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Apple TV 4K(第 3 代)開箱:更小、更快、更歡樂!

電腦王阿達

更新於 2023年02月08日10:26 • 發布於 2023年02月08日10:30 • Ross Wang

連續的進化看起來像是蘋果不斷勸敗,希望用越來越強悍、容量升級價位卻更低的更實惠價格來吸引大家,透過一台更強悍的 Apple TV 完整你的智慧居家生活。至於這個更頻繁更新的蘋果智慧電視盒,到底值不值得升級或入手! 現在快看看我們的 Apple TV 4K(第 3 代)開箱了解一下吧!

Apple TV 4K(第 3 代)
Apple TV 4K(第 3 代)

Apple TV 4K(第 3 代)開箱:更小、更快、更歡樂!

提到近期讓筆者最意料不到會有改款的蘋果產品,大概就是今天我們開箱的這個 Apple TV 4K(第 3 代)了。畢竟,就印象而言來說,蘋果的智慧電視盒產品大概基本上都會間隔約 2 年甚至 3 年才會推出新款。所以才剛剛對遙控器大改款的 Apple TV 4K,這次會只隔一年多就帶來下一代,倒也是相當新鮮的事情。

不過這連續的進化倒像是蘋果不斷勸敗,希望用越來越強悍(都用了 iPhone 13 甚至是 iPhone 14 還在用的 A15 仿生晶片了!)、容量升級價位卻更低的更實惠價格來吸引大家,透過一台更強悍的 Apple TV 完整你的智慧居家生活。

新舊款 Apple TV 4K 開箱比一比

既然手邊有一年多就變舊款的前代(QQ),自然也是要開箱比一比的:

左為 Apple TV 4K(第 2 代),右邊比較小盒的則是這次新推出的 Apple TV 4K(第 3 代)。幫大家抓規格重點,新世代的 Apple TV 主要的影視規格是新增了 HDR10+。然後與先前有入門款的 HD 版本那樣,這次的高低規格差異除了顯而易見的乙太網路埠外,還包含了 Thread 家庭中樞的能耐 A15 仿生晶片與 128GB 的儲存空間(入門款為 64GB):

相信最近有入手新世代蘋果產品的朋友,應該都不會對這個拆封體驗太陌生:

講起來,儘管從盒裝上看起來 Apple TV 4K(第 3 代)好像只差在把遙控器疊在電視盒之上所以變小盒:

但實際上兩者是真的有尺寸上的差異的唷!新款約莫小了 20%,重量則是也小了一半(450g vs. 214g,Wi-Fi 版更輕只有 208g):

主要的差異是因為在 A15 仿生晶片確保效能與被動散熱兼具的前提下,將主機內在直接取消了主動散熱的風扇。從底部看來,左側的新款就完全沒有開孔(還少了 Logo);右側的舊款在底部就有散熱用的孔位設計:

少了散熱孔也少了擔心會吸進灰塵的問題 - 雖然原本也很少感受到風扇的存在就是了…:

不僅底部少了蘋果的 Logo,正面新款也少了 TV 字樣,整台機身看起來更為簡潔 - 可能對於減重也有幫助 :

背後的連接埠位置有一些調整,新款(上方)將乙太網路改到了中央:

拿出盒裝內其餘的配件 - 別訝異,不是少拍,是真的沒有附 HDMI 線(溫馨提醒:其實遙控器的充電線也沒有)- 定價更高的前代也沒有:

遙控器其實與前代相同,相對於以往的全黑色版本新增了類似 iPod 滾輪的體驗 - 可以用在影片播放的飛梭功能。但由於這個圓盤也兼具觸控板的功能(外側可當方向鍵)所以個人覺得觸發需要一點技巧… 不過成功飛梭就會覺得「哇,好復古又好療癒啊!」:

側面則是有 Siri 語音助理按鈕,可以直接透過遙控器上的麥克風聲控 - 雖然自己因為搭配 HomePod 使用可以直接「Hey Siri」所以基本上都忘了這顆按鈕的存在:

鋁金屬質感滿滿的遙控器背面。對了,Apple TV 的遙控器不僅具備藍牙連線的能力,也能夠透過 IR 或 CEC 來控制電視機。這些在初始設置時都會指引你設定,只要電視機有在支援範圍內,基本上想看電視就是直接拿這個遙控器打開就可以輕鬆開機與調整電視機的音量(有連接 HomePod 的話就是 HomePod 的音量):

雖然遙控器外在感覺與上代沒有差異,但底部則是迎來了 USB-C 的充電規格 - 但因為這個充電遙控器基本上一次充飽可以用「數個月」的時間,所以真的沒電有時還會要想一下到底要找什麼插頭來充電呢(不知道蘋果會不會考慮改成 MagSafe 充電呢?畢竟也通用於 Qi 無線充電啊):

插上 HDMI 與電源線,一切就緒!:

tvOS 進化到現在,其實設定已經簡化到了跟 iOS 以及 iPadOS 都差不多簡單,幾乎都不需要再像以往那樣痛苦的輸入著帳號密碼了(我好像透露了年紀)。不過這裡的前提是你有另一台 Apple 行動裝置(沒有的話,真的會想要買 Apple TV 嗎?):

大概除了一開始需要進行語言設定,接下來的步驟都只需要透過把裝置靠近快速配對即可完成:

雖然好像不該預設會入手 Apple TV 的使用者,應該都已經有 Apple 裝置。但說真的,一方面是真的不太推薦大家從 Apple TV 入門蘋果生態系。另一方面是,Apple 裝置搭配這個原廠電視盒的使用體驗實在太好,覺得錯過的話真的很可惜 - 包括 AirPlay 投放、快速配對 HomePod 做為電視揚聲器使用,iPhone 也可以很簡單透過控制中心的工具啟動遙控 tvOS 裝置的功能:

甚至如果你想要在不影響其他家人的情況下,以 AirPods 真無線耳機來聆聽電視螢幕觀看的內容。不敢說其他系統就不能達到這樣的使用方式,但可以獲得這麼順暢設定的體驗,必須說真的是有其爽度存在的(相信這也是許多著迷於蘋果使用體驗的人無法自拔的部分)。

重點是,Apple TV 4K 搭配新世代 AirPods 還支援神奇的頭部追蹤的空間音訊體驗呢!是說關於 Apple TV 沒有 U1 晶片那要怎麼進行頭部追蹤,我們也有一篇有點「Geek」的深度研究報導,有興趣可以看看(雙手奉上傳送門):

Apple TV 4K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協作功能,就是可以利用 iPhone 的前鏡頭來進行色彩平衡:

啟動之後,螢幕就會顯示一塊用來校正用的區域:

簡單將 iPhone 正面螢幕貼上電視螢幕,就會開始進行色彩平衡的工作囉:

校正完成!可以透過底下的「檢視結果」查看前後差異。是說,雖說以下的想法有點違反蘋果的簡單易用的概念。但總覺得既然都給了這種有點像是專業校色的功能了,真的有點希望可以提供調整電視內部設定來達到電視夠好觀賞狀態的「專業調整」體驗 - 畢竟相信大部分使用者都不太知道怎麼調出最好的觀賞效果吧?:

新世代 Apple TV 4K 重點體驗

雖然 Apple TV 的核心體驗不須特別提,大家應該都預期會集中在影視方面的應用與體驗。不過個人覺得,雖然以這種價位要完整支援到像是杜比全家桶(Dolby Vision、Dolby Atmos)或甚至 HDR10+ 的規格,享受讓家裡的電視可以「各種點燈」的暢快感可能真的不簡單。而且這次測試也趁機偷閒看了幾部 Apple TV+ 的好作品(咦)。

不過其實個人覺得影視體驗與語音助理的控制已經算是很多電視盒的基本了!所以會比較想聊聊,Apple TV 系列發展到現在相較於其他產品的價值差異點主要在哪:

首先是 Apple Music 開唱(咦)。沒錯,這是 Apple TV 4K(第 3 代)與前代,在蘋果生態系體驗方面劃下的新舊體驗分野之一。如果你想要在 Apple TV 上玩到彷彿在 KTV 一樣的歡唱功能的話,就得要買搭載 A15 仿生的最新世代蘋果電視盒:

不得不說,雖然有點像是硬要在系統支援做出的體驗差異,但能直接在 Apple TV 開唱真的是蠻歡樂的。只是就會覺得,能不能開放直接使用遙控器來當開唱的麥克風啊(咦):

個人覺得電視快速在 Apple TV 用上 A15 SoC 晶片的最大價值,就是一定得要連上搖桿來玩遊戲同樂了:

只能說,搭配蘋果系統現在對於連接搖桿的友好程度,再加上更快的處理晶片。基本上在 iPhone 可以玩得順暢且支援搖桿的遊戲,都可以考慮將這個體驗延伸到電視螢幕上,將 Apple TV 4K 當成遊戲主機來使用:

強大行動晶片升級效能的爽度,再加上高階款來到 128GB 的儲存空間。必須說單是應付遊戲搭配一個訂閱全都可以玩的 Apple Arcade,真的是各種玩到飽玩到爽!比起之前有點捉襟見肘的儲存空間來說,有了大大的升級。因此,真的會推薦如果有想要入手 Apple TV 享受蘋果的電視體驗的話,真的可以直接選只差五百的高階版本,應該是不會後悔才是:

結語:體驗升級、價格更低,重點還是「需不需要」

隨著許多新世代電視都已經內建智慧功能,當電視盒/棒產品的價格帶越來越趨向於主打實惠、高 CP 值路線。這種與 HomePod 很類似,以蘋果裝置體驗為中心的產品。如果想要爭取到更多人的青睞。除了高階電視盒本來就該兼顧的影音功能與支援外,顯然還得要更專注於帶來最好最新的 Apple 生態系服務與應用體驗,才能讓人願意在單純的電視盒產品之外選擇這樣相對高價的產品。

而做為將蘋果體驗延伸至電視螢幕的產品,個人認為 Apple TV 4K 這次的進化,在規格體驗升級且價格更低的表現下,蘋果要稱這產品更實惠的確是沒有問題。只是,這樣的升級是不是你需要的才是最大的重點。如果你對於在電視上玩遊戲甚至連聽音樂都覺得沒需要的朋友,其實甚至一般的電視棒/電視盒就可以是你的最高 CP 值解答了 - 有完整支援到你電視規格的話更是。

這次評測體驗過後,個人會特別想把 Apple TV 4K 推薦給手上 iPhone 或 iPad 速度已經漸漸不夠快,或者想要用電視好好玩遊戲不擔心沒電或手機發熱問題的朋友。除了可以透過電視好好耍廢追劇外,它也可以像「最佳蘋果掌機」iPad mini 6 與 iPhone 14 Plus 那樣,以足夠的效能兼顧遊戲甚至是「開唱」等多樣的娛樂需求 - 重點是,這樣的體驗竟然不到前面提到的機型的 1/3 甚至 1/6 價格就能享有。

對於前幾代的使用者而言,講起來單是這次的效能升級其實也是可以考慮。唯獨前代的使用者,大概就… 看看你是不是這麼想要在電視「Apple Music 開唱」或是新的 HomeKit 居家中樞需求囉。

延伸閱讀:

iPad 10 與 M2 iPad Pro 重點評測:入門與專業的微妙距離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