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比起課業,大學生「實習」壓力更大?

換日線

更新於 2023年07月24日08:19 • 發布於 2023年07月14日07:57 • 李易庭 Joyce/留學心事前哨站
比起課業,大學生「實習」壓力更大?
比起課業,大學生「實習」壓力更大?

上個月,我結束了在倫敦政經學院(下稱 LSE)就讀的第一個學年。這一年裡,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課業壓力會不會很沉重?」老實說,比起課業本身,真正的壓力來源其實是「申請實習」這件事。

猶記得 9 月入學第一週,應該在隔年發生的春季實習已經是新生的熱門聊天話題;還有許多人會在學期中特別挪出 3-4 週的時間,專心投遞出至少 15-25 份的實習申請。

這個在大一就開始申請實習的風潮,超乎了我對大學校園作為學術機構的想像,讓我不禁開始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實習對於學生的意義是什麼?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校園文化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部分學生群體的「先天特質」

首先,部分學生群體的特質是推動這股實習風潮的動力之一。考量 LSE 的入學門檻較高,許多科系的錄取率在 5-10%,評估項目無論是成績、推薦信或文書寫作,都可以幫助學校篩選學生,也更容易吸引本身就具備積極度的學生加入。

此外,就讀金融商管科系的學生,在職涯志向上容易傾向需要有實習經歷的產業,像是投資銀行和諮詢顧問等等。

不可否認,LSE 部分學生本身的積極性或志向,是引領實習申請文化的關鍵。然而,身處在校園之中,還能觀察到其他結構性的因素,也和學生個體的特質有著雙向的影響,是形塑學生積極特質與競爭力的一環。

人脈網絡、社會期待,引導著職涯選項

在入學之前,我就有聽說過不少亞洲學生將 LSE 暱稱為「倫敦金融技校」。LSE 的官方數據也指出,財務金融類的工作一直是最熱門的職涯選項,是每年高達 20% 以上畢業生的選擇。

LSE 作為社會科學院校,經濟商管類科系的佔比確實相較綜合院校來得高,加上學校的名字時常被簡稱為「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因此大眾容易忘記除了經濟商管科系以外,學校還有其他多元的學生群體,包括各式各樣的領域,例如歷史、地理、心理、數學統計等等。

校友們在財金領域的成功,拉高了 LSE 整體畢業生的平均薪資。潛移默化之下,這些看似客觀、卻存有偏見的數字也演變成了一種社會期待;廣泛地期待 LSE 的學生成為高薪水的商務人士,不僅忽視了個體的差異性,還可能造成身份認同混淆、職業選擇單一化的現象。

還記得熱愛小動物的室友告訴我,她的夢想是開一家流浪動物收容所。「但是看著學校街上那些西裝革履的人,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理應成為那樣子的人,去金融或法律業賺錢,因為我是 LSE 的學生。」

由於想要進入投資銀行這類競爭激烈的行業,便需要儘早開始爭取工作機會,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許多 LSE 的大一學生也有尋找實習的焦慮了。

校園文化的推波助瀾

除了學校形象所附加的社會期待,校園內部的社交文化也讓「申請實習」這件事融入了學生的日常。以課外活動為例,LSE 的社團大多是職業或學術導向,比較少有興趣導向的類別。

不僅如此,在這裡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不一定每個學生都有 Instagram 帳號,但幾乎所有人都會有領英(LinkedIn)這個職業版的社群媒體。LinkedIn 的主要功能為求職,使用者可以透過上傳自己的履歷、職涯近況,與他人展開人脈連結。然而,當 LinkedIn 成為學生間主流的社群媒體,也必然會對 LSE 的校園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

觀察到這個現象的我,參與了一項相關的小組研究。根據 60 多位在校學生的回覆,我們發現有 62% 的人同意 LinkedIn 形塑了 LSE 的文化(只有 10% 的人不同意)。至於大家對 LSE 校園文化的評價,頻率出現最高的字詞是「具有競爭力的」(competitive)、「職涯」(career)、「有毒性的」(toxic)。

至於和其他社群媒體類似的特徵──比如 Instagram 會傳播體態焦慮,LinkedIn 在校園裡傳播的則是「申請實習的壓力」。有學生表示,LinkedIn 就是他們的壓力來源,尤其當他們沒有任何工作經驗時,卻不斷看到其他同儕已經累積或得到了職涯機會。

「那(指實習經歷)關乎權力、地位與聲望。」一位 LSE 學生曾在一篇批評實習申請舞弊的文章裡說道。校內求職風氣的盛行,讓手握實習錄取信的人無論是在線上的 LinkedIn、還是線下的職業導向社團,都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並助長了其他學生們對實習經歷的需求。

如同前段討論,LSE 的學生和機構本身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但是校內的社交文化──人人都在使用 LinkedIn、缺乏興趣導向的社團,也容易變相加劇求職與競爭的氛圍,讓整個學生群體降低了彼此互信與建立友誼的可能。

結語

雖然本篇討論的是英國 LSE 學生實習熱潮的現象,但仔細思考名校學生的心理困境、社會價值觀,以及社群媒體發展等議題,就能發現背後潛藏的「競爭文化」也是世界各地的高等院校所面臨的現象。

舉例來說,在臺灣有博士生學位的人,如果畢業後沒有做特定類型的工作,就會被批評是「浪費社會資源」,顯示出高學歷者看似是被體制篩選的勝利者,實際上也背負著相應的社會期待。又例如,源自中國的網路流行語「內卷」,也反映出人們害怕落後於人的心態,將如何造成非理性的白熱化競爭,最終導致無人受益。

從教育場域過渡到社會現場,實習是自我精進、學習與成長的絕佳機會,卻也可能充滿著迷惘與挑戰。正因如此,在打造實習機會蓬勃的環境之前,我們必須先正視每一個人的獨特性,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熱情與使命感所在,從而創造包容與多元的社會價值觀,以真正達成社會創新、合作、適性揚才的願景。

【延伸閱讀】

●班上超過兩成學生「拒絕上台發表」──台灣人在法國大學與「焦慮新世代」共處
●「幸福國度」的高自殺率──芬蘭學生快樂嗎?台灣人直擊校園現場的「冬季憂鬱」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Jim Wu
    還好我都去打工 沒去實習
    2023年07月14日10:5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