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如何讓學生關掉垃圾新聞,打開國際時事?

換日線

更新於 07月05日11:50 • 發布於 06月25日05:31 • 宋思彤/六六 LiuLiu
如何讓學生關掉垃圾新聞,打開國際時事?
如何讓學生關掉垃圾新聞,打開國際時事?

4 月 24 日,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法案,要求社群平台 TikTok 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必須在 9 個月內出售其在美國的事業體,否則將在全美面臨被封殺的命運。「為了國家安全,是否就能限制人民的言論自由?」這個始終圍繞在民主、極權體制間的大哉問,此時再次引發了討論。

然而,政治哲學家 Nir Eisikovits 點出了更深層的問題:許多年輕人透過社群媒體接收新聞,卻忽略了社群媒體背後的運作,包括商業與獲利模式、注意力轉移,以及爭議性貼文衍生出的問題,更是網路時代下亟待解決的困境。他引用研究指出,必須從學齡教育扎根,使學童接觸「媒體素養教育」──也就是學習如何使用社群媒體、篩選接收到的訊息。

在台灣,媒體素養也從 108 學年開始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俗稱為 108 課綱),不過,「媒體素養」並未被列在必須融入課程的19 項議題中,因此具體怎麼教?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要教多深?這些考量可說是許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現場所遇到的一大問題。

身為傳播領域研究生的我,對於新聞教育、媒體識讀等議題相當關注,決定在研究所期間深入國高中校園,透過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從養成看新聞的習慣,到吸收資訊、判斷內容、共同推廣,甚至讓自己成為「媒體」,以不同形式的課程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對媒體有進一步的認識。

透過這段歷程,我累積了許多實戰教學經驗,並且歸納出幾項認為值得分享的操作心得。

「這個星期有什麼新聞?」

這是我大學上實習媒體的課程時,老師一定會問我們的題目;我「借用」了這句話,把它帶進中學校園裡。

起初,絕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一片沉默,因為沒有想到會被問這個問題。即便多數同學每天都使用社群網站,當中必定參雜著一些新聞時事,但身處社群時代的他們,注意力也都被稀釋掉了,可能連自己看了什麼都不清楚,遑論描繪出具體的新聞事件與細節。

也有一小部分的學生,腦海中對於新聞的想像根本不太清晰──他們知道最近國內發生了什麼事,但並不確定「這算不算是新聞」。

筆者期望養成同學看新聞的習慣,並整理出該週發生的大事。圖/宋思彤 提供

「我希望大家可以開始在空閒時間『有意識地看新聞』,每天花個10 分鐘,在家裡吃晚餐的時候看。」主題不設限,只要是自己喜歡、有興趣的都可以──這是我給社團同學們的第一份作業。

因此,我每一堂課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這一週有什麼新聞大事?」從他們談到的新聞事件深入討論,並問大家一連串的問題,像是:這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它的新聞價值何在?不同的媒體如何報導?利用每次兩個小時的時間,激起大家對事件與媒體的對話、思考。

在任課期間,正好遇上安倍晉三遇刺身亡,我用了一整堂課的時間,帶領同學觀察各種新聞的報導角度,討論這起事件對台灣的影響程度;也曾碰上激起社會兩極對立的「四大公投」,面對公共事務與政黨政治高度牽扯的新聞事件,我也嘗試帶著同學觀察不同媒體的報導,並從中判斷一則新聞的內容品質與可看性。

炸雞、生菜沙拉與排骨便當

養成了大家看新聞的習慣,下一步就是讓大家能從「新聞價值」去判斷新聞。關於這部分,我決定利用「初階」和「進階」兩種方式。

「各位同學,這禮拜有看新聞嗎?」

「老師,我有看!前幾天有個藝人跳舞的時候走光!」

這是我頭幾次上課時聽到的答案。同學們確實有看新聞,但內容正是美國傳播學者卡爾詹森(Karl Jensen)口中的「垃圾新聞」(Junk News),也就是俗稱的「小新聞」。

不論是何種新聞,其價值都取決於社會需求而定。圖/宋思彤 提供

同學們平常習慣透過手機吸收新聞,而他們得知這些訊息的原因,或許與點閱習慣──也就是演算法──有關。看新聞就跟吃東西一樣,瑣碎新聞像炸雞般美味,但並不營養;國際新聞可能跟生菜沙拉一樣不好下嚥,不過可以增加知識;當然也有像每日新聞(Daily News)那樣的排骨便當,味道尋常,也能填飽肚子。

從看新聞的習慣開始,進而讓同學養成判斷訊息的意識,這或許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我分別針對高中生、國中生立下不同的課程目標:學期結束前,「高中生」可以愛上生菜沙拉,在邁入成年之際暸解世界的局勢變動;「國中生」則可以擺脫炸雞的束縛,試著品嚐排骨便當,關心國家社會的主要改變。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嘗試,確實發揮了效果,同學們也開始關心起政治、生態、教育,甚至是重大的國際新聞。此外,大家描述一件事情的「表達能力」也比以往進步許多,能夠更清晰地抓出新聞事件的 5W1H 和事件輪廓,這倒是我一開始沒有想到的意外收穫。

從新聞抽絲剝繭,分析字裡行間的「風向」

當然,判斷新聞不能單單只是看「類別」,能夠讓同學們辨別「媒體」與其「內容」本身,是媒體素養更重要的一環。

舉例來說,媒體機構可能因為其政治立場,寫出內容較為偏頗的報導;或是在商業利益結構的拉扯之下,影響到編輯室選題,因此選擇做或不做某樣題目。而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閱聽人。

透過新聞生產履歷,暸解一條新聞背後的內容及目的。圖/宋思彤 提供

我在 Lead for Taiwan 期間,也在高中校園帶了幾堂「內容分析」的課程。所謂內容分析,就是對一個文本的脈絡,或是隱含在文字中的訊息做出判斷,並整理出撰稿者、媒體機構的背景與來歷。有別於可以慢慢養成的「社團課」,過往這樣只有 1-2 小時的「微課程」,步調必須更緊湊,利用較速成的方式讓學生吸收。

當時操作的方法,就是直接「看文實作」:我們摘錄了幾篇網路新聞,請同學們判讀邏輯上的偏誤。有些人發現,有新聞單純靠引用電影的情節,就推導出一個政權的冷血極端,這樣的結論顯然有些問題;還有人發現發布新聞的媒體機構,總編輯其實是頗有爭議的媒體人。

尤其,近年還有許多新創網路媒體,他們的背景來歷、掌權者均不夠透明,這類媒體所發布的消息,其內容正確性、採訪立場亦必須謹慎看待。

讓高中生前進國中小校園

回到媒體素養社團課,上課過程中我發現有幾位同學特別踴躍,對傳播媒體領域很有熱情,於是我突發奇想──如果讓高中生成為講師,「大手牽小手」深入國中、國小校園,是否更能讓媒體素養的概念向下扎根呢?

我鼓勵他們參加台師大的「媒體素養校園大使」計畫,並從旁協助指導,最終一共有 5 位高中生成為大使。

由於對媒體素養抱有熱忱,因此從團隊草創、大方向建立,到活動形式、宣講地點與內容,都有賴高中生們每週定期討論逐漸成形。他們決定以國小階段較易理解的「假訊息」作為主題,並廣邀當地的國中小學校參與,利用晨光時間(早自習)進班宣講,協助小朋友們建立相關概念。

我擔心同學們在宣講時,因為經驗不足無法應對突發狀況,因此,我要求同學們在進班前不只要先準備好簡報和講稿,更要在每週的例會先行試教,並針對不足的地方再補強,確保大家都能審慎面對每一次的宣講。

令人感動的是,這 5 位高中生都身處升學壓力極大的私校,對於自我的學業要求也相當高,在緊湊的課業生涯中,他們仍抱持責任心和熱情,利用課餘時間討論與精進。我相信,一群高中生對媒體的熱情和執著,正是媒體素養能夠持續推動下去的關鍵。

半年時間內,同學們輪流擔任講師,不只宣講了8 所國中小、超過200 位學生,後期還跟在地單位協力,合作舉辦社區型演講,聽眾從不到10 歲的小朋友到超過80 歲的阿公阿嬤都有,民眾甚至還會跟我們討論更深層的話題,包括中國資訊戰的日益增加與威脅,顯見多數人都已經認知到假訊息的存在,以及對社會、生活層面產生的影響。

在國小校園進行推廣,內容與教材設計都要經過大幅度調整。圖/宋思彤 提供

自己成為媒體,實際體會新聞產製

在新媒體的時代下,網路自媒體蓬勃發展,我試著讓同學「自己成為媒體」,透過實際產製內容的過程,進而翻轉「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角色,也讓他們對自己平常「消費」的內容有所思考。

「什麼內容是你覺得重要,而你也想做的呢?」每學期的社團課結束前,我鼓勵同學們試著做出一則新聞報導。這個新聞可以是他們關注的身邊人事物,也可以是學校或周圍社區的活動,更可以是個人親身經歷或親眼見聞──更重要的是,同學們必須覺得這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從討論題目到聚焦細節、從設計訪綱到撰寫文字稿,同學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分組製作。我從旁觀察,發現國、高中生設定的主題,有著很大的不同。

國中生通常對具「閃光點」的人物比較有興趣,像是學校裡的老師、某位同學的家長,或是對他們而言較特別的同學,都會成為專訪的對象;相較之下,高中生的選題較偏議題導向,像是晚自習的必要性、私校體制的僵化,甚至是當地的移工聚集現象。兩者的共同點都是以生活周遭為核心,藉此觀察身邊有「新聞點」的人事物。

雖然受限於課程安排和時間因素,並非每個人都順利完成作業,不過從他們準備的過程,我發現經過一整個學期,大家對媒體的使用、認知確實有了改變──過去學生們只對娛樂訊息有興趣,但現在能夠對社會大事有所察覺,甚至將此延伸成作業題目。我相信,這並非只是幾堂社團課就能改變的,關鍵還是閱聽人本身的「自覺」。

閱聽人宛如「魚缸裡的魚」,素養教育刻不容緩

推廣媒體素養路遠迢迢,尤其讓閱聽人們有所自覺,更是當今推廣的一大重點。

以假訊息為例,根據 2023 年「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調查,超過 8 成民眾曾經收過假訊息,其中則有 60.5% 的民眾會使用查核機構提供的文章與工具,比起前一年的 54% 上升 6 個百分點,足見台灣民眾的媒體素養有逐步攀升的趨勢。

今年推出的紀錄片《魚缸裡的自覺》,則是少數以「媒體素養教育」作為核心的作品。該片利用魚缸、水、魚三大元素,巧妙比喻新聞框架(News Framing)、媒體環境和閱聽人之間的關聯。故事描述身處國小教學現場的悅寧老師,因為觀察到小朋友被媒體「吸住」的現象,決定在校園推行媒體素養教育,並自行設計出一套給兒童的繪本教材。

該片導演劉芝婷認為,媒體素養教育並非只是教育端的責任,唯有學校、媒體與家庭三方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尤其在假訊息氾濫、生成式AI 的威脅之下,推行素養教育更是刻不容緩。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雖然處在訊息快速傳播、媒體板塊動盪的寒冬中,但仍有機會迎向轉型與教育的光明。新聞工作者靠著「好新聞」重拾讀者信賴,而教育工作者也嘗試從學齡扎根,在媒體素養教育的領域中持續耕耘,從中悄悄地劃出一道民眾的「信任圈」,這樣的希望,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從 BBC 看台灣媒體生態:一則驚悚命案,反觀台灣的新聞處理方式
●「都是假的!我眼睛業障重啊!」──四大類「假新聞」橫掃全球,我們到底該相信誰?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4

  • Emily
    先把傳播新聞的記者素質提高 少一些路上吵架、藝人惹事炫富、 挑撥人民感情等等負面垃圾新聞吧!
    06月25日23:34
  • 呂政宗
    所以應該要關掉三民自的新聞台嗎?
    06月27日00:38
  • Johnson Hsu
    👍
    06月25日21:25
  • 蘇怡仁
    習朝長公主 辛辛苦苦幫美國人繁殖 魂牽夢縈要當美國人 習家只剩老木在中國 習家往後中國人絕後了 當然 有權有勢的中國人堅定不移追隨英明的領導人
    07月02日07:4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