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線上看】《末日列車》結局解析以及漫畫、影集與電影的劇情設定差異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20年07月16日17:17 • POPO

《末日列車》影集版第一季於前幾日完結,影集故事提到當世界毀滅後,倖存者必須在一個超長列車上生活,而列車內除了有居住空間外,也有農業區、工業區、教育區、娛樂區….等存在,就宛如文明縮影。

由於每個車廂的等級劃分相當嚴謹且不公,因此最尾部車廂的群體開始憤恨不滿,且發動過多次革命,而影集的開端,以多起男性生殖器被切掉的殘忍事件為起點,擔任過凶殺案警探的尾端乘客安德烈雷頓,因此案件獲得了前往上層車廂的機會。

 

*以下含有劇情雷

 

解決案件後,雷頓和不少人得知發明這座救世列車,同時也被眾人景仰為神的威爾福德先生,他並不在列車上,因此被合理推斷早已死亡,梅蘭妮卡維爾則被認為是假借他的名字在鞏固自己權力,因此引起暴動。

《末日列車》影集版劇照。
《末日列車》影集版劇照。

但沒想到的是,當暴動結束後,卻出現第二輛列車,此時由西恩賓 (Sean Bean) 飾演的威爾福德先生跟著出現,實際上他並沒有死去。這對粉絲來說,反而讓困擾在心中的問題再度浮現,那究竟是什麼狀況?讓我們先透過下面的時間表來解析吧。

各版本《末日列車》故事敘述的時間表。
各版本《末日列車》故事敘述的時間表。

《末日列車》原作是 Jean-Marc Rochette 製作的法國圖像小說,原文名稱為「Le Transperceneige」,後來透過英國漫畫出版社 Titan Comics 發行英文體系版本,因此就翻成「Snowpiercer」。

而 Titan Comics 在幾個月前為了宣傳即將推出的影集和前傳漫畫,製作融合所有相關故事的時間表,藉此表達所有作品都是同宇宙。

但重點來了,即便是同宇宙,可作品之間的核心設定居然矛盾!

在推廣電影的動畫短片中,我們得知有關單位為了解決全球暖化,而發明了特殊的化學火箭,沒想到卻因火箭「過度有效」,反而產生暴風雪導致全球結凍,許多人就此死亡。

《末日列車》圖像小說。
《末日列車》圖像小說。

至於前傳漫畫當中,地球會變成冰雪世界的原因,是源自於極端份子團體,當時他們認為地球已經過了極盛時期,且會開始走向滅絕,因此入侵世界級的原子能工廠進行破壞,接連發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第二個核心設定的不同,在於前傳漫畫解釋發明列車的是中國億萬富翁兼發明家的鄭先生,而影集則是白人億萬富翁兼發明家的威爾福德先生。

《末日列車》
《末日列車》

《末日列車》圖像小說、電影,及影集裡的列車外型並不一樣。(圖由網友提供)

或許大部分人會認為核心設定不同,應該不是處於同宇宙,當然這是正確的判斷,甚至官方時間表應該被否定,不過這仍有解釋的空間,那就是影集和漫畫都有提到的元素:「列車不只一個」。

是的,即便你再有錢,或者得到多少贊助,要讓全世界的倖存者集中在一個超長列車,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也讓粉絲產生推論,每一台列車都由不同企業製作,就如同上面粉絲繪製的圖,可以知道漫畫、影集和電影的三種列車都長不一樣,也就是說西恩賓飾演的威爾福德先生只是少許列車的創作者而已。

電影版《末日列車》劇照。
電影版《末日列車》劇照。

電影版《末日列車》劇照。

有趣的是,影集版製作人提到漫畫是找不到第二季線索,他強調雖然大家都是同宇宙,可故事沒有綁在一起。這代表在影集團隊的想法中,所有跟《末日列車》有關的作品,的確都是設定在同宇宙,不過彼此的故事可以獨立觀看。

不過綜合上述所說,這仍無法解釋讓全球變成冰雪世界的起源,究竟是要參考電影還是漫畫為主,一切還是得等官方再度統整才行。

不過或許就如同粉絲猜測,西恩賓飾演的威爾福德先生,到時可能會擔任統合一切設定的關鍵人物,讓影集的主角群們理解世界真相,畢竟第一季最後光是有第二輛列車,就已經讓所有人的價值觀受到龐大衝擊,如此一來,讓世界的真相慢慢地浮現,應該會是第二季所著重的。

延伸閱讀: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