過很類似的經驗。很多人都以為,當一個人被醫生診斷出有精神疾病時是最痛苦的,但他反而覺得在醫生宣判的那一刻是解放和輕鬆的,因為他終於知道平常那些異於常人的感受到底是怎麼回事。接受自己的痛苦,才會讓自己的痛苦有能夠安放的位子。

DALL‧E
DALL‧E

➤非典型就業者會有職業倦怠嗎?

我和夥伴們共同成立並經營一個以消除貧窮為目的的非營利組織「人生百味」,跟《終結職業倦怠》中用不少篇幅介紹的「城市廣場」(CitySquare)頗為類似。我們平日的工作有兩個面向:一方面投入貧窮議題的倡議工作,包含去污名化的社會溝通、議題推廣、修法倡議等等;另一方面投入服務工作,在台北車站成立空間,提供流浪街頭的無家者洗澡、洗衣、休息及重建人際關係,也提供就業培力、中短期住宿等服務。

從事這樣的工作,最常被問到的是:你是全職做這件事嗎?薪水從哪裡來?問題背後隱含的意思是:這是一份工作嗎?可以把幫助人或消除貧窮這種與私益無關、僅關乎公眾利益的工作,當成可以支薪的職業嗎?

我可以簡單回答前面那個問題:是全職有薪的,薪資與所有計畫所需的經費,是透過向大眾募款及寫各種計畫而來的。

我在組織裡主要是負責尋找資源的相關工作。當初期剛起步,別人不是很相信我們、我們自己也還在摸索時,很難說服別人來支持我們的計畫。那時的我常常處於壓力之中,特別是在申請計畫被拒絕甚至遭批評時,都會感覺到很深的無力感。有一段時間,每天早上都很不想醒來。

事實上,不是只有我遇到這種問題。無論是我這樣二線的後勤管理者,或是一線的服務者,我們都會面臨不同但是真切的壓力。我總是感到資源匱乏,而一線的服務者時常覺得自己有限的時間與資源,難以滿足全部有困難之人的需要。身為服務者,很多時候會掙扎於是否要犧牲自己的休息來幫助別人。非營利組織同樣面臨過勞的問題,即便是愛,也會讓人感受到消耗。

我們的工作有個令人羨慕的部分是:我們似乎在做很有意義的事,社會彷彿會因為我們的工作而有所改善,或者有人會因為我們的存在而過得更幸福。相較於我自己過去的工作,這樣的意義感,確實會讓我更容易感受到工作中的動力。

然而,就像《終結職業倦怠》第五章〈職場聖徒與職場烈士〉對於工作理想的精闢分析,我們從工作獲得的意義感,往往會加深自己對工作的理想與責任,而無視耗損已然發生。

每當我在活動中看到人們的表情轉變,或者聽到志工、工作夥伴或服務對象分享,他們的生命因為自己在做的事而有所不同,都會得到意義感。在我面對挫折或種種不順利的情境時,這種意義感會像一根堅固的繩子拉住自己,不要掉入疲勞與壓力的漩渦中。

然而,隨著工作4、5年後,我開始察覺到這種意義感於我而言不是解藥,而是一種止痛藥。意義感可以讓我暫時忘卻痛苦,卻無法真正消除痛苦。

《終結職業倦怠》談到助人工作者有很高比例陷入職業倦怠,因為他們往往都是理想主義者。我常有機會接觸到其他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夥伴,我感受到大家總是處於一種非常疲勞與壓力的狀態。

某位社工師曾跟我說,她找到一種方法,就是在面對個案時讓自己變成機器人,像是點菜機一樣,跟他說我有什麼菜,你想點什麼就給什麼。不要像以前一樣,如果個案都不點菜,還得為他操心。雖然她是很高興地跟我分享,但聽到她這樣說時,我內心感到十分難過,覺得她好像放棄了一些原本來到這裡想要的東西,那些能帶給她熱情的事物。

然而,我聽她說過她經歷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壓力,我並不覺得自己假如遭受過同樣的經歷後,可以做得比她更好。

所幸,人生百味與城市廣場一樣,作為關注他人痛苦的組織,我們並沒有忽略自己與身邊夥伴也可能處於痛苦之中。對於疲勞、無力,甚至是壓力創傷,我們進行了很多的討論,甚至發展出對應的制度。

譬如每個月一次的「工作者會議」,是關於人的會議,不討論工作,只分享和談論彼此的狀態,不試著解決問題,只彼此傾聽跟同在,在這個會議中生成了各種關於「人」的制度。

我認為人生百味與城市廣場相似之處,在於我們的組織不像是一台有效率完成工作的機器,而比較像一座讓身在其中的人可以生長的森林,讓人可以成為一個生命,而不是一顆螺絲釘。

DALL‧E
DALL‧E

➤承認痛苦存在的起手式,找到自己的中柱

《終結職業倦怠》第一部分的內容比較接近「破」,一步步拆解重重迷霧,逼視職業倦怠文化的生成與模樣。第二部分則在於「立」,透過考察各種非典型或主流邊緣的典範,嘗試提出新的可能性,其中作者走入本篤會修道院生活觀察,讓我深受啟發。

作者跟著修士們一整天下來,打掃、祈禱、煮飯、工作,當中的工作可能是整理文件,或是準備一些要販售的物品。看似不若一般社會對於有生產力工作的想像,卻為作者帶來另類的啟迪,他心靈滿足地告別修道院。

我在一行禪師的日記《芬芳貝葉》中,也讀到相似的生活。修行者的生活似乎充滿了勞動,但又不像是現代社會的工作,那種我們覺得有效率的工作。煮飯,而不是買現成的食物;打掃,而不是用掃地機器人;特別是花了這麼多時間在祈禱,究竟有什麼意義?

有個無家者跟我分享他遇到某位牧師的故事。他說自己有酒癮,曾被這位牧師幫助過許多次。他向牧師承諾過無數次不再喝酒,但總是又打破這個承諾。每當他路倒醒來再遇到牧師時,牧師都會原諒他且再次幫助他。直到有一次酒醉路倒,在醫院醒來,他覺得自己心中有個地方變了,他感到不想再喝酒了,從那次之後就再也沒喝酒了。

這個故事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那位牧師為什麼不會壞掉?為何一次又一次期待落空卻不會令他受傷、甚至產生職業倦怠?是不是宗教裡隱藏著什麼我不知道的東西?我想那或許就是《終結職業倦怠》作者所觀察到的,修士們在一天裡最重要的工作:祈禱。

我曾問一位神父,他祈禱的時候都在做什麼?他說他在跟上主說話。我問可以具體說一下上主在哪裡嗎?他指著自己的心臟位置說,就在這裡。他說自己會把一切想說的事都對上主說,而上主也會回答他,每次祈禱後總是可以使他重新回到平靜,即便問題還沒有解決。

聽完神父的分享,我覺得這個方法與我學習內在家庭系統,或是練習禪修的經驗很相似。透過某種方法(而方法很多元)將焦點從外在轉向內在,回到呼吸,與自己對話。在這過程中,會有一種慢慢找回平靜的感覺——事實上外在的事件沒有任何改變,單純只是改變了對於事件的感受。

我曾問自己這個平靜的部分說,「當我失去平靜時,要怎樣重新找到你?」他對我說,「我從來沒有消失過,我一直都在,你不會失去我,只是被遮住了。」

這個平靜就是內心的中柱。架起內心的中柱,讓我們可以在環境壓力中站穩,不再只是成為環境壓力的一部分(如那排傾倒路邊的機車)。我想,找回生命的中柱,會是職業倦怠文化變革的重要起點之一。

或許就像《終結職業倦怠》所指出的,「只要人類勞碌工作就會有痛苦,但我們肯定能夠減輕這苦楚。」至於要如何預防彼此的職業倦怠,作者認為答案「不單是創造更佳的職場,還要成為更好的人。」

讀完這書後,迴盪在我心中的思索是:我們能不能建立一種職場,讓每個在這裡工作的人都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終結職業倦怠:
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

The End of Burnout: Why Work Drains Us and How to Build Better Lives
作者: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
譯者:劉思潔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宗教學博士,曾在大學任教十多年,也當過壽司師傅和停車場服務員。現為自由撰稿人,文章發表於《紐約時報》、《新共和》、《大西洋》、《華盛頓郵報》、《公益》(Commonweal)等媒體刊物。作品曾由《最佳美國散文集》(Best American Essays)和《最佳美國飲食書寫》(Best American Food Writing)認定為值得注目的散文,並獲得手推車獎(Pushcart Prize)文選的特別表彰。最新著作《終結職業倦怠》已譯成10國語言,獲Amazon和Next Big Idea Club評選為2022年度好書。

閱讀通信 vol.277》你在的土星現在幾點?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定期贊助

  • 單筆贊助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2024-04-17 18:00

  • 巫彥德(人生百味共同發起人)
    終結職業倦怠, Burnout, 人生百味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