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美國可轉債總報酬率上看10%

Smart智富月刊

發布於 05月10日00:00 • 鄭杰
美國可轉債總報酬率上看10%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全球股市在第1季暴漲後,4月起走勢回弱,今年下半場市場動能將來自何處?掌控超過新台幣1兆4,600億元資金動向的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經理人凱斯汀(Justin Kass)受訪時強調,市場將經歷降息預期調整帶來的震盪,2024年也將會是眾多美國企業獲利觸底翻揚的一年,美股、可轉債、非投資等級債仍可創造中高個位數以上報酬。

延續2023年表現,2024年市場依舊強勢,市場投資人關注無非2大議題:市場是否過熱?聯準會(Fed)今年到底會降息幾次?

美股》

醫療保健產業
獲利出現明確觸底反彈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堪稱台灣人最愛基金,台灣投資人持有金額高達新台幣7,000億元,其經理人凱斯汀分析,投資人擔心市場過熱,是因覺得市場過度集中,僅一小部分超強股票在驅動市場上漲,而這些股票怎麼上去就會怎麼下來,因此現在市場一定是過熱了。但凱斯汀強調重點不在股價,而是「獲利」。2023年市場強勁的部分原因就是本預期獲利衰退,但獲利狀況其實不比預期差,而凱斯汀認為,2024年美股獲利成長將由谷底翻揚、加速向上,且動能更加對外擴散,會有更多產業獲利轉向成長,也因此就算科技七巨頭表現不再同步強勢,美股仍有向上動能,「2024年可能是另一群不同的公司跑贏大盤」。

根據調研機構FactSet最新預測,美股2024年獲利可望成長10.3%(詳見圖1),雖維持雙位數成長,但相比於前一次預估,卻是下修今年全年的獲利成長率,最主要是第1季的獲利成長率由前次的3.4%大幅下修至0.9%。對於近期的獲利下修,凱斯汀並不意外,反而將此視為布局未來機會。他指出,市場會對獲利成長開始下修,是因為企業營運指引不如預期,而這現象他們團隊早就觀察到了。

他解釋,美股許多企業的確大幅下調獲利、營運數字,這是因為這些企業意識到必須要大減庫存,重新創造獲利成長才能再吸引投資,從去年第3季、第4季開始就有愈來愈多企業在打庫存,而這對於今年上半年的獲利成長或許不利,但下半年後獲利就能看到反彈,這也正是他們判斷今年獲利觸底反彈的原因。目前企業普遍下修獲利的狀況已在他們預期,他們正面看待的是之後隨之而來的成長動能,更何況現在更有些公司營運展望已低到誇張得不合理,他看好美股企業獲利成長有機會超越預期。

至於近期「一降再降」的降息預期,凱斯汀認為,今年降息次數可能不到3次,市場將會面臨降息次數由3次降至2次的重定價風險,但他不視之為利空,而是「超級正面的訊號」,代表企業的獲利的確觸底,且正在加速回溫。

凱斯汀分析,若降息預期再降,那些對降息前景太過樂觀且依此做決策的投資者的確可能會受傷,但凱斯汀本來就不認為,在美國當前的經濟強度下,降息有機會到6次以上,而現在各項數據包括通膨、企業獲利成長都是正向發展,也更支撐就業表現,反而有助於經濟成長,特別是下半年,因此很有可能讓降息次數向下降,而這也讓凱斯汀對美股企業獲利成長超越預期更有信心。

整體而言,凱斯汀預期在獲利成長帶動之下,美股今年可望見到中高個位數報酬表現。而哪些產業獲利成長在今年會有最驚豔的表現?醫療保健產業表現最受凱斯汀期待。

在2023年,包括醫療保健、公用事業、能源、消費等產業的獲利表現都很低迷,其中醫療保健產業更是已經連續3年表現劣於大盤。但凱斯汀指出,現在醫療保健產業已很明確地看到獲利觸底反彈的跡象,且在沉寂3年之後,醫療保健產業更結合了AI發展相關技術和工具,將會有驚人的改變與成長,這是過去3年市場都還沒注意到的潛力。實際上,近期凱斯汀已經在投資組合中大量增持醫療保健產業。

可轉債》

發債成本相對低
新發債規模望重返高峰

在美股之外,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特色就是持有與美股等比例的美國可轉債以及美國非投資等級債。

可轉債是兼具股票與債券特質的資產,當市場轉空時,可像債券一樣獲得利息,具備下檔保護,但市場轉多時,則可以跟股票一樣參與市場上漲,整體波動風險會較股票要小。凱斯汀認為2024年~2025年,新發債可望重回千億美元規模,隨著可轉債市場規模擴大,前景相當值得期待,總報酬率上看高個位數,約在8%~10%之間。

為何可轉債發債量大增,有利於市場表現?凱斯汀解析,美國可轉債在2020年~2021年之間曾迎來一陣發債高峰,這2年的新發債量高達1,900億美元(詳見圖2),而一般來說可轉債的到期日約為5年,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到2025年之間,2020年~2021年發的可轉債將陸續到期。

在金融市場中,多數公司都不樂見債務轉為短債,甚至到期,這會造成公司面臨較大的財務壓力及外界關注,因此這些公司都有再融資需求,甚至會願意付出比當前市價更高的價格贖回可轉債,例如一年半之內到期的可轉債,現在市價為80美元~90美元,公司可能就會願意以95美元的價格贖回,這樣的狀況對像安聯收益成長基金這樣的可轉債持有者將相當有利。

除此之外,在當前的高利環境之下,普通債券發行成本大增,也吸引許多公司將籌資目光轉向發債成本更便宜的可轉債市場,例如投資等級債公司先前在疫情期間發債成本為2%~3%,但現在則至少要是5.5%以上。若想取得低於疫情期間的發債成本,可轉債市場就是唯一管道,而這將大幅提升可轉債市場的品質,提高投資價值。凱斯汀透露,近期已經有過去從未涉足可轉債市場的投資等級債公司今年已經發行20億美元的可轉債。

非投資等級債》

利差收斂空間相對有限
債息將是主要報酬來源

至於安聯收益成長基金投資組合的另一個主要資產: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凱斯汀認為,2024年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的主要報酬貢獻將來自於債息,全年總報酬率預計將會是在6%~7%的中位數報酬水準。

美國非投資等級債近1年表現強勁,但也讓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的利差大幅收斂。就長期平均水準而言,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的利差約是375個基點,但現在約是在300個基點左右,代表利差收斂空間相對有限,資本利得機會不大,債息將是主要報酬來源。

但利差收窄是否意味著接下來有大幅放寬的危險呢?凱斯汀認為,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利差雖窄,但目前看不到讓利差大幅放寬的驅動力,且目前債券平均交易價格仍低於面額(詳見圖3),「如果利差窄,同時交易價格高於面額,這才是令人擔心的狀況」。

不過,凱斯汀也提醒在目前利差收緊的狀況下,操作上應更趨保守一點,例如他就因此將投資組合中信用評等最低的CCC級債券賣出,拉高投資組合信評,因此時再持有這些低信評債券已無法賺取更多價差空間,風險可能更高於報酬。

小檔案_凱斯汀(Justin Kass)

學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MBA、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學士
現職: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經理人

延伸閱讀
展現深厚研究功力 統一、安聯雙雙獲獎
為什麼基金規模愈大,績效愈難跟上大盤?他曝1關鍵,就連波克夏也無法避免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