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傳承169年的鷄籠中元祭,29日晚上11點半在基隆八斗子望海巷海濱進行鷄籠中元祭重頭戲「放水燈」;在道長誦經聲中,由輪值主普的郭姓宗親會水燈首領軍,緊接著各姓氏的「水燈首」依序一個個推入海中,在眾人的「進喔」!「發喔」!聲中,一盞盞燃燒的水燈首在海面上漂浮,緩緩往外海移動,為水上孤魂引領照路,邀請「好兄弟」於30日的農曆7月15日中元節,到陸地共享普度。
晚上10點左右,完成基隆市區繞境的各姓氏宗親會的水燈首抵達望海巷海邊,岸邊有供桌、香案和三牲祭品,接著由道長誦經進行儀式,岸邊則是擠滿在地人或慕名而來的遊客。在祭祀科儀完成後,道長帶領,各姓氏水燈首由宗親抬到海邊。內政部長林右昌深夜也到現場參與此一放水燈儀式。
在民間習俗,「放水燈」等於是對水上的「好兄弟」發出邀請函,鷄籠中元祭的各姓氏水燈首一個個被抬到海邊,由救難人員緩緩推向海上後引火點燃,隨著潮水漂流出去,各姓氏宗親會在岸邊大喊「進喔!」「發喔」!「旺喔」!漂得越遠、燒得越旺,代表該姓氏家族的運勢更好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