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在英國牛津大學,平等只是一種表演?

換日線

更新於 2022年03月21日06:20 • 發布於 2022年03月14日06:21 • 郁雯/換日線專欄
在英國牛津大學,平等只是一種表演?
在英國牛津大學,平等只是一種表演?

眾所周知,牛津大學是世界級的學術殿堂,憑藉著深厚的歷史與耀眼的頂大光芒,成功吸引了來自各方的有志之士,大家懷抱著理想,相信此地會是「多元、平等、正義、自由、尊重」的烏托邦,一如它自己向來對外所宣稱的那樣。

5 年前,與即將赴英攻讀音樂學博士的先生準備從台灣出發的時候,我當然也是這麼想的。

濾鏡之下的「平等烏托邦」

不知情的大眾第一眼看牛津,大概也會感到目眩神迷,差一點就要認為這個體系對所有背景、文化和研究主題都是真心歡迎、充滿興趣的──的確,這裡設立著各式名目的獎學金、一天到晚舉辦反歧視座談,還有一座致力於去殖民的博物館「Pitt Rivers Museum」。

然而實際上,不只國際學生的學費是本地生的 2-3 倍之貴,許多獎助學金的申請條件其實也都有國籍限制。

舉個最為人熟知的例子,以「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領導人能齊聚牛津、共同接受教育,藉此相互了解、建立友誼,進而造福人類」為宗旨所成立的羅德獎學金,名額的分配就大有問題!除了分別開放給幾個歐美大國、中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再來就是前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或英國勢力曾控制的地區,而其他所謂的「世界各地」,只是草草以2 個名額打發罷了。

不過說到底,最令人遺憾的還不是這種「不公平的情形」,畢竟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有個鐵錚錚的原則:掌握資源的人,愛怎麼支配他/她的資源都可以。因此如果明擺著「我有錢,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直白態度,就算使人不舒服,但應該還不至於讓人太厭惡。

可是個人觀察,牛津卻是什麼都要「全贏全拿」的偽君子,一邊做著「不公不義、階級複製」之事,一邊把「人人平等」掛在嘴上,盡其所能在世人眼中呈現「開放、包容、自由、尊重」的形象。

我想起有一次,在我所任職的學院,迎來了彭定康與學院院長會面一事,面對他的到來,負責安排的 A 部門同事預先寄了信,請我們特別留心,這本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收到這封信的當下,我的同事氣得跳腳,提高嗓門地說:「天啊!我最討厭他們每次都寄這種內容來了,管他是不是前香港總督、又管他是不是牛津大學的校長,我們應該要對每個人都、一、樣。」(在此省略以下約 5 分鐘的抱怨)

換做是以前的我,一定會很疑惑:「差別待遇其實全世界都有啊!同事為何如此激動?」但我現在懂了,就因為英國的社會階級相當固化,而牛津又是階級最難流通的地方,所以校方只能極力否認「特權」存在的事實,彷彿只要大聲疾呼,一切就不存在似的。

Pitt Rivers Museum:華麗的道歉儀式

我發現,牛津大學很怕自己被指控「歧視他人」,也很怕自己被稱為「種族主義者」,因而會用很多方法來避免自己被貼上這類的標籤。但如果深層的價值觀不改變,就算「道歉儀式」辦得再大、再浮誇,也只是一場又一場的表演而已。

好比牛津的「Pitt Rivers Museum」,這是一座收藏了 50 萬件世界各地日常用品的博物館,裡頭展示的錢幣、黥面工具、槍枝、斗篷、樂器等等,多數來自大英帝國時期的「蒐集」。

走一圈「Pitt Rivers Museum」,不難感受到館方針對「去殖民」與「去歐洲中心」的目標,在許多細節下足了功夫,例如展品的介紹文字,都是公正、中立、平鋪直敘的語句,絕對看不出主觀評論,或對於不同文化的優劣之分;甚至規劃了專門的空間擺放「案例分析」,自我檢討、向大眾詳細說明:過往大英帝國搶奪物件,只用自身視角詮釋,徹底忽略了對方的社會脈絡,有多麼大錯特錯!

這些道歉的儀式乍看充滿誠意,可如果實務上,國際學生得到的資源就是比本地生少;研究上,後殖民論述的焦點依然還是必須與歐洲有關的內容才會被重視──不免讓人質疑,牛津這一切的作為,根本不是為了實現正義,只是為了給自己積攢政治正確的美名。

如果有一天……

話說回來,若要改變現狀、執行真正的平等,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難題,但不管是學校、企業,乃至政府機關,最簡單的方式始終是把錢拿出來,踏踏實實讓不同族群、背景、性別和身份的人都享有一致的資源、都受到一致的照顧。

以牛津大學為例,若真的一如他們所講的重視平等,那麼獎學金的比例分配就應該讓所有國籍的學生都擁有一致的競爭機會;而學術研究上,也不應只聚焦在英法的殖民地,雖然如今討論的範疇有慢慢擴展到西班牙、葡萄牙早期的殖民地(例如拉丁美洲),但受日本殖民的台灣與韓國卻一直沒有引發相等的重視,打不進學術研究的核心。

以上這些,都還沒提到英國社會內部自身的貧富差距與階級問題呢!

如果有一天,以伊頓公(Eton College)為首的私校菁英生們,錄取進牛津的總數真的不再明顯超出公立學校一大截;如果有一天,國際生的學費不再比本地生差上 3 倍貴;如果有一天,獎學金的分配真的讓土生土長的非裔或亞裔學生有獲獎的機會,而不老是發給那些從小就移民到西方世界的非裔美國人或亞裔英國人──那麼,牛津才終於「表裡如一」,配得上「世界級學術殿堂」的美名。

執行、核稿編輯:孫雅為

【延伸閱讀】

●一周只上課兩小時,牛津大學究竟教會我什麼?
●「唸完,就快點回你的國家去吧!」──對留學生築起高牆的英國政府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

  • 黃上毓
    英國肥子噁心死了好嗎🙄 西方白圾劣化基因!👽
    2022年03月14日07:42
  • Lori Kung ก็ ʕ◉ᴥ◉ʔ ก้
    白仔本來就歧視所有人啊⋯⋯
    2022年03月14日06: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