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大九明子,繼 2017 年改編作家綿矢莉莎小說、讓松岡茉優入圍日奧最佳女主角賞的電影《被愛妄想症》之後,2020 年,二度改編綿矢作品《戀愛腦內諮商室》並推上大銀幕。本片在風格上,幾乎可以說是延續《被愛妄想症》,女主角同為在企業裡工作的 OL,單身,獨居,特別是大九明子在透過影像表現綿矢莉莎的第一人稱敘事時,使用了大量「自言自語」來塑造女主角自我獨斷的性格──甚至讓那樣的自言自語,變成她腦海裡的第二道聲音,也是中文片名「戀愛腦內諮商室」的由來。(日文片名:私をくいとめて)
《戀愛腦內諮商室》電影預告:
潛藏腦中的「諮商室」?
不過,若說是「諮商室」確實也不太正確,因為腦內的那個聲音,不是精神分裂出來,要去控制她自身行動的第二人格。那道聲音,是她很清楚自己的現況,是她總是習慣退縮後再做出的自我黜臭,是她知道不應該再這麼故步自封,而必須有道聲音去提醒自己:
「對,妳現在做了這個選擇真的很不好。」
只有在自己一個人的狀態下,腦海才會浮現的男性之聲,是她的自我安慰。
腦中的男聲由中村倫也配音。
但擅於將綿矢文字裡各種腦內獨白,變作半真實(畢竟每人一生面對最誠實的對象,就是內心的自己),半逗趣(無論是松岡茉優或是本片的女主角のん,她們本身就有一點綿矢筆下這些女性的特質,看起來格外符合也可愛)的《戀愛腦內諮商室》,當然不只於此。
誕生於這個「不得不」世界的《戀愛腦內諮商室》
當《被愛妄想症》將女主角的處境放置在「暗戀」及「被暗戀」的情況下,《戀愛腦內諮商室》幾乎可以說是全面普拉斯,不只是「愛情來臨時,當妳想要得到幸福卻又畏於跨出自己的世界」的那種自我封鎖感──這樣說來跟「櫻桃魔法」是非常相似的理念──對於愛情的選擇題,大九明子與綿矢莉莎更直接將女性的處境,放在「自我認同」,更或者可以說是「自我反省」這部份。
導演大九明子及女主角のん。
總是窩在自己房間自言自語的女人,日子看起來過得平安和樂,但電影裡其中一個場景:她看見其他女性在職場上,不得不被男性以言語性騷擾,而她也習慣於這樣的騷擾,一臉平緩地就這些歧視過去了。但是那個在腦海裡的聲音,頓時變成了她腦海的真實想像──為什麼我不挺身而出,去幫她說話?
啊,原來我也是這樣的人。
她之所以窩在自己的房間,待在只有她一人的孤島,原來是因為在各種醜陋及廝殺的職場社會裡,迫於生計,她也是不得不低頭的人,她也是不得不順從的人。感受到那樣「不得不」的世界有多麼令人厭惡也令人害怕之後,所以,現在的自己,只要待在自己孤獨但很舒適的房間裡就好。
林遣都在電影裡頭是可愛擔當(不愧男女都會愛上他的好演技)。
閉鎖的心扉能否得到幸福
《戀愛腦內諮商室》透過許多象徵,去表現女性內心如「房間」閉鎖──甚至是人人都是一座孤島的概念:
獨居的女主角,總在深夜的房間裡聽到外頭傳來廣闊草原才有的「蒙古呼麥」;有搭機恐懼症的女主角,在緊張狀態下戴上耳機,腦海只充斥著大瀧詠一的名曲〈君は天然色〉──她又回到只有她的清新房間了;遠嫁他方的閨密,在一次吐露心聲才發現,隻身一人在國外並懷孕的她,也在焦躁「自己陷在房間」的這個處境;而女主角在最後最後,即將離開內心房間的焦躁時刻,她躲進了自己的房間(是一片清新美好的海灘)。
但腦內知道不能逃的那個聲音,也在最後的最後,告訴她:
妳可以的,妳是可以獲得幸福的。
《戀愛腦內諮商室》透過可愛的喜劇調性,講述一名慣於也被迫躲避女性的自我質問:「我究竟能不能得到幸福」,並隱喻了一點のん數年來經歷的演藝經歷高低起伏(找來當年在《小海女》(あまちゃん)劇中反而被困家鄉的橋本愛來飾演閨密,是神來一筆),以及林遣都的可愛表演,讓主題可以嚴肅的本片,執行成可愛但不失自省(或淡淡的批判)力道、神經但總有溫馨動人時刻的電影,確實是大九明子描繪「單身女性生活」作品裡,一次極佳的成績。
延伸閱讀: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