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人見人愛 (?) 的小怪物《外星通緝者》(一):是山寨小精靈還是魔怪領頭羊?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19年07月20日11:46 • 人狼屋

1984 年,喬丹堤 (Joe Dante) 執導的家庭恐怖喜劇《小精靈》(Gremlins) 在全球締造一億五千萬的票房,它不僅是當年的賣座電影第四名,也回收了將近十四倍的成本。一時之間,片中的可愛小魔怪變成大眾媒體的寵兒,更成為有心人士模仿抄襲的對象。

1984 年的科幻喜劇電影《小精靈》(Gremlins) 劇照。
1984 年的科幻喜劇電影《小精靈》(Gremlins) 劇照。

看看這毛茸茸的小淘氣。

 

小魔怪與未曾謀面的遠房親戚們

在各家片商一窩蜂的跟拍之下,小魔怪即使沒碰水跟宵夜,也照樣分裂出一群奇形怪狀的遠親。光在 1980 年代後期,我們就可以看到《馬桶妖怪》(Ghoulies, 1985)、《荒島小精靈》(Attack of the Beast Creatures, 1985),以及「B 級片之王」製片人羅傑科曼 (Roger Corman) 製作的《外星魔怪/分身小綠妖》(Munchies, 1987) 等恐怖喜劇。

這些仿作都有一群吵鬧不休的小怪物,牠們有類似人形的粗短身軀、半人半獸的臉孔、粗硬的體毛,當然還有長滿利牙的大嘴。更重要的是,牠們只要食物充足就能無限繁殖,讓牠們無傷大雅的惡作劇,迅速變成毀滅性的大災難。

《馬桶妖怪》(Ghoulies, 1985)、《荒島小精靈》(Attack of the Beast Creatures, 1985)、《外星魔怪/分身小綠妖》(Munchies, 1987)
《馬桶妖怪》(Ghoulies, 1985)、《荒島小精靈》(Attack of the Beast Creatures, 1985)、《外星魔怪/分身小綠妖》(Munchies, 1987)

因此,當新線公司於 1986 年推出《外星通緝者》(Critters) 時,片中那些貌似突變豪豬、張著血盆大口咬爛沙發的小怪物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矚目。不管怎麼看,牠們都像「小精靈」的低廉仿冒品。

「外星通緝者」過了三十年仍有不少死忠支持者,然而「缺乏原創性」的恥辱烙印,仍是它揮之不去的魔咒 。但真是這樣嗎?對導演史蒂芬海瑞克 (Stephen Herek ) 而言,與其說「外星通緝者」抄襲「小精靈」,不如說「小精靈」救了「外星通緝者」。

《外星通緝者》Critters 劇照,牠和遠房表親「小精靈」到底又有什麼淵源呢?
《外星通緝者》Critters 劇照,牠和遠房表親「小精靈」到底又有什麼淵源呢?

尖牙咧嘴的外星小怪物。

 

論輩份,《小精靈》得叫《外星通緝者》一聲哥?

根據海瑞克的說法,早在《小精靈》誕生的三年前,編劇多明尼克繆爾 (Domonic Muir) 就已完成這個故事,作為他的執導處女作。但在無人看好的情況下,兩人的計畫不得不喊停。直到《小精靈》大受歡迎,《外星通緝者》才得以順利開拍。

為了避免雷同爭議,海瑞克甚至重寫了好幾次劇本,無奈仍落人口舌。這類無頭公案在好萊塢並不罕見,像《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1992) 與《雷克斯暴龍》(Carnosaur, 1993) 的題材誰先誰後的爭議,就曾是影壇津津樂道的話題。海瑞克說法的真實性已不可考,但不可否認的是,每當他提起這段往事,語氣總帶有點瑜亮相爭的遺憾。

好萊塢編劇多明尼克繆爾,他表示早在《小精靈》之前他便創作了《外星通緝者》的腳本。
好萊塢編劇多明尼克繆爾,他表示早在《小精靈》之前他便創作了《外星通緝者》的腳本。

繆爾完成《外星通緝者》後,曾為華語電影編寫英文配音劇本,包括朱延平的《火燒島》。

當然,先後順序與品質無關。就算有同樣的預算及資源,《外星通緝者》能否與《小精靈》並駕齊驅仍是未知數。不過《外星通緝者》的確建立起自己的獨特風格,片中多采多姿的創意及幽默感,讓它至今仍是不少影迷心中的壓箱寶。

1986 年的外星小魔怪系列電影《外星通緝者》,大受歡迎的該系列還推出許多續集。
1986 年的外星小魔怪系列電影《外星通緝者》,大受歡迎的該系列還推出許多續集。

想起這些大嘴尖牙的小毛怪嗎?

 

西部風格的爽快外星科幻生物喜劇

比起《小精靈》有點說教味道的嚴肅劇本,《外星通緝者」的訴求是簡潔明瞭的痛快感。它像是發生在太空的警匪片,故事也有濃厚的西部片味道。片中的兩位賞金獵人來到地球追捕一群逃出太空監獄的亡命之徒。這批危險的逃犯在小鎮橫行霸道,並企圖殺光住在農莊裡頭的一家人。在小男孩布萊德,與自稱曾被外星人綁架的古怪鎮民查理協助下,賞金獵人成功完成任務,並摧毀逃犯們佔領坎薩斯州的野心。

與傳統西部片不同的是,這些逃犯並非人類,而是被稱為「克里特」的肉食生物。牠們能捲成球狀快速移動,且發射背上的毒刺。一張大嘴見生物就咬,展現強烈的掠食本能。但牠們有高度智慧,也能使用語言溝通。配音員科瑞伯頓 (Corey Burton) 為克里特發明了一種混合法語及日語的奇異語言,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1986 年科幻喜劇《外星通緝者》中的外星生物克里特的神祕語言,是由配音員科瑞伯頓所特別設計的。
1986 年科幻喜劇《外星通緝者》中的外星生物克里特的神祕語言,是由配音員科瑞伯頓所特別設計的。

另一方面,賞金獵人的角色,可說對應了西部片的無名遊俠形象,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臉。兩位外星人的頭部看起來像綠色的螢光燈泡,可以依照需求變成合適的樣子。而他們選擇的形象與地球文化的衝突,也成為片中的喜感來源。相對的,原本做為甘草角色的查理,卻因為演員唐基斯歐柏 (Don Keith Opper) 大受歡迎的緣故,逐漸從跟班配角扶正為領銜主角,並在之後的三部續集裡大顯身手。

科幻喜劇電影《外星通緝者》中的唐凱斯歐帕。
科幻喜劇電影《外星通緝者》中的唐凱斯歐帕。

唐凱斯歐帕。

 

對《E.T.外星人》的小玩心大「致敬」

《外星通緝者》系列的定位是恐怖喜劇,不過第一集的驚悚情節其實不多。片中最吃重的部分,除了八零年代常見的青少年冒險故事外,應該就是以《星艦迷航記》(Star Trek)、《馬桶妖怪》及《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為嘲諷對象的橋段了。

雖然編導亟欲與「小精靈」劃清界線,但挖苦《E.T.外星人》可不手軟。它一方面請來在《E.T.外星人》扮演母親的迪沃倫斯 (Dee Wallace) 飾演農莊主人的妻子,一方面甚至讓外星逃犯拿起一個 E.T 玩偶,並將其大卸八塊。這個大膽的笑話似乎也否定了「外星人」一片的樂觀精神,就像 1982 年的《突變第三型》(The Thing) 一樣,對史匹柏式的善良異星生物,提出尖銳的質疑與不信任。

《外星通緝者》片中有不少「致敬」《E.T.外星人》的橋段安排。
《外星通緝者》片中有不少「致敬」《E.T.外星人》的橋段安排。

《外星通緝者》在《小精靈》引發的熱潮中殺出血路,在票房與評價上皆有不惡的表現,也為自己爭取到續集的機會及更多的預算。當接任續集導演的米克蓋瑞斯 (Mick Garris) 決定刪去首集的青少年冒險情節,並放入更多恐怖元素後,《外星通緝者》就此走上了與《小精靈》分道揚鑣的不歸路……(未完待續)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