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尹俊傑四川甘孜21日電)中國大陸川藏地區的爐霍縣是「郎卡杰」唐卡畫派發源地。這項有400年歷史的藝術曾因「傳男不傳女」等原因面臨失傳,如今加強人才培訓,期盼將爐霍唐卡發揚光大。
唐卡意指捲軸畫,以宗教題材居多,也包括西藏生活所有內容,因此有「西藏的百科全書」之稱。爐霍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17世紀唐卡畫宗師郎卡杰的故鄉,其流派傳承至今。
郎卡杰擅長畫微型佛像,線條勾勒細如髮絲,且體態優美生動,鬚眉清晰可見。其畫派特點是體現透視作用下的層次感,色彩以墨綠色為主,暈染、勾線和構圖也都與西藏地區的唐卡不同。
爐霍縣郎卡杰唐卡繪畫藝術協會會長雍珠洛吾今天表示,爐霍很早以前就和中國內地有商業往來,爐霍唐卡隱約能看見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畫派風格,繪製的微小人物、建築和穿著,都受到中原文化影響。
他說,隨著唐卡價格攀升,愈來愈多藏區青年願意學習,他希望爐霍未來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但唐卡作畫是「修心」,每天得畫上8至9小時,而且按傳統不能坐椅子,作畫者需要有很好的打坐功底。
從17歲開始學習、有30多年經驗的師傅曲久,已花5個月畫一幅藏傳佛教題材唐卡。每天從上午8時開始作畫,他坦言坐久有點難過,但早已習慣,也喜歡替佛祖做一些事,所以會一直畫下去。
爐霍唐卡曾有一段「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歷史,長期以來缺乏專門的收藏保護和傳承結構,這項繪畫藝術一度面臨失傳。
為推動文化傳承,爐霍唐卡協會今年成立甘孜州爐霍縣民族手工藝技術培訓基地,實施「郎卡杰唐卡人才培養計畫」,聘請專門教師並擴大招收學員,學員總數已超過80人。
50歲的唐卡教師沖翁扎西在學園內負責教授基本功。他表示,學員從鉛筆畫線條開始,必須學習3年;之後到進階教室再學習3年,了解如何運用染料和上色。經過6年培訓,學員才有能力獨當一面畫唐卡。
沖翁扎西幼年曾受唐卡「傳內不傳外」影響,沒有老師願意教他。有了25年作畫經歷後,他希望扭轉這種情況,不分男女或藏漢,一視同仁傳授,期盼讓爐霍的藝術發揚光大,有朝一日走向海外。1060721
留言 1
黃孟飛
中國殘忍殖民圖博
中國迫害圖博人民和摧殘圖博文化
2017年07月23日04:4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