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印尼單口喜劇解憂愁 嘲諷政治宗教沒包袱

全球中央

發布於 2023年02月02日09:46
業餘單口喜劇演員古爾托姆說:「在這裡,什麼都能說,可以沒有任何包袱地闡述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壓力也釋放了。」
業餘單口喜劇演員古爾托姆說:「在這裡,什麼都能說,可以沒有任何包袱地闡述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壓力也釋放了。」

文、攝影/李宗憲 (中央社駐雅加達記者)

充滿渲染力的笑聲,響徹雅加達市區的一間美式餐廳。週一晚間,近40名業餘單口喜劇演員輪番上台,以嘲諷語氣談論印尼的政經時事和熱門話題,台下報以掌聲支持、鼓勵,有時還笑到從椅子跌落下來。這群人把握下班後短短兩個小時,磨練單口喜劇技巧、訓練台風。

單口喜劇的斜槓人生 靈感來自焦慮與真實

「『開麥』能消除我的焦慮」,組織這場聚會的伊布努(Ibnu Bertus)如此敘述單口喜劇演員。他說,起初只是因為無聊而看喜劇演員的影片,後來愈來愈著迷而加入社團,有次被邀請上台「開麥」,意外開啟單口喜劇演員的斜槓人生。伊布努白天在銀行上班,每週都會固定組織這場屬於喜劇演員的聚會。

有四年喜劇演員經驗的伊布努坦言,要做好單口喜劇並不容易。它既要詼諧、幽默,故事還得讓人信服,因此需要做很多功課,看很多影片和文章。他說:「一開始根本沒有幽默素材可以拿出來表演,但至少在社團裡可以互相學習,因此我就漸漸愛上了。」

伊布努透露,喜劇演員的靈感大多來自焦慮,並舉例,作為一夫多妻制下的孩子,因他的父親有兩個老婆,無形中對他形成壓力,因此常以印尼的婚姻文化作為他的主題。

雅加達單口喜劇社團成立超過10年,成員背景相當多元,有華人、國會議員子女、身障人士及上了年紀的單身男子,年紀介於17到50歲。

伊布努說,「自嘲是最高明的幽默」,這句話放在單口喜劇最適合不過。他舉例,像身障人士可能會開自己身體缺陷的玩笑,單身男子則會笑自己沒人要等。當自嘲大笑時,也會渲染觀眾情緒,大家就會跟著一起大笑。

伊布努說,單口喜劇演員通常會從家庭背景找到靈感,當中也隱藏各種焦慮,「他們藉由這個舞台把焦慮轉換成幽默字句,當成玩笑話說出來,煩躁的心也被拋開了」。

他說:「我們的靈感通常是來自家裡發生的事件,是真實的。當我們在舞台上表演時,若故事不夠真實,觀眾也能感覺得到。」

另一名剛加入社團半年,27歲的業餘單口喜劇演員古爾托姆(Triwin Gultom)也說:「在這裡,什麼都能說,可以沒有任何包袱地闡述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壓力也釋放了。」

業餘演員舞台試水溫 拿捏玩笑尺度避踩禁忌

單口喜劇在印尼有數十年的歷史,許多電視台都有製播單口喜劇比賽節目,最廣為人知的是自2011年開始播出的《Stand Up Comedy Indonesia》,節目受到觀眾的喜愛,擁有一票忠實粉絲。

伊布努說,很多業餘人士會先加入社團密集練習,為參加節目海選做準備。當天戴著假髮、坦胸露肚的伊潘(Ipan Peci)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一身穆斯林服裝,後來突然換成武術服,胸口寫著「212」,在舞台上嘲諷當年發起212遊行集會的激進組織「伊斯蘭防衛者陣線」(FPI)。

「212」示威的由來是2018年12月2日有數萬人到雅加達遊行集會,當時的示威是針對時任省長鍾萬學(Basuki Tjahaja Purnama),激進組織認為他褻瀆《可蘭經》。鐘萬學後來在省長選舉連任失敗,又因褻瀆宗教罪名遭判兩年徒刑,成為印尼宗教不寬容日益加劇的案例。

對伊潘而言,一週一次的聚會是精神糧食,他還為此固定休週一,並說,有時舉辦比賽需要晉級才能繼續,因此參加聚會心情總是期待又緊張。

業餘喜劇演員需要練習舞台的另一個原因,是擔心碰觸禁忌而來「試水溫」,他們透過內部演出,學習如何拿捏開玩笑的程度及避開紅線。

宗教種族話題都可談 唯獨演出現場不能錄影

印尼作為擁有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國家,宗教信仰和種族常被視為敏感話題,但如同伊潘在台上有關「212」的表演,已經碰觸到伊斯蘭宗教。古爾托姆解釋,宗教和種族是很多單口喜劇演員熱愛的主題,也最為敏感,這也是為何規定現場表演時,觀眾不能錄製影片,在電視上不能開類似的玩笑。

古爾托姆說,他自己非常熱衷開政治玩笑,宗教種族議題也常是主題之一,而他唯一不敢碰觸的是足球議題。他解釋,印尼的足球迷組織非常龐大,若開足球相關的玩笑可能會遭受網路攻擊。

對這群業餘單口喜劇演員而言,這場聚會是紓壓工具或測試能力的舞台,當然也有人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全職演員,但這並不容易。伊布努說,斜槓賺點零用錢還可以,但要全職還需要累積一定的知名度。

但古爾托姆對做全職單口喜劇演員很有信心。他認為印尼的單口喜劇市場很有潛力,除了全職單口喜劇演員,也可以當導演或喜劇顧問,他期待有天可以靠單口喜劇賺錢。

「在這之前,我必須專心精進自己,讓自己成某個主題的專家,所說的故事才有人買單」,他說。

本文轉載自《中央社全球中央雜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