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移動式雷射武器仍有不足,美軍官兵對 DE M-SHORAD 實戰測試反應不佳

科技新報

更新於 05月17日17:10 • 發布於 05月17日16:31

美國陸軍在今年 3 月首度將四輛「定向能量機動短程防空系統」部署到中東地區進行實戰測試,但根據陸軍部採購助理部長表示,首批官兵反應對於這款新型武器並不理想。

自從阿富汗反恐戰爭以來,美軍便一直研究用雷射武器打下 ISIS 或塔利班自殺無人機的技術,但在最初 2kW 原型武器開發出來後,2014 年爆發的克里米亞危機,讓美軍驚覺自身長期忽視短程防空系統,技術已經落後俄羅斯和中國許多。

因此美軍在 2018 年開始在史崔克裝甲車部署「機動短程防空系統」(Maneuver Short-Range Air Defence,M-SHORAD),把地獄火飛彈、刺針飛彈、30 公釐機砲和 5kW 的雷射武器通通裝到車上。

但 M-SHORAD 上的 5kW 雷射武器只能夠打下小型無人機,面對其他類型的空中威脅還是力有未逮,因此美軍委託雷神公司開發「導能機動短程防空系統」(Direct-Energy Maneuver Short-Range Air Defence,DE M-SHORAD),車上裝備一門能量達 50kW 的能量武器。

今年 3 月美國陸軍首度部署四輛 DE M-SHORAD 到中央司令部,在中東地區首度進行實戰測試,不過陸軍部採購助理部長布希(Doug Bush)近日出席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撥款次委員會時指出,陸軍收到首批官兵使用反應並不理想。

布希表示,官兵認為史崔克裝甲車上裝了雷射武器後,更多的電子組件和散熱問題反而讓車組員後勤負擔加重,此外中東沙漠中的沙塵問題也使雷射效率不佳。

「50kW 的雷射武器在面對小型無人機時,至少要在十公里外集中 4kW 以上的能量在數公分以內,才能有效燒穿外殼,而目前這在測試中的效果並不理想。」布希指出。

雖然行動式的 DE M-SHORAD 表現不佳,但布希表示固定式雷射武器表現則相當良好,包括 20kW 等級的 P-HEL 以及洛克希德馬丁開發的 300kW IFPC-HEL,預期將會採購更多單位。

(首圖來源:U.S. Army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