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滑雪,你無法拒絕的「白色鴉片」?

換日線

更新於 2022年03月30日04:31 • 發布於 2022年03月21日06:19 • 邱奕捷/法蘭西式培根
滑雪,你無法拒絕的「白色鴉片」?
滑雪,你無法拒絕的「白色鴉片」?

「滑雪」能夠帶給你的東西,說到底就是一次次上山與下山的往復,雖然極度快樂,但往往是無形、且誰也不能保證的變動──既沒有旅行社專員笑臉迎人地跟你說:「放心交給我們吧,這次的體驗一定良好唷!」也沒有絕對可靠的天氣預報員自信地說:「這週雪況、天氣肯定很好,好好享受假期吧!」

換句話說,要安排一次各方面都無可挑剔的滑雪旅行,且能在每一次的滑行中得到好的體驗,簡直就像在做複雜的化學實驗,傷透腦筋地控制著如命運般不可掌握的變數。

令人無法拒絕的「白色鴉片」?

和滑雪所帶來的快樂相比,可能伴隨而來的危險卻往往是有形又實際的嚇人:山崖、峽谷、跌倒、挫傷、骨折、相撞……。往往無法完全避免的壞天氣和壞雪況,又好像充滿惡意地讓這些具體的風險更加可能發生,這些都是一個滑雪者不得不面對的風險,就好像沒有投資者能永遠避免手上的股票向下一般。

總結來說,滑雪能帶來的只有依賴個人技術、並從中提取的無形滿足感而已。然而它所伴隨的風險、潛在索取的代價,卻多的說也說不完。那麼,每到滑雪的季節時,人們又為什麼還著了魔似的,總像旅鼠一樣進行大遷移,湧向山中的滑雪站呢?

純粹是因為那「無形的滿足感」實在是太魔幻了呀!

世界上的事情並不總是像資產負債表那樣,能一絲不苟地被計算,雖然從理性的「帳面」上來看說不過去,但不知道怎麼的,「總之今年還是想再去一次!」的心情就是會浮現上來。有滑雪者說滑雪是「白色鴉片」,雖然充滿了替自己開脫的意味,但我想從「服用者」、滑雪者的心情來說,還真的是有一些相似之處。

滑雪,與日常截然不同的節奏

退一步來看,滑雪之所以成為一種風潮似的度假方式,甚至有人說「滑雪一週,勝過休假兩週」,又到底是為什麼呢?雖說以「滑雪者」自居,在技術上總覺得有些名過其實,但總可以從心情的角度,大膽地試著歸納看看。

首先,以一般論來說,滑雪和日常生活實在太過不同(當然,對於滑雪教練而言恐怕就有些乏味,但世界上又到底有多少度假時會選擇滑雪的滑雪教練呢?)滑雪假期的開始,往往來自於「其他場合用不到的」專用裝備的添購、整理開始:有著雪票袖袋的滑雪外套、防止雪跑進褲頭的雪褲、可以將雪鏡輕鬆固定的滑雪頭盔。

以上這些東西除了滑雪之外,到底有哪個場合能適當地使用到呢?於是在準備的過程中,你也彷彿經歷儀式開始前的催眠一般,逐漸感受到:「噢,這麼說起來,我也要去做一件特別的事情了」的事實。

接著終於到了出發的時候。離開城市,上飛機也好、搭火車也行,總之一個勁得往山裡面去,似乎要逃離文明似地背對著你的日常生活。這當中好似有一種堅決的心意:絕沒有「和日常生活有點相似」的半調子。

住處從公寓來到阿爾卑斯上的木屋,網路從高速 Wifi 來到若有似無的 4G/3G,晚上與朋友的休閒從線上遊戲變成桌上遊戲……。好像戲劇舞台上的轉場一樣,一回神已經是(也必須是)不一樣的生活。

總之,在這專屬於滑雪的一週中(這是正統滑雪假期的長度),主題簡直不能再更明確。既沒有「啊,今天就去那家有名的百貨購物吧!」也沒有「明天睡晚一點,去吃那家有名的早午餐怎麼樣?」的多樣性。日復一日,早上穿好裝備後,走向纜車站,上山再滑行下來,再反覆──像演奏者碰到充滿反覆符號的樂譜一般,彈奏時不須多想。

於是在這樣的「度假」中,有一種絕對的規律,一種和平日截然不同、不須選擇的簡單。

與「山」的契約,只有自己能完成

最後終於來到了高潮:下了纜車、到達山頂之後的滑行。我逐漸發現「滑雪者」和「山」之間的對話是十分純粹而個人的,那裡面除了你、山和雪板之外,一無所有。

一旦對話展開、契約成立了,就沒有別的方式結束對話。如同沿著既定的鐵軌前進的火車,除了到達鐵軌終點的車站之外,到底還可以去哪裡呢?對於滑雪者來說也是一樣的,你必須用你的雪板,不得不似地滑行到山下、你的開始之處。或許有教練,或許有同行的朋友,然而誰也無法充滿義氣地說:「嘿,我來幫你滑下山吧!」終究必須是由你的身體來完成這一切。

「滑雪」這項運動的特別(和絕對)之處在於,它甚至不像跑步可以「呼,今天身體的狀況好像不太好,果然還是跑到這裡就算了吧!」這樣的半途而廢。如同前面說的,一旦上了山就好像是沒有回頭路的對話,你面對的就是絲毫沒有雙重意義的雪道。當雪道牌寫著 20 時,那就是毫無隱喻的 2 公里──既不是 1.9 公里,也不是 2.1 公里,那是山和你之間不得不完成的契約。

永藏人生的魔幻時刻

於是在一次次上山的纜車上、一次次下山的滑行中,就這麼不知怎麼的得到了滿足。而在一週的滑雪假期中,總會有讓你忽然醒悟到「啊,就是這一刻!」的美麗瞬間。

對於我來說,這一次的「這一刻」發生在一個甚至不是主奏的場合。

前一天的天氣差的誇張,雪夾雨像日式餐廳免費供應的無趣味噌湯一樣,廉價而大量地倒在滑雪者的身上;然而第二天的天氣卻晴朗無比,「前一天的壞天氣什麼的,沒有存在過的噢!」這般的若無其事。於是搭著直接與外界接觸、沒有遮罩的纜車上山成為一種享受,和昨日地獄般的體驗名副其實的「不可同日而語」。

那時我自己一個人坐在纜車上,從山上吹下來的風不那麼冷,甚至帶點溫柔的歡迎感。由於自己一個人,四周安靜得可以聽見風吹過針葉樹的聲音,而針葉樹的枝枒則蓋在前一天(彷彿不存在)的雨雪之中。昨天沒有的陽光則從雲間靜靜、偷偷地撒在針葉林上,好像受過專業訓練、不打擾賓客用餐的熟練服務生一般。

就在那時,我忽然明白了:這就是這一趟旅程中的「這一刻」。那是必須全面打開自己然後接受、小心地收拾,並且在接下來人生中完整地帶著它往前的東西。

說起來,人生中是有許多溫暖的亮點的,在你無可避免的低谷中發揮燈塔般的作用。而「這一刻」,就是一個滑雪者在每一次的旅程中追求的東西,好像彈珠汽水裡那顆可以一直留在身邊的彈珠一樣。

這就是滑雪假期──充滿風險、疲憊不堪、總是帶著全身痠痛回到家中。要說辛苦,也不能說是不辛苦。然而像是得到回報似的,從那個流汗(甚至流血的)過程中獲得的滿足,是可以完整收藏、反覆回味的暖暖的光。

執行、核稿編輯:孫雅為

【延伸閱讀】

●雪季來了!加拿大旅遊風潮正盛──我的渡假首選:藍山滑雪勝地
●亞熱帶的台灣小子,追滑雪的夢──代表台灣,挑戰冬奧「滑雪板特技」的文彥博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