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評論】網路極化言論中,真理真的越辯越明?

讀+ READr

更新於 2023年08月22日09:22 • 發布於 2023年08月21日12:00 • readr

台北多元宇宙研討會在 8/15 舉行,會間討論到許多網路治理的問題與想像。數位部長唐鳳與以太坊發起人 Vitalik Buterin 則在會中的座談討論了如何避免過度集中化,以及分散式治理下又可以協同合作的方式。

會後 Vitalik Buterin 於 8/16 發表了《我怎麼看社群筆記》,認為透過群眾的協作,輔以演算法排除極端的內容,將可以留下有用且多元的意見,營造一個討論的空間。

READr 過去有多次嘗試使用意見收集平台 Pol.is 做為網路討論平台,因此延續此一脈絡,將有一系列相關的討論文章。

想像新石器時代有兩個部落,甲部落認為吃魚會被詛咒,隔壁的乙部落則認為兩天不吃魚會折壽。兩個部落平常相安無事,因為魚都給乙部落吃就好了。但有些好事之徒會去隔壁部落教訓一下對方,告訴對方什麼才是對的。結果無關要緊的文化差異升級成為信仰衝突,最後雙方掄起錘子攻擊,死傷慘重。老鷹在天空盤旋鳥瞰,看著這兩個部落的爭端,它覺得人類真有趣,竟然因為吃魚毀滅了兩個部落的和平。

清領時代,台灣的分類械鬥頻繁,什麼都可以打,籍貫不同可以打、職業不同也可以打、信仰不同也可以打。如今我們不會因為上述種種而互相毀滅,卻因為新時代的意識形態而不相往來。極化(Polarization)不因時代而趨緩,在這個時代,演算法將我們囚禁在社群平台的同溫層內,這跟石器時代的部落沒什麼兩樣,吃不吃魚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你本來就來自於習慣的文化環境。

但是在數位時代不同的是,演算法與動態牆讓我們連上數不盡的部落,彼此的文化差異太大,其距離卻彷彿如肌膚之親,如此親暱又突兀的現象讓爭端毫無休止之日,在此之前我們都還不用討論「什麼才是真的」就已經沒完沒了。

而在數位部落裡厭倦爭端的我們,很直觀地將問題怪罪給演算法。有人認為,為何演算法要餵給我們吃不喜歡的東西?如果只吃喜歡的言論,是否就不會有爭端?另一派的人認為,演算法應餵給使用者多方意見,才不會漸漸變成過濾氣泡(同溫層)。對於創造社群平台的公司而言,演算法的第一性原則,就是留住使用者,讓他們在平台上可以看到廣告,甚至產生消費行為。

如果演算法是一個黑盒子,以上疑慮便會繼續擴大成為陰謀論,因此開始有社群平台進行了不同嘗試。如 Meta 創建了文字社群 Threads,並符合聯邦宇宙(Fediverse)的標準,讓 Threads 未來可與其他去中心社群平台如 Mastodon 互通串連。使用者能選擇自己的部落,甚至打造自己的部落,是跳脫為演算法豢養的第一步。另外馬斯克在今年買下了 Twitter 之後公開了部分演算法,名為「推薦管道」,可以看出其目標在於強化使用者積極參與,如按讚、轉推、回覆等。

但是除了公開宰制我們生活的演算法,讓人可以一探究竟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積極創造相異部落協作的方法?其實在 Twitter 的世界裡,有另一個實驗,過去名為「鳥瞰」(Birdwatch),現名為「社群筆記」(Community Note)。

社群筆記由 Twitter 的 Jay Baxter 與其團隊開發完成,自 2019 年小規模試驗至今,台灣使用至今已可以部分參與。簡單來說,「社群筆記」是 Twitter 推文下面的獨立版位,由加入社群筆記的志願者針對其內容進行評論,其他成員可以針對此評論進行再評價。社群筆記的演算法完全公開,所有人都可以進行驗證,細節可以看團隊於去年發表的論文《鳥瞰:群眾智慧和橋接演算法可以提供理解,並減少不實訊息的傳播》

如其「橋接演算法」的字面意義,如果說社群平台的演算法為了提高互動,強化部落內部的互動率;那社群筆記的演算法,便是有效橋接意見不同的族群。

而以太坊發起人 Vitalik Buterin 於今年 8/16 發表了《我怎麼看社群筆記》,分析了其原始碼。他認為社群筆記雖然不是純粹的去中心專案,但是是具有加密精神(或 web3 精神)的社群實驗,它藉由藉由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與自動化的排序演算法,有意識地識別分歧,並促進能夠跨越分歧的行動(CAD, Cooperate Across Difference)。社群筆記走出一條異於傳統事實查核的模式。

在後真相的時代,數位公共場域所討論的議題,往往個人情感或個人價值主張,遠遠優先於原先被報導的事物。如同毛澤東在《真理論》所說:「真理是在同謬誤做鬥爭中發展起來的。」Vitalik 已經在其文章中完整闡述了「橋接」的機制設計對於多元言論的效益,為跨越同溫層的尊重,並藉由群眾行動本身,讓尊重成為珍貴且可建立的資源。

在部落時代,我們只要相信氏族社會有同樣血緣的族人就好,但是當我們跨出部落,應該要相信誰呢?尤其在數位世界,如此大量的社群,誰才是可以信任的對象?又或者,超多部落的協作過程,社群筆記這類的大規模協作工具,如何創造信任?

數位媒介的協作工具需要滿足「跨境信任」的需求,因為資訊威脅是沒有邊際的,跨境包含跨越國境、跨語言、跨文化等不同意義的「跨」。有時,相同語種的使用習慣反而成為信任保護屏障,如中國口音的詐騙電話,會讓台灣居民產生戒心。但另一方面,使用者會因為語境相似,而更容易被同文化的詐騙者誘導。在此狀態下,協作需要不同部落的人都相信的規範,這就是正當性。

去中心協作的高手 Vitalik 曾在2021年寫過《正當性是加密生態最稀缺的資源》,他認為「正當性非常強大且重要,正當性出現在任何存在協作的環境中,尤其是在網路上。協作無處不在。正當性的形成方式有多種,包含暴力、連續、公平、過程、績效和參與。」以社群筆記為例,使用者已超脫部落,透過開放的演算法、隨機公正的參與機會與有效的輔助判斷成果,讓社群筆記在這個階段受到使用者信任。

如此信任的狀態是脆弱且動態的,當部落跨越了平台,產生了完全不同的使用脈絡,社群筆記或許就無法順利推動。但我們在不少協作平台上看到成功協作的案例,如維基百科、群眾審議平台 pol.is、或電影資料庫 IMDB、爛番茄等,這些都是「名正言順」的倖存者。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莊子. 齊物論》

與其糾結於事實的真相,不如借用群眾智慧,尋求跨越差異的共識。反詐策略難以由上而下迅速達成,因為民主國家不太可能出現《1984》小說中的真理部;反而是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橫向聯繫,才能產生基於平等關係的互相鏈結。這樣的數位公共財值得由公共資源促進。而且,協作工具不可能全球一體適用,適合的工具因地制宜,因時代而變化。

相關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