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科技不只影響追劇,還影響我們如何稱呼自己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7年11月13日06:26 • 發布於 2017年11月10日20:16 • 劉揚銘

8月底某天, 我一邊吃晚餐一邊滑Facebook,赫然發現同時有四個朋友在Facebook直播中說話,其中一個是直播節目主持人,兩個在其他節目當來賓,還有一個是自己對網友閒聊的簡陋型直播,用手指把四個節目滑上滑下,一時之間不知該點開哪個才對。

如果沒有線上串流的科技出現,「追劇」這個詞很可能不會誕生(或誕生了卻和今天的意思完全不同),一齣劇之所以能被「追」,是我們可以一個晚上看完六集或八集,長時間盡情沉迷,無論躺在床上、坐在桌前、還是把螢幕帶進廁所,沒有廣告也沒有干擾,要追到何時,只看我們體力與雙眼的對焦能力負荷到什麼時候(好吧,其實你會點眼藥水繼續追)。

回想網路頻寬還不足以傳輸影音的時代,我們只能翻開報紙電視節目表(現在誰在乎這東西,以前卻是每天重要版面)守候播放時間,並且在電視轉台權力的家族戰爭中取勝,每星期才能有那麼幾個固定時間看影集、補充最新劇情,不害怕隔天和同事、同學失去共同的討論話題。

《九品芝麻官》創造的鄉民與時代

科技不只影響我們的追劇行為,還是鄉民梗創造來源。試想,若不是電影台一年重播90次《唐伯虎點秋香》、80次《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70次《與龍共舞》和《賭俠》,那麼,經典台詞「謝謝你九五二七」、「張無忌我在大都等你」、「義大利名師Sit Down Please設計的龍蝦新裝」、還有「我都已經沒有特異功能,還留在這裡惹人嫌嗎?」都不會成為大家熟悉的鄉民梗。

唐伯虎點秋香
唐伯虎點秋香

說到底,網路鄉民之所以自稱「鄉民」,也是起源於《九品芝麻官》狀師方唐鏡的對白:「我是和鄉民一起進來看熱鬧的!」把匿名網路使用者喜歡起鬨、湊熱鬧的特色拿來自嘲,科技不只影響追劇,還影響我們如何稱呼自己。

九品芝麻官
九品芝麻官

人人都能開直播台的時代,追劇還附加了即時討論功能。2015年有實況主在直播台24小時無限重播《中華一番》動畫,全集播完需要21小時,之後又從第一集開始播,這麼無聊的行為,最高同時收看人數竟然高達2千5百人,許多人是去看網友留言,只為了在經典劇情來臨那一刻,和主角小當家同時說出:「所以我說那個醬汁呢?」科技追劇讓劇情不再是重點,方便輕鬆的聊天互動功能,讓《中華一番》劇情裡的「醬汁李嚴」、「昇龍餃子」都成為暴紅的網路迷因(Internet meme)。

中華一番
中華一番

這樣的例子不只發生在台灣,Twitter資安工程師最大的考驗,是發生在日本電視台每年重播吉卜力動畫《天空之城》時,當男女主角手牽手說出飛行石毀滅咒語「巴魯斯」的那一刻,看著重播的無數鄉民都在Twitter上PO出這句推文(這個行為後來被稱為「巴魯斯」祭典)。2011年Twitter因為一秒鐘內湧入2萬筆推文而當機,當時Twitter總部還以為遭到不明攻擊,後來才發現是日本鄉民追劇帶來的瘋狂討論,不得不做出軟硬體改進以因應每年的巴魯斯祭典。之後2016年日本電視台重播《天空之城》時,一分鐘內湧入34萬筆推文、一小時140萬筆推文的流量也難不倒Twitter工程師了。

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

24小時都能看到《中華一番》、在聊天室留言,或是在電視台重播《天空之城》時一起癱瘓Twitter,這些有意思的行為,如果是在沒有社群網站、智慧手機與行動網路的時代都不可能發生。

從電視到電腦,追劇愈來愈方便

倒轉時間,回想類比時代和現在追劇有什麼差別。年紀大一點的人或許記得,1980年代有句著名的廣告詞叫「台視影集,有口皆碑」,當年台視購買美劇授權播出,無論是《百戰天龍》馬蓋先與瑞士小刀、《虎膽妙算》裡千面變裝進行不可能的任務、或是《天龍特攻隊》成員殺進殺出,創造了30年後繼續重拍的經典戲劇。

那是台灣錢淹腳目、電視還只有三台的時代,收視率沒超過30%別說你是熱門節目,廣告主得搬出現金爭取最有利的廣告時間。這樣的技術背景,意味著觀眾得按照電視台安排好的時段收看,並且被迫接受劇情最高潮時被可恨的廣告打斷情緒(以及在廣告時間和家人搶廁所的回憶)。

就算你不想追,電視台還是播出一樣的節目,這集沒看到,就得擔心和同伴失去討論的話題,一旦錯過劇情只好等電視台重播,否則根本沒機會補完劇情──這樣的需求終於被錄影機的普及所拯救,定時預錄功能(對不起,說出這個詞讓我覺得自己好老)讓我們終於可以不用和家人搶電視,爸爸堅持要看棒球轉播時,我可以把別台的馬蓋先錄下來晚點再看。那些年我們追劇最大的悲劇,是沒設定好預錄頻道,想錄台視結果錄到華視,從此錯過這一集的悲憤程度,不是今天只要Google搜尋「線上看」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人們所能體會。

隨著錄影機退位,光碟機的時代來臨,追劇潮流也從有口皆碑的台視影集,轉為衛視中文台的日本偶像劇場,「偶像劇」這個詞的發明和VCD出現差不多是同個時代。然而科技進步永遠超越我們的追劇腳步,當年買的日劇VCD還沒放進光碟機幾次,又從DVD、藍光進入了下載時代,foxy、e-mule和BT等點對點(P2P)分享軟體出現後,我們追劇還是需要螢幕,卻從電視轉向了電腦。

看劇不再跪求載點,朋友之間的連結卻也少了

從「跪求載點」到「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你我都變成盜版的受害者。P2P科技席捲音樂產業,也徹底改變我們追劇的行為。千禧年後有一段時間,交情最好的死黨會為我們準備滿滿的硬碟做禮物,美劇日劇韓劇到台灣偶像劇,讓你佳節返鄉時只要有台筆電在身,就絕對不缺內容可以沉迷。當時我們和朋友討論的是哪個字幕組的品質最好,如何轉換編碼才不會讓字幕出現亂碼。

如果你還有印象,當年經典韓片《我的野蠻女友》便是從大學宿網無私的分享點燃口碑,紅到讓片商決定引進,但在戲院正式上映之前,大家早就看過不知道幾遍(只是字幕翻譯水準參差不齊而已)。然而下載時代也沒撐過幾年,誰都不想下載木馬病毒或是被綁架首頁,更何況還要等下載時間,於是最新科技「線上看」征服了追劇的人們,標清高清超清就看你的網路速度夠不夠力。

線上看時代有個里程碑必須詳細說明,2013年7月日本TBS電視台播出的《半澤直樹》非常轟動,「加倍奉還」拿下當年日本流行語大賞。遠在台灣的我們,也隨著盜版線上看的口耳相傳,引發社會上一連串對職場倫理、上下關係的激烈討論,當年10月半澤直樹登上《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而這時緯來日本台還沒開播第一集呢。至於後來《後宮甄嬛傳》、《蘭陵王》這些熱門影集,觀眾早在線上看過好幾次,電視台才正式播出,這樣的經驗大家都不再覺得稀奇。

半澤直樹
半澤直樹

科技果然來自人性,當線上看超越非法下載成為追劇行為的主流,OTT產業也就應運而生,Netflix或是愛奇藝,想看動畫也有巴哈姆特動畫瘋,現在我們追劇的困擾,不再是搶遙控器或錯過時間,而是選擇太多不知道該看什麼,有誰可以推薦片單、有誰可以討論心得?

愛奇藝
愛奇藝

追劇的寂寞與共鳴,同溫層裡找得到

線上隨選影音、大數據讓每位使用者都有客製化的推薦商品,看到有興趣的電影或影集,按個鈕就能收入「我的片單」,可以利用零碎時間有空再看,不怕時間衝突、更沒有廣告干擾,有些平台的貼心設計還能讓你略過片頭主題曲、直接進入劇情呢!臨時有事中離也沒關係,不用記得自己看到哪一段,反正下次點開又是接續上回劇情發展。隨時棄追也無妨,反正大家的片庫裡面都儲存著多到看不完的劇可以追,不夠的只是時間。

提供無限的內容的隨選影音線上看,簡直是追劇人的天堂。但又是為什麼,總覺得這個時代的追劇行為愈來愈寂寞,時常有了時間,面對好幾頁都是自己喜歡的片單,卻還是選不出想看的那一片。也不再有「幾乎所有認識的人同時一起追,沒看過的人就沒有共同話題」這種成為社會現象的經典作品,有時候自己覺得好好看的劇,一天追完八集想找人討論,卻要到處去問:「到底誰有看過這一部?」想想心都冷了一半。

於是,我們愈來愈需要同溫層的呵護,Ptt電影板、Facebook日劇粉絲團、美劇討論區、不公開的動畫討論社團,每個小圈圈裡都是不認識的朋友,即使有著共同興趣,卻沒辦法在現實生活中見面。科技改變了追劇的方式,也改變了我們討論心得的方式,從大眾來到同溫層的彼岸。

因為經典不再,所以懷舊

電視節目表只有十部作品可以看的年代,我們一天有24小時,隨選影音有5千部電影可選擇時,但我們一天還是只有24小時。數量暴增帶來的不只是選擇的自由,還有選擇的困難,以致於我們愈來愈需要各種「六分鐘看完〇〇〇」的懶人包,需要名人推薦與行銷,來判斷這部作品值不值得追。

因為隨時棄追都沒有機會成本,我們對每一部作品的耐心也愈來愈少,對於好不好看的判斷也愈來愈主觀,「你有沒有看過這部?」「有,可是開頭十分鐘就看不下去換別的了。」和我們看過同一部作品的朋友愈來愈少,即使是同好,同溫層也愈來愈小,這個年代愈來愈難出現轟動社會的經典作品,大概就是我們愈來愈懷舊的原因。

科技改變了我們追劇的管道,從電視到電腦或手機;科技改變了我們追劇的行為,從定時守候變成一路追到天荒地老,或者空有時間卻不知道該看哪一齣;科技也改變了我們討論心得的方式,從和身邊的人討論到進入同溫層。科技改變了這麼多,或許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好想找到看過同一齣戲的同好、好想一起討論這些那些。

如果經典作品不再,就讓我們自己創造經典,所以有時我們只是想在24小時重播《中華一番》時,和網路彼端的人一起在劇情關鍵的時間點,說出「所以我說那個醬汁呢?」的台詞;有時我們只是想在《天空之城》重播時,在那一秒鐘說出毀滅咒語「巴魯斯」設法癱瘓Twitter主機;有時我們只想在Facebook回覆欄貼上一張賭神截圖,讓遙遠彼岸的人們能會心一笑,知道他有同好,並不寂寞。

追劇時代 vs. 追劇科技

從類比到數位科技,回顧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劇、一起用過的工具!

電視時代

你的長輩一定記得老三台時代「台視影集,有口皆碑」這句經典廣告詞,1984年起,每周六晚上八點到九點是台視固定播放西洋電視影集的時段,成為台灣人最主要的休閒娛樂,也開啟了第一波美劇熱潮。包括《天龍特攻隊》、《新虎膽妙算》與《百戰天龍》,都是30年後還在重拍的經典。

天龍特攻隊
天龍特攻隊

錄影帶時代

錄放影機與紅色跑車迴帶機是八、九零年代的必備家電,老三台無法滿足的戲劇需求,就靠你家附近一定有的錄影帶店來彌補吧!這年代台灣流行的是港劇,鄭少秋的《大時代》、黎明的《原振俠》、還有無數院線電影與B級恐怖片,甚至你沒聽過的奇怪戲劇,這年代給你大數據客製化推薦的,是(通常個性很奇怪的)錄影帶店老闆。

原振俠
原振俠

VCD時代

1993年VCD規格出現,時間點正好是台灣開放有線電視,衛視中文台引進「日本偶像劇場」的時代,打開光碟機放《東京愛情故事》的那幾年,所有女生都以為自己是赤名莉香;從《愛情白皮書》到《長假》,木村拓哉的及肩長髮成了髮禁少年的夢想。可惜科技日新月異,當年辛苦收藏的日劇VCD,沒打開過幾次就進入下個時代。

愛情白皮書
愛情白皮書
長假
長假

DVD時代

從VCD走向DVD、藍光的時代,日劇潮流逐漸衰退,抬頭的是台灣本土偶像劇,從《流行花園》到《吐司男之吻》,《薰衣草》到《我的秘密花園》,當然還有《鬥魚》和《MVP情人》,傳說的偶像F4與傳說的神曲〈我難過〉,每個男孩心中都有個甜心教主,每個女孩身邊也有個永遠的大仁哥。

吐司男之吻
吐司男之吻

下載時代

從foxy到e-mule的點對點分享,到求BT種子,再到MEGA下載,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成為追劇主流工具。這也是韓流壓過哈日的時代,《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大長今》與《我叫金三順》豐富了我們的追劇人生。成熟的韓國演藝工業更開創了愛情、歷史與喜劇之外的議題,到了下個時代,職場劇《未生》與反思媒體的《皮諾丘》,帶給台灣的我們討論社會現象與趨勢的話題。

未生
未生
我叫金三順
我叫金三順

串流時代

下載靠邊站,線上看才是王道,就連盜版也懶得下載的現在,OTT產業果然成為追劇的主要工具,有線電視剪線族快速上升,卻一點都不影響我們的觀影需求。從《紙牌屋》到《後宮甄嬛傳》,從《荼靡》到《天黑請閉眼》,哪個國家的戲劇都能一鍵開播,困擾我們的卻是選擇太多,時間太少,片單外永遠有更想看的,片單裡永遠看不完。

荼靡
荼靡
紙牌屋
紙牌屋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