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永凍土融化災難浮現,研究:高緯度山區溪流重金屬濃度大增

科技新報

更新於 05月22日14:55 • 發布於 05月22日14:38

暖化的後果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侵入人類生活。科學家發現,美國科羅拉州多處河流,以及北極溪流當中都觀察到有毒重金屬濃度上升,水質嚴重酸化,他們擔憂這是氣溫上升造成的全球普遍現象,長久下來將威脅人類飲用水安全。

科學家早在2000 年代初就發現,山間溪流中的重金屬含量一直在增加,但不清楚背後原因。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分析科羅拉多州22 條山間溪流過去40 年來的水化學數據,發現銅、鋅和硫酸鹽的濃度在過去30 年來增加一倍,正常來說一條溪流pH 值約為4,但近期測得2.75,代表酸度大幅增加。

科學家分析,原因是天氣乾燥,溪流水量減少,大概佔濃度上升背後因素的一半,另外一半很可能是由於暖化造成地下冰融化,使更多的岩石暴露在地下水中,而釋放出岩石當中的金屬。

這項刊登在《水資源研究》期刊上的研究寫道,高海拔溪流在暖化趨勢下,其中許多河川的年平均氣溫接近冰點,永久凍土正在融化,一旦失去了冰,等於創造一個新管道,讓新的水和氧氣,與已經被封鎖幾個世紀甚至幾千年的硫化物礦物接觸。

這些趨勢令人擔憂,因為即使在低濃度下,溶解的金屬也會對下游生態系統健康和水資源品質產生負面影響。科學家表示,當小支流與更大、更清潔的河流匯合時,這些金屬濃度往往會被稀釋,因此目前來看,還不至於威脅大型市政供水,但對於山區社區來說,水可能需要額外的處理才能確保安全。

橘色的河流可能有毒

另外一篇刊登在《通訊地球與環境》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美國地質調查局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機構的研究發現,阿拉斯加偏遠地區的數十條溪流和河流從藍色變成橘色,甚至連在太空中都可以看到明顯的橘色溪流,科學家也認為原因是永久凍土融化所致,當永久凍土融化時會釋放出內部儲存的所有礦物質,這些礦物可能含有金屬礦石,當暴露於水和氧氣時,就會產生銹橙色。

研究人員也在受感染的水域中發現高含量的鐵、鎳、鋅、鎘和銅,顏色變化主要是來自鐵。他們擔憂,橘色的河流可能有毒,也可能會阻止魚類遷移到產卵區,對飲用水和整個北極流域產生嚴重影響。

科學家認為,隨著氣候變遷導致永凍土融化加劇,這個問題只會持續下去,慢慢從小源頭蔓延到更大的河流,只要有這些類型的礦物質存在,溪流就有可能變成橙色並導致水質退化,影響世界各地更多的社區。科學家下一步將觀察這些受污染的河流和溪流,是否能夠自行恢復。現階段科學家的工作是盡量理解問題的原因,當未來發生任何威脅或緊急事件時,才能找到應對辦法。

(首圖來源:Flickr/Bureau of Land Manageme CC BY 2.0)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

  • Abby
    讚唷
    05月23日10:57
  • Yay
    人類開始走向滅亡……
    05月22日18:3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