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我在澳洲,為當 YouTuber 放棄百萬年薪

換日線

更新於 04月22日05:31 • 發布於 04月09日07:31 • Jen/榛知
我在澳洲,為當 YouTuber 放棄百萬年薪
我在澳洲,為當 YouTuber 放棄百萬年薪

今天在整理部落格的時候,突然發現這篇 2021 年就寫好,但是不知為何遲遲沒有發出來的文章,可能當時還有點「偶包」,不願意承認失敗吧。

在 2024 年的今天重新讀完之後,只覺得很感激當時為了成為 YouTuber,勇敢辭職追夢的經歷。現在的我已轉職成為全職產品經理,工作之餘,經營著一個團隊規模將近 50 人的非營利組織,自媒體則成為休閒嗜好,想發什麼、在什麼時候發,完全隨心所欲。兜兜轉轉多年,我已從最初對於未來志向感到迷惘,不知不覺調整到自己滿意、近乎夢想中的生活了。

回首一路走來的過程,經歷過很多次「夢想 vs. 麵包」的抉擇,每次的考量與選擇都不同,但都成為了珍貴的人生養分。以下,誠摯地和大家分享我從高中、大學一路到出社會的生涯故事:

第一次「夢想 vs. 麵包」的抉擇:我選了麵包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比較個人的心路歷程,跟澳洲知識沒有太多關係,只是想把這份經歷分享給大家,如果剛好有觀眾朋友想要做類似的事情,可以有一個參考。

讓我們先把時間倒回去。雖然我大學讀的是資工,但其實骨子裡是個徹底的文科生。因為家裡有一半以上的親戚都是從事教育行業,所以從小耳濡目染,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寫作。非正式的寫作是從國中開始的,那段時間很喜歡寫歌,也很幸運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給予鼓勵,讓我有更多創作的動力。

到了高一,我開始了更正式的寫作。當時很幸運遇到一個很好的國文老師,她是我寫作的啟蒙老師,不僅鼓勵我參加各項比賽,也很用心地在下課時間帶著我一字一句打磨作品。還記得當年校慶,當台上熱舞社在進行活力四射的表演時 ,我則是在教師辦公室,跟國文老師一起修改閱讀心得比賽的稿件。

除了寫作,我也很喜歡做影片,所以那個時候的未來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進入世新大學的大眾傳播系──對,當時的夢想,就是成為現在大家都在酸的新聞記者。

不過,高一暑假短暫的探親之旅,卻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走向。來雪梨探親的時候,親戚詢問我未來是否會想要到澳洲留學,當時回答「大學可能會吧」;親戚接著問說我英文程度如何,我回答自己英文不好;聽完後,親戚回我:「那你現在來澳洲吧,讀高中不需要雅思成績。」

沒錯,就因為這樣,我回台灣辦了休學,收拾行李,開啟了長達 5 年的澳洲留學生活。

當時內心其實非常掙扎,因為自己剛剛成為校刊社的社長,也贏得了閱讀心得比賽優勝,正要開啟創作的新篇章。在這個時候「急流湧退」,心裡真的非常煎熬。

不過,當時新聞界的低薪和高壓環境,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父母也毫無保留地告訴我,雖然他們不想跟我分開,但留在臺灣做記者,未來的路會相對難走;移民澳洲,人生可能會有更多不同的選擇。除此之外,在澳洲的探親之旅中,我也見到了當地相對悠閒的生活環境,所以確實對這樣的步調更加嚮往。

因此,在第一次的夢想與麵包抉擇之中,我選擇了麵包。

在名校讀熱門科系,曾令我十分痛苦

到了澳洲之後,我進入了將近一年的迷惘期。雖然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是移民,但是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任何文科以外的其他方向,所以對於未來大學科系和職業的選擇,可以說是毫無頭緒。當時甚至有一段時間,非常後悔來到澳洲,整日怨天尤人,覺得都是家人的關係,才導致自己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後來,經過親戚一家人耐心的開導跟陪伴,才慢慢看開,並最終選擇走向 IT 這條路。不過,在雪梨大學讀 IT 的 3 年,對我來說其實很痛苦。除了領域知識對我來說很難之外,我也漸漸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寫程式。但沒辦法,選擇了只能硬著頭皮學完,畢竟當時的想法是不管喜歡與否,先移民拿到澳洲身分再說。

在大學生涯中,我因緣際會接觸到了台灣的 Dcard。看到台灣大學生們的文章,又再次開啟了我的寫作魂。當時 Dcard 剛起步,我跟幾個留學生還一起申請創立了留學版。那段時間常常在上面寫短文,分享自己在澳洲的留學經歷,可以說當時還是有在默默堅持著自己的興趣,只是沒有更主動的計畫而已。

後來進入職場,為了移民還是做 IT 的工作。不過,在工作之餘,則是開始認真經營自己的部落格,並且之後成為了《換日線》的專欄作家,也偶爾會與其他雜誌合作寫不同主題的文章。

再次抉擇:我放棄百萬年薪,選了夢想

在 2019 年年底拿到永居身分後,第一個念頭是開心。但馬上,這種情緒就轉變成了迷惘。因為人生的目標當時就只有設定到這邊,關於之後的路怎麼走,完全沒有想過。在職場上,我發現自己真的沒有辦法接受繼續做技術,於是慢慢轉為專案管理,卻仍然不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長期發展的職涯。

因此,2020 年有一大半時間,我都在一邊工作,一邊糾結著到底要不要辭職出來做自媒體,認真追逐一次自己的夢想。那個時候看了很多成功 YouTuber 的故事,從 Do Do Man、 Pysman 到 Joeman,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像他們一樣可以用自媒體養活自己。但同時,我也很害怕,因為自媒體創業失敗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如果辭職,又不像 Do Do Man 他們已經有很多訂閱,對我來說相當於 0 收入。

如果一年、兩年之後還不能回本,怎麼辦?當時我的年薪(含 bonus & super,後者為退休金)是 8 萬多澳幣,折合台幣大概是 160 多萬左右。雖然不到非常高,但也算是還不錯了──當時 24 歲,職涯還在剛起步階段,要捨棄這樣的工作和收入,內心充滿掙扎跟煎熬。

很多人建議我不妨折衷,媒體夢從全職改為兼職,像 Do Do Man 一樣,自媒體做得有起色了再辭職。聖誕節前我甚至都跟老闆談好了,準備隔年放假回來就重新簽合約,繼續我的正職工作。但放假期間又想了很久,覺得如果人生要為夢想拚一次,為什麼不用盡全力去做呢?

所以,帶著那股衝一波的勁頭,我在一月向老闆遞交了辭呈。還記得當時公司所有同事都被我的決定震驚了,因為大部分人離職,都是因為找到更好的工作,不然就是要休息一陣子去生小孩啊、旅遊什麼的,只有我的離職原因,是因為 “ I want to become a YouTuber ”。

不過當然,大部分的同事還是很支持我的決定,也在我剛開始做的時候就訂閱了我的頻道,令我非常感激。而在經濟層面上,因為工作幾年後有了一些積蓄,加上男友也願意支援,所以短期內不成問題。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要在一年之後讓 YouTube 頻道達到盈利的門檻,也就是 1,000 訂閱、4,000 小時觀看,而在兩年後,要達到可以維持澳洲最低收入的程度。

雖然知道這並不容易,但我想,人生再次擁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我就拚盡全力衝一次吧!

於是,在這次夢想與麵包的抉擇中,我選擇了夢想。

看似浪漫的追夢,過程卻鼻青臉腫

追夢這件事情,聽起來很浪漫,實際上一路上全是坑洞,摔得鼻青臉腫,最後連終點線都沒看到,就死在路上了──很可笑吧?!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沒摔跤之前,不知道哪來的迷之自信,總覺得努力就可以成功。

先講結論,從 2 月辭職到現在快滿一年了,我的 YouTube 頻道才剛過 500 人訂閱,觀看時數更不用說了,連 4,000 小時的一半都差很遠。現在回看原因,並不是說我做的東西有多糟糕,而是一開始就沒有精準定位,所以基本就是在亂槍打鳥。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天真地以為,把目標客群定位在長期生活在澳洲的華人,就可以了。但事實上,這個策略完全錯誤。因為我沒有找到這個客群的痛點,沒有對症下藥,沒有精準打擊,何來的高觀看跟千人訂閱?

在一次次的嘗試、失敗、又嘗試之後,我最終發現,未來的內容主題,如果還是要定位在澳洲,以我正在做的內容,就只有 3 個方向會成功:一是完全轉型美食或旅遊,畢竟誰不愛吃?誰不愛玩?第二個就是做深度知識,但除了深度還要做得有趣,才能讓人想看下去。最後一個是做體驗人生系列,像是採訪之前爆紅的澳洲工地、Uber 司機,甚至是採訪台灣人在澳洲開店等等,簡言之就是幫大家體驗自己體驗不到的生活。

那麼這 3 個我要選擇哪一個呢?第一個美食跟旅遊首先排除,因為燃燒經費。現在都沒收入了,長期燒下去肯定行不通。第二個深度知識,我自己太年輕,做什麼都做不到有深度,確實是能力有限。第三個體驗人生,不需要有深度的知識,也可以不用燃燒很多經費。但是,當我意識到這個第三點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我已經簽下合約,要回前公司工作了。

其實我剛開始周更後不久,雪梨就進入了長達 4 個月的封城,自己的精神狀態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為自媒體最強調的就是「自己」,沒有公司、同事,孤軍奮戰,工作只能自己跟自己對話。本來平常外拍還能叫上朋友,封城都在家裡,失去了與人的連結,加上頻道一直沒有起色,到了 9 月底,還只有兩三百的訂閱。

於是,我清楚認知到,一年達到營利門檻的目標,是不可能的了。當時看 social blade 對我頻道的預測,還要再一年半才能達到一千訂閱,5 年才能到 3 萬訂閱。照這個速度,要在兩年後用自媒體賺錢養活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等到可以勉強養活自己,都要 30 歲了,那時候就算決定放棄,又怎麼回得去職場?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男友願意一輩子養我好了,依照我這種倔強不服輸的性格,也是絕對不會甘心的。

所以,在萬般掙扎後,這次夢想與麵包的抉擇中,我又選擇了麵包。

為什麼重返職場的我,仍然鼓勵你追夢?

我知道一定有人會說,你才做了多久,一年都不到就要放棄,也太快了吧!我想說,確實是這樣沒錯,當我看到那個可憐的訂閱數字,跟空空如也的銀行帳戶,我就是沒有辦法堅持下去。而且我相信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因為清楚認知到實現夢想實在遙不可及,而最終選擇放棄。

雖然最後決定回到職場,但老實說我一點都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為雖然沒有辦法營利,但是我收穫了更多無價的經歷。首先是在封城期間創辦了兩個臉書社團,一個是 Canva 設計交流區,已經快 9 千人(現4萬5千多人)。另一個是澳洲職場人,也快兩千人(現2萬3千多人)。這兩個臉書社團成長之迅速,是完全始料未及的。雖然只是臉書社團,但是從創辦到經營,都學習到了很多,也招募到了幾個幫手,跟我一起辦活動、長期協助社團經營的事項等等。

而在這段時間,因為這些經歷,反而激起了我對於管理的興趣。因此,我決定這次回職場,要往管理職邁進,讓自己的職涯更上一層樓。

總而言之,這個將近一年的自媒體追夢經歷,雖然跟我預想的方向相離甚遠,但在另一方面卻收穫頗豐,甚至讓我更明確了未來努力的方向及目標,所以是完全值得的。

這次跟大家深談自己的經歷,除了想分享我的學習之外,也想鼓勵各位朋友:如果有夢想,條件也許可,那就不要等了,趕快去追吧!因為這段旅程,無論如何都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延伸閱讀】

● 失戀、工作倦怠、未來茫然──我踏上歐洲 800 公里「朝聖之路」發現什麼?
●在南半球讀大學:一學期 12 週、暑假有 4 個月,我在墨爾本大學仍「壓力山大」?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