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替Uber「大車隊」暖身?交通部開放多元計程車免跳表、APP算車資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9年09月04日04:05 • 發布於 2019年09月03日18:08 • 吳元熙

交通部3日發佈新聞稿,預告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將放寬多元計程車免裝計費表,可透過APP「預報」車資、計算實際乘車費用,和現行小黃的「預估」車資做出區隔。此外,多元計程車業者可依照車型、市場需求等因素自訂計費方式,但不得低於各地方政府核定費率。

多元計程車修法「免跳表」,費率調整才是真難題

「彈性費率」是Uber主打的演算法機制。消費者僅需輸入上、下車地點,系統會以附近可載客車輛多寡、叫車人數、行駛距離等因素即時計算車資。以台北市捷運大湖公園站至國父紀念館站為例,4日凌晨12點多搭乘「菁英優步」的報價為230元。

現行多元計程車的計費方式,比照一般計程車跳表,雖開放車隊自訂費用,價格彈性卻很有限,業者多半選擇在跳表價區分尖峰、離峰,或直接把跳表費用乘上固定費率。

多元計程車能透過APP預估車資,但金額範圍大,且最後實際搭車跳表的價格,不見得與預估數字相同。
多元計程車能透過APP預估車資,但金額範圍大,且最後實際搭車跳表的價格,不見得與預估數字相同。

同樣是凌晨自內湖到台北市區,以台灣大車隊為例,豪華車型多元計程車費率為跳表金額1.4倍,雖然也可預估車資,但金額浮動差異不小,落在378至497元之間,且會註明「實際車資以服務總里程計算為準」。消費者最終還是要看跳表價,預估車資僅能用來參考。

此次修法後,搭多元計程車可省去跳表方式,比照Uber「估多少付多少」。不過,由於主導計程車價格的主管機關為各地方政府,即便Uber最終選擇成立大車隊,能否順利爭取到理想的彈性費率方式,仍是未知數。

交通部表示,目前多元化計程車已有預估車資功能,為了更貼近消費者期待,再放寬多元化計程車可使用APP預先報價,讓民眾在搭車前就能充分瞭解乘車價格,減少雙方爭議。

今年5月,交通部訂定「Uber條款」—「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103-1條修正草案,將於公告期滿的10月初正式取締,依法可開罰9千至9萬元罰鍰。

面對台灣政府開出的合法期限,至今Uber仍在積極溝通,尚未點頭成立計程車隊,但透過聲明表示「我們樂見交通部肯定科技可以協助提升消費者選擇和交通產業轉型。這是第一步,但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期待與交通部和計程車產業持續努力,確保平台駕駛和合作租賃公司順利轉型。」

據了解,Uber合法化的卡關原因,除了他們擔心未來費率計算方式和現行機制差距太大,另一點則是想避免在全球開啟成立計程車隊的先例。

一直以來,Uber都希望在各國以「網約車」形式符合法令規範,即便與小黃車隊合作推出Uber Taxi服務,也是藉由平台替計程車隊、司機招攬生意。

交通部推動多元計程車至今約3年時間,全台僅有約2,000輛加入。此次修改法規讓APP能計算實際車資,看似是替Uber合法大門開了縫隙,但最終大結局如何,還有得吵。

責任編輯:蕭閔云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