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看《斯卡羅》前必了解的5大台灣歷史懶人包!改編自《傀儡花》,蝶妹更是代表當時台灣

妞新聞

更新於 2021年08月20日11:26 • 發布於 2021年08月18日10:00 • 妞新聞

今年絕對不能錯過的大河劇《斯卡羅》終於上線啦(史詩台劇吳慷仁《斯卡羅》10大看點)!各位妞妞們看完前兩集之後,是不是對於劇情細節還有些疑問,現在就讓爆米花小姐為大家稍微解說一下角色關係、琅嶠各地所在區域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等等,讓大家在看戲的時候能夠更加的有感,在這個不同的立場和生存難題的競爭、和解與共生之下,究竟會怎麼發展下去呢?快一起來追《斯卡羅》吧!

 

 

 

----在解釋歷史時會牽連到小說背景及電視劇的劇情----

----可能會有微爆雷的地方,請大家小心----

註:文內對於使用的傀儡、番、羅漢腳等字詞,都是為了解釋歷史而使用,沒有任何貶義、負面和不敬的意思。

 

 

 

台劇《斯卡羅》背景歷史1.斯卡羅的意思

片名《斯卡羅》是取自排灣族語「Seqalu」,他們本來不是當地人,是一群從知本社南遷進入琅嶠的卑南族,當地的排灣族及客家、閩南人等等,就以「斯卡羅」稱呼這一支外族,斯卡羅一詞也是「乘坐著轎子的人」的意思。整個琅嶠下十八番社不是每一族都是斯卡羅,就像是這次引發「羅妹號事件」的「龜仔甪(音同律)社」就不是斯卡羅的族群。

 

 

 

到現今斯卡羅人的血緣也依舊流傳著,他們的後裔居住在屏東牡丹及滿州鄉,像是蝶妹的弟弟阿杰所代表的人物「潘文杰」,之後會一起協助牡丹社事件的調停,而斯卡羅的後代現在還住在旭海以及恆春半島呢!而斯卡羅族群基本上已經融入排灣族群,所以講的語言也逐漸變成了排灣族語。

 

 

 

台劇《斯卡羅》背景歷史2.傀儡花

作者陳耀昌老師本來是想寫牡丹社事件,結果到了「荷蘭公主廟」看見廟邊船骸引發的好奇之心,更發現裡面祭祀的其實更像是羅妹號的船長夫人,而不是荷蘭人,進而影響了《傀儡花》的寫作。傀儡兩字則是來自於住在恆春的漢人對於原住民的稱呼,他們覺得在山上奔跑、跳躍的原住民很像傀儡戲,就戲謔的叫他們傀儡番。(原住民也會稱漢人「白浪」,聽起來很像台語的壞人,而這個詞到現在原住民族中也能聽得到喔)

 

 

 

也有一說是,原住民的打招呼語為「Kaliyang」,在漢人聽起來的音譯像「嘉禮」,所以也會稱原住民為嘉禮番,但後續雙方鬧不合,才開始笑他們為傀儡番。而當初小說取名為《傀儡花》,就是在講蝶妹這個人,他是客家父親與斯卡羅母親的後代,所以將地名、背景與他的角色存在意義做結合,陳耀昌老師後續也組成了「台灣史花系列三部曲」:《傀儡花》、《獅頭花》、《苦楝花》。

 

 

 

台劇《斯卡羅》背景歷史3.羅妹號事件

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在恆春半島南端琅嶠地區擱淺,船員於琅嶠尾龜仔甪鼻山登岸求生,但因誤闖了當地原住民的領地而遭斬首,14名登岸船員僅1人倖存,造成「羅妹號事件」。

 

 

 

這個地方是排灣族龜仔甪社傳統領域,當初一批洋人為淘金行經琅嶠,因紛爭引發殺戮,龜仔甪社族人被殺至僅剩少數幾個人,因此他們一見到「羅妹號」船員上岸,便產生了報復之心!不過,當時更因為誤殺了女性,造成原住民族的擔憂,這女生極為有可能就是「荷蘭公主廟」的祭祀對象。

 

 

 

最後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Tokitok)」正式簽訂「南岬之盟」的書面協議後,整個紛爭才正式落幕,而這也是台灣第一份國際和平盟約。因為了這次的「羅妹號事件」,各國開始發現了這裡的豐富資源和絕佳的戰略地位,大家開始拼命的想奪取台灣,這場事件就像是蝴蝶效應一般,後續更讓李仙得促使了「牡丹社事件」的誕生。(BTW牡丹社也不是斯卡羅)

 

  

 

台劇《斯卡羅》背景歷史4.琅嶠各地分布

恆春舊稱「琅嶠」,牡丹社事件後,清朝政府才正式重視恆春,在此設縣。事件發生的主要場域在「琅嶠」,北起楓港溪,南至鵝鑾鼻,幾乎包含了恆春半島,由斯卡羅四大家族統轄「琅嶠下十八社」地區各部落,但琅嶠十八社只有4社是斯卡羅,4大社包含:豬朥束社,射麻里社,貓仔社,龍鑾社。

 

 

 

再來是客家人主要待的區域「保力」,原籍為廣東人士;「柴城」(就是現在的車城)為琅嶠最大的漢人聚落,與保力客家庄時因水源問題而有紛爭,客家人與漢人的不合從劇中也能看得出來;最後是吳慷仁住的「社寮」,是擁有出海港口的區域,與澎湖、泉州及台南的臺灣府互通有無,社寮族人多為馬卡道族與福佬(福建、閩南移民)的後代,許多人都是當時平埔族的熟番混血,被稱之為土生仔。

 

 

 

而柴城、社寮等人都想爭的「統領埔」,在劇中是當時斯卡羅管轄的地區,(但實際史料中斯卡羅對統領埔沒有控制權,統領埔是明鄭官兵屯田區),因保力庄人丁漸增,客家人特地與斯卡羅人租借的區域。「羅妹號事件」發生後,不同族群匯聚的恆春半島,隨之風起雲湧。

 

 

 

台劇《斯卡羅》背景歷史5.蝶妹就是當時的台灣

「蝶妹」為了促成和平,成為洋人、部落和閩客間的翻譯,不管是在小說還是劇中,他都是一個在歷史上的虛構人物,當初陳耀昌老師只是需要一個人串場,但後面越寫越發現,蝶妹已成為整部《傀儡花》很重要的存在,到最後蝶妹更能夠被意指為當時的台灣地位,不只是大家爭相要搶,他的混血身份也代表了台灣的族群融合。

 

 

 

不過《傀儡花》小說中用了比較激烈的方式,去寫出李仙得積極想得到蝶妹、想拿到「琅嶠」的過程,至於戲劇後續會怎麼演就讓爆米花小姐十分期待了(再次推薦大家可以先去看小說,再慢慢配著戲劇品嚐)。

 

 

 

作者陳耀昌也說過:「『小說化歷史』初衷,強調歷史,當然回歸歷史」,但曹瑞原導演表示:「一部片不需要去、也不可能去承載所有歷史的真相,我回到自己的專業,首先要讓影片動人、要讓影片好看。如此後續接踵而來的觀眾反饋與互動及歷史學者的觀點才是最後的寶石。這也才是影視作品的價值!」小說和戲劇會有劇情上的改編也是難免。

 

 

 

所以妞妞們想深入了解關於羅妹號的真實史事,爆米花小姐推薦大家可以直接去看看小說《傀儡花》(但其實魁儡花也有稍微改編過),以及巴代老師所著的《斯卡羅人》等等相關史料,想要感受那塊土地也可以親自到恆春半島走走,聽聽在地耆老的真實分享,對於台灣在日治時期過往的歷史,《斯卡羅》是首部被拍出來的影視作品,這也讓大家更重視了孕育我們的這個島嶼「福爾摩沙」的真正面貌,也許之後會出現更多好看的作品,讓我們繼續期待下去吧~

 

 

 

source:公視提供、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延伸閱讀】
公視旗艦劇《斯卡羅》定檔8月!6分鐘片花釋出,吳慷仁、温貞菱重現「羅妹號事件」
顛覆形象演出!5個為戲大改造的男星盤點,吳慷仁為《斯卡羅》曬成「國父」黑到認不出
給你女孩專屬的新鮮妙事,加入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