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懂 3 種語言的女兒,為何不願意說話?

換日線

更新於 2022年11月22日06:34 • 發布於 2022年11月11日08:38 • 希臘二姐/三姐妹看歐洲
懂 3 種語言的女兒,為何不願意說話?
懂 3 種語言的女兒,為何不願意說話?

9 月開學後一個月,希臘私立學校通常會開始安排一對一老師與家長的會談,一方面認識彼此,另一方面更新小孩的學習狀況。

我和先生共同出席,先到了老大二年級的教室,兩位年輕的教師對兒子不管在學業上或是社交上的表現都讚不絕口。經過第一年的希臘學校生活,外向聰慧的兒子不但掌握了希臘語的訣竅,自小就在新加坡長大的他,英語的程度更是遠遠超出同齡小孩。不僅課業上遊刃有餘,生性愛呼朋引伴的他,同學間的聚會邀請更是多到要協調時間──他似乎已經擺脫了來希臘第一年時,被某個同學叫「中國人」後,好長一段時間懷疑自我的陰霾。

能流利使用3 種語言的女兒,卻不願意說話?

接下來,我們到了 3 歲小女兒的教師家長會。老師還是前一年的老師,她一見到我們就熱情地說:「老師同學都好愛她,她跟大家都互動得非常好。她是一個富有同理心的小孩,每次有小孩需要幫忙時,她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

正當我們放下心來,老師卻接著說:「但是所有的溝通都是肢體語言。她從開學到現在,還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上學期雖然每天得花上一些時間,但她還會跟我、跟其他的小朋友說話,怎麼這學期她就不說話了呢?」老師苦腦地表示,她試了各式各樣的方法,就是沒辦法讓小女兒再開金口。她問我們家裡有什麼改變嗎?為什麼小孩的行為突然改變了?

我們從以前就知道女兒的性格跟外向健談的兒子大相徑庭。她不像兒子,隨時可以跟不熟識的人聊天、可以很快地在陌生的環境找到切入點。我們總是提醒親朋好友,小女兒是慢熟型的,她需要很長的觀察時間,才可以開始跟她「看對眼」的人說話。雖然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但至少孩子還是願意交流。

可是今年暑假的一趟臺灣行似乎把她帶回了封閉的狀態。自從回来後,她就再也沒有跟家人以外的人說過話。

關心的朋友問道:「她是不是因爲表達能力有問題,希臘文說得不好,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說話?」我們説應該不是,她小小年紀不但中文、希臘文及英文切換自如,還可以用同音字說笑話,語言的掌握能力是連大人都自嘆不如的。家人也問道:「她會不會是有人群恐懼症?畢竟新冠疫情下長大的孩子都欠缺社交機會。」但我們判斷應該也不是這個原因,她雖不說話,但非常積極地參與學校的活動及遊戲,總是主動要求與我們熟識的朋友親暱擁抱。

在幼稚園老師的建議下,我們預約了學校的心理醫生。老師説:「我們上次遇到類似的案例,是因為小孩的表達能力有障礙,但我們從沒遇到過這種會說 3 種語言的孩子,卻選擇不說話的例子,我們也需要一些專業意見來跟她互動。」

身為父母,在介入與不介入間的掙扎

一見到心理醫生,我們便迫不及待地拿出預錄的影片。影片中,小女兒以希臘文及英文侃侃而談她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並表達她的看法,她不間斷地說了 5 分鐘,直到我們停止錄影。心理醫生不敢置信地說:「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她的聲音,我從來不知道她的表達能力這麼好!」

根據醫生的觀察,她認為小女兒雖然不跟大家說話,但是社交行為卻是比同齡的小孩成熟,譬如她會主動幫忙其他小孩拿東西,若有其他孩子哭了,她也會用肢體語言安撫他們,可見她在社交及情感表達上是沒有障礙的。她建議我們尋求兒童精神科醫師的協助,並且千萬不要認為她年紀小,就忽略她所面臨的困境。因為如果我們沒有在早期就介入,打破目前她與其他人的互動模式,她很可能會正常化目前的行為,導致將來更難與他人溝通。

我們其實很早就注意到小女兒打從會說話以來,與外人溝通時表現出的遲疑,但一直在介入及不介入間搖擺不定。大部分的希臘朋友聽到我們的難題,都主張這不是什麼問題,小孩長大一點之後自然就會願意開口跟其他人說話,甚至連小兒科醫師也說:「不要在她面前提起,她不跟其他人說話的事,也不要逼迫她。你們越強迫她,她可能就越封閉了。」所以我們一會兒要求親朋好友多威脅利誘小女兒說話,一會兒要求他們不要對小女兒不說話的事大驚小怪,要把自問自答當作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搞得大家一頭霧水。

我們更常假裝不動聲色地問小女兒:「妳現在在學校會跟其他人說話了嗎?」
她理所當然地說:「還沒有啊!」
「為什麼呢?老師說她很傷心,因為她現在聽不到妳的聲音了。」
「我年紀還太小啊!等我長大一點,我就會跟她們說話了。」

她還演示了一連串用來表達她的需求的手勢,「如果我要去上廁所,我就會比這個;我要拿著這個東西,我就給老師看這個……」我們哭笑不得,真是難為老師,每天都需要透過比手畫腳的溝通來猜測她的意思。

孩子一句話,背後的自我防衛機制

我們依循學校心理醫生與朋友的建議,來到一位兒童精神科醫師的辦公室。他仔細詢問我們自身、父母及子女的病史,以及有無因爲疾病而導致情緒上的問題等;接著又詢問了我們的職業以及平常與孩子互動的方式、兩個小孩日常生活與成長的細節,包括胃口如何、如何睡覺、誰是主要照顧者等;最後把焦點放在我們從新加坡搬到希臘以及暑假回臺灣之後,小女兒開始對外人沉默不語的過程。

聽完我們的陳述之後,他沉思了一會兒才開口,先解釋兒童精神學並不是一門有絕對答案的醫學,首先幼兒無法表達他們的真實感受,再來我們不了解到底是哪件事觸發了他們的認知,導致我們所看到的結果。

接著和我們分享他的判斷:在他看來,孩子的改變極有可能是因為她在很短的時間裡,經歷了太多方面的變動,包括搬到半個地球以外的新國家,住進新家、適應新的語言、進入新的學校、結交新的朋友、適應新的作息;還有我們在搬家一年後,又開始帶著小孩旅行,為她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變數。

對於這些變動可能爲孩子帶來衝擊,我們當然心裡有數,但我們最不解的是:「為什麼是現在,而不是一年前,我們剛搬來的時候?」

醫師說道:「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在她小小的腦袋裡發生了什麼事,我只能推斷也許是臺灣行觸發了她對於所有改變的認知。她所說的她還小,其實就是對周圍人事的退縮,她的自我防衛機制把她帶回她更小的年紀,讓她覺得安全的年紀。」

「先別帶孩子來看醫生!」

我繼續追問:「可是她離開新加坡時,還不到 3 歲,兩歲多的小孩記得什麼呢?」

本來用英文向我們解說的醫師,此時改用希臘文講給先生聽,只見先生頻頻點頭後,他才抱歉地對我說:「這是一種很希臘的比喻,我來嘗試用英文解釋給妳聽。」

「小孩在一歲到一歲半的的記憶就像是在織厚厚的地毯,他們長大一點後,雖無法表達他們記得什麼,但每當他們受到挫折時,他們就會回到這個地毯,來包裹他們受傷的心靈。父母的愛及小孩成長時經歷過的周遭美好的事物就決定了地毯的厚度。」

「我相信你們的女兒非常聰明,在這麼小的年紀、在這麼短的時間,吸收了這麼多新的訊息。有點像一個超級電腦配在小車上,她的引擎、剎車、方向盤都無法和她頭腦的發展匹配。她需要時間等身體的其他部分跟上來。」

但他也點出,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你們的女兒卡在一個地方,需要我們推她一把。」他建議我們再回頭跟學校討論,如何自然地增加一些壓力給女兒,好讓她再開口跟其他人溝通,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女兒的手勢。

「不要現在把她帶過來看我,因爲一旦她把我跟逼迫她說話這事聯想在一起,我們的關係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我需要等她在學校開口說話後,才可以藉由陪伴遊戲的方式,進一步打開她的心結。」醫師最後說。

用更厚實的地毯,接住在變動中成長的孩子

我和先生走出醫師的辦公室時,心情都有點低落。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間斷地參加不同國籍好友的歡送會,從屏幕上看到在地球另一端親戚的機會比實體見面的次數多更多──我們老是以為孩子在一個國際化的城市與新型態的生活方式下長大,應該可以比別人很快適應新環境;卻可能還是低估了這些變動對於他們小小心靈造成的壓力。

兒子現在雖然嘴上不說,但有時不認識的小孩問他從哪裡來時,他的反應都會很激烈,因為他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不是在當地長大的、不想被認為自己「不一樣」。但他心知肚明,即使語言說得再好、社交活動再融入,一群希臘小孩中,他中西混血的臉孔總還是會吸引大家的目光。而女兒更是來希臘一年後,退回到完全不跟其他人開口的程度。這種種都讓我不禁反思:難道是我們高估了小孩的適應能力?我們是不是沒有提供小孩足夠的協助?我這個語言不通的外籍媽媽,是不是他們不適應的原因之一?

先生注意到我又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緒,趕緊握緊我的手說:「不要擔心,讓我現在就打個電話跟學校約時間吧!我有信心我們可以一起度過這個階段!」

是啊,身為父母的我們得相信:我們給小孩的地毯夠厚實,可以接住我們滑一跤的孩子。在我們緊緊抱住他們再鬆開手時,他們有力量繼續往前走!

【延伸閱讀】

●別讓孩子有「中文不好」的遺憾,美國移民爸爸 Oliver:我把台灣帶進家裡!
●《虎媽的戰歌》出版 9 年再掀論戰:「教育到底怎麼做才對?」一個「虎寶」的告白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