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迎接「天外」商機

哈佛商業評論

發布於 2022年12月30日02:00 • 梅哈克.沙蘭,馬修.溫澤爾

人類自古以來就在仰望星空,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深刻仰賴著宇宙。

比如說,人類文明的一次關鍵飛越,就是開始農耕生活,而這有賴於規律的曆法,人類才能順利耕作,並形成聚落與城邦;曆法的形成正是因為我們觀察星體的運轉,而且被我們沿用至今。

到了科學革命時,哥白尼提倡「日心說」,改變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而且為了更仔細觀察天體,伽利略發明史上第一台觀星用的望遠鏡,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

我們對於宇宙的熱情,貫穿人類的文明史,千百年來不曾動搖。

迪士尼/皮克斯的經典動畫《玩具總動員》裡,有一個人氣很高的知名角色「巴斯光年」,他是一個太空人玩偶,口頭禪是:「飛向宇宙,浩瀚無垠!」(To Infinity… and Beyond.)這句台詞十分精闢地道出人類對太空的熱情。

《玩具總動員》於1995年上映,影響一代人的青春記憶;2014年時,英國雜誌《Radio Time》進行調查,「飛向宇宙,浩瀚無垠!」獲選為最佳電影台詞,反映出網路世代的人們,對於未知宇宙的無垠嚮往。

這份嚮往,從最初的科幻小說,變成科幻電影,再變成百萬youtuber的談資,如今,變成新創公司的創業理念,變成無數創投資本的投資標的:相比2000年代初的不到10億美元,流入太空產業的創投資金,在2021年增長到的超過150億美元。

最為人所知的兩間民營太空公司,就是貝佐斯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以及馬思克的SpaceX。

藍色起源創立於2000年,SpaceX創立於2002年,如今,這兩間公司都完成載人上太空的任務,而且將發射火箭的成本,降低到民間企業可以負擔的程度;探索太空不再是冷戰時期專屬於政府的神秘任務,而是開放給全民參與的新興市場──我們幾乎可以這麼說:當年看著《玩具總動員》、憧憬當個太空人的孩子,長大之後會發現在有生之年,就可以前往太空旅遊!

童年的夢想之所以能夠實現,正是因為商業太空時代(Commercial Space Age)已經展開!

商業太空時代開啟的一大關鍵,是美國政府政策的改變。

美蘇冷戰時期,有關太空的研究發明都掌握在美國政府手中,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執行,最經典的就是1969年,阿姆斯壯透過電視直播,讓全人類見證了登陸月球。

200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放寬太空政策,NASA不再是唯一的研發機構,而是轉為以承包的方式,與民營機構共同合作,分攤成本與風險。

若由政府主導集中式的太空計畫,基本只會聚焦於符合公共利益的活動,例如國家安全、科學研究等等;但私營公司必然會優先追求個人的利益,而非國家利益。

當民間的力量參與進來,市場便應運而生。

而這塊市場經濟又分成兩種:

  • 「太空供應地球需求的經濟」(space-for-earth)經濟:在太空中產生/製造,以用於地球的商品或服務。
  • 「太空供應太空需求的經濟」(space-for-space)經濟:在太空生產/製造,以用於太空的商品和服務。

以下來詳述這兩種經濟型態。

太空供應地球需求的經濟

首先說發展相對成熟的「太空供應地球需求的經濟」。這個詞聽起來很陌生,但早就涵蓋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如:電信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地球觀測能力、國家安全衛星等。

據估計,2019年時,太空產業就創造了3,660億美元的營收,而其中有95%,就來自「太空為地球」經濟。

這個經濟正在蓬勃發展,尤其是發射火箭的成本大幅下降,吸引了新業者進入這個市場。成為SpaceX正在開發中的下一代火箭「星艦」(Starship),發射成本預估會降到100美元以下。

火箭發射成本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火箭回收技術」。

在以前,火箭發射出去之後就只能任由它在宇宙漂流,不但射一枚少一枚,漂流的火箭還會成為太空垃圾,不利於太空經濟的長期發展;但現在火箭發射出去之後,身為主體的推進器可以回到地球,如此就能回收、檢修,並進行下一次的發射。

就在今年11月2日,SpaceX的火箭「重型獵鷹」發射。這不但是該火箭第49次發射,而且全程直播,全球太空迷一同見證火箭的升空與再次落地,而全過程竟不到10分鐘!

在台灣,我們也跟上了火箭回收技術的腳步。

今年7 月 10 日,由陽明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團隊研發的火箭HTTP-3A,就是具有回收技術的國產火箭。

10日一早,橘紅色的HTTP-3A順利自屏東的旭海發射場升空,成功邁入離地百公里的「卡門線」;卡門線(Kármán line)是一條虛擬線,用以界定大氣層與太空的交界,處於海拔100公里處的高度,越過卡門線就算太空,因此HTTP-3A的升空具有相當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除此之外,火箭最常運送的衛星,台灣在這塊領域也有突破性的進展。台灣第一枚自製的氣象探測衛星「獵風者衛星」,也計畫於2023年3月10日升空,不在太空競賽中落後。

太空供應太空需求的經濟

與「太空供應地球需求的經濟」相呼應的,是「太空供應太空需求的經濟」,例如在月球或小行星上開採稀有資源,不必折返地球,就直接用於太空船的推進動力,還有我們在下一集節目會介紹的許多商業應用。

「太空供應地球需求的經濟」方興未艾,與之相比,「太空供應太空需求的經濟」才在起步階段。

早在 1970 年代,NASA就預測,若「太空供應太空需求的經濟」得以興起,將能供應數百萬人在太空中居住的需求;這個市場的規模之龐大,令「太空為地球」經濟,乃至最終整個地球的經濟,都顯得相形見絀。

這種願景若是實現,無疑會改變所有人經商、生活和管理社會的方式。

而這份願景正在實現中。

2020年11月,SpaceX將4名乘客送往國際太空站,標誌著商務航太的開始。而我們都知道,馬斯克的終極目標,是讓人類移民火星。

雖然 SpaceX 聚焦於「太空供應太空需求的經濟」的運輸層面,但這個新興產業的另一個關鍵部分,將是製造業,尤其是現在很熱門的3D列印。

我們來看這個案例:

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一般簡稱ISS)是地球軌道上最大的衛星,約有一個足球場這麼大,有時我們從地表上,就能用肉眼看到它快速地在夜空中劃過。

國際太空站同時也是一個懸在外太空的科研基地,許多機構、組織,都在ISS中利用太空獨特的「微重力」或「零重力」環境進行研究,研究領域包括天文生物學、天文學、氣象學、物理學、材料科學和太空天氣等。

2014年時,新創公司──太空製造公司(Made In Space, Inc.)在ISS上以遠距離操作3D列印機的方式,成功做出一個扳手,從此之後一直處於「在太空,為太空」(in space, for space)的製造尖端地位。

目前,該公司正在持續利用太空的特殊環境,精進自己的製造技術,並探詢是否會有任何「地球上的」企業組織(很有趣的說法),願意付費在零重力的環境中,製造高品質的光纖電纜。

在有私人企業願意站出來之前,NASA率先開了第一槍,與太空製造公司簽署一份價值 7,400 萬美元的合約,要他們在太空中3D列印出大型金屬結構樑,以應用於NASA的太空船。

在NASA起頭之後,想必在不遠的未來,各民營太空企業的太空船,也會有類似的製造需求,而且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畢竟在地球製造,再運送到太空的一連串成本,肯定不會低於直接在太空中製造,並直接於太空投入使用。太空製造公司便是成功在這塊新興市場占得先機。

當然,也有許多投資於「太空供應太空需求的經濟」而失敗的案例,但是長遠來看,終有一天人類會頻繁往來太空,甚至居住,對在太空中製造、採礦、發覺資源,以及各種生活服務的需求,必然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這個趨勢勢在必行,商業太空時代已經來了!

作者介紹

馬修.溫澤爾 Matthew Weinzierl

哈佛商學院講座教授,也是美國經濟研究院(NBER)研究員。他的研究和教學側重於經濟政策以及太空經濟和商業的設計。

梅哈克.沙蘭 Mehak Sarang

哈佛商學院研究員,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太空探索計畫(MIT Space Exploration Initiative)的月球探索專案(Lunar Exploration Projects)負責人。

本文改寫自《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文章〈商業太空時代來了〉,更多管理知識,請閱讀原文。

加入哈佛商業評論LINE好友,隨時接收管理新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