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人物》歷史寫作來自一個小小的「萌點」:訪錢真《緣故地》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2023年07月25日13:35 • 發布於 2023年07月25日11:30 • 何玟珒

夏日午後的採訪,錢真穿著藍衣白裙現身於約定的茶屋。茶屋難尋,日式屋舍匿於小巷中,拐入的路徑狹窄,需刻意留心否則定會錯過。這讓我想起《緣故地》當中的敘述:就像人習慣眼睛先看哪一邊,那個地方就是常常不會被看到的角落,一不留神就錯過了。

第一眼無法輕易辨識出來的事物,生活中處處存在。錢真為了小說素材前往南投探勘地形時,曾與先生開車上山迷了路,透過一隻黑狗的指引才找到被樹蔭隱蔽、要細看才能注意到的小路。「牠彷彿已經看過很多人在那邊開錯了!」錢真笑著說,「小說當中有關『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養分就是從這邊來的。在山裡面走路有很多這樣子的感覺,不是那麼確定地知道你會走向哪裡?然後你以為可以走的道路其實是沒辦法再走下去的。」

➤書寫小人物的反抗

無路可走的境地、未知的前路,聽起來多像在講「起義反抗」這件事。錢真上一部長篇小說《羅漢門》寫清代高雄內門武裝起義的朱一貴,贏得第四屆(2019)臺灣歷史小說獎佳作(首獎從缺)。當年受訪時她提到,寫朱一貴的故事時,已經分不清是她在寫朱一貴,還是朱一貴在給她力量。當時錢真正在家庭主婦的生活中迷茫,是那群300年前年輕人反抗的故事激勵著她。

生長於南投竹山的錢真一頭栽進台灣史之前,先是沉迷於小說的世界。台灣史的啟蒙則是在1995年——台灣總統直選前一年,她大一,受到社團學長姐的影響開始接觸台灣史相關書籍。

畢業後擔任高中老師的錢真,後來辭職隨丈夫搬到南部,停留之處成為她筆下歷史創作的題材。《羅漢門》出版後,時隔4年完成的《緣故地》同樣是歷史長篇小說。

新書《緣故地》說的是日治時期南投竹山的林圮埔事件和當地竹農的請願運動。故事中談信仰、現代文明、律法、竹林產業和殖民社會的百姓。錢真對起義事件格外感興趣,起心動念想寫家鄉的故事,她翻閱的書是學者劉枝萬寫的《南投縣革命志稿》。問及為什麼常寫人民抗議的故事時,錢真想了想,說:「可能因為我覺得這些人的生命比較有變化吧!」

➤反抗所以變化

紙上起義故事的作者本人也有所變化。這4年隨著家中孩子成長,錢真白天漸漸有穩定的時間創作,更接了一個氣象和文史的跨領域研究計畫,分析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天氣圖與氣象觀測資料,剛好幫助她撰寫同屬日治時期的《緣故地》。但她也坦言:「因為同時要創作跟接案,經常過著工作到傍晚已經很疲累,又馬上要準備晚餐,餐後做家務、教孩子功課,缺乏休息時間的忙碌生活。」

壓力不只來自日常。比起4年前覺得能出版就很開心了,錢真寫《緣故地》時更迫切思考自己的風格,既想保持創作精神上的延續,又希望能有所區隔去嘗試第一本書沒能實踐的元素。

起義者無疑是一種延續,朱一貴跨越了「門」成為起義領袖,行動雖然以失敗告終,朱一貴被捕押送往北京凌遲處死,但在臺灣仍被信眾立廟祭拜。劉乾以信仰為號召,從算命仙轉變為竹山民眾的精神和信仰領袖,行動失敗後劉乾等人的事蹟在《臺灣日日新報》連載了好幾日。小人物和大人物的框架在起義者身上產生歧異,起義這個舉動讓凡人在歷史上留名,得以被賦予更加多樣的角度。

為了書寫故事中有著跌宕經歷的角色們,作者悄悄與周遭的人們展開意想不到的互動,有了新的發現。錢真說,在最初版本的故事中寫劉賜和劉乾搬竹子,她的想像是兩人一前一後將長長的竹子扛在肩上。後來她看到老照片,發現戰後人工搬運竹子的方法是用一個有繩索的扁擔拖著竹子走。她問母親以前有沒有看過別人搬竹子?沒想到她母親自己就曾用那種方法,將竹子從竹林搬到大路上讓貨車載走。

「我跟我媽媽朝夕相處,從來沒聽她說過這個。因為寫作的過程要處理很多小細節,要知道他們的生活方式,所以需要到處去問人。」錢真補充:「像那個竹子的種植方式,我去問我鄰居,才知道她以前就是中心崙那邊的人。」

台灣竹產業直到1980年代都很興盛。圖為民眾自山上砍下竹子後拖到山腳,收購商現場秤竹子重量。創作者:李湞吉/國家文化記憶庫
台灣竹產業直到1980年代都很興盛。圖為民眾自山上砍下竹子後拖到山腳,收購商現場秤竹子重量。創作者:李湞吉/國家文化記憶庫

➤以虛構為幕,以史料為席

相較於學者劉枝萬在《南投縣革命志稿》中將林圮埔的殺警行動視為「迷信荒謬但抗日精神值得敬佩」之事,錢真的《緣故地》並不將民俗信仰看得那麼負面。她自言,《緣故地》中特別想探討「信仰」這件事。

日本殖民政府將事件歸因於竹山居民未能享受到現代文明的便利,心生不滿因而反抗,但錢真認為在那個前現代的社會氛圍中,民俗信仰才是當時人們的生活重心。小說將起事的原因賦予更加多元幽微的面貌:竹林問題、殖民者與受殖者的矛盾、仰仗與追尋之物的破滅,或男性友伴之間愛的情緒勒索(嗯?)。小說中是這麼寫的:「檢察官們以為的重點,卻是劉賜想得最少的地方。」

為了逼近自己未曾經歷的時代,錢真採取的方法是做田野調查和勤讀史料。她透過口供紀錄,重塑小說人物與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張隆志教授為《緣故地》撰寫的序文中,提到法國歷史學家埃曼紐.勒華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的《蒙大猶》。《蒙大猶》是一本以14世紀宗教異端調查的農村居民口供寫成的史學著作,而《緣故地》的寫作,也是以日治時期林圮埔事件官方檔案所記錄的口供為人物塑造的史料依據。

然而,口供紀錄有其侷限,被寫下的文字因通譯不精確或下層官員想討好頂頭上司等因素而有誤差,不見得代表當事人的親口所言和心境。偏偏口供等法律文件又是歷史洪流中難得記錄平民的資料,難有其他史料能互相映證、參酌。史學與文學、真實和虛構之間曖昧模糊,如何選用資料並應對部分讀者對「真實」的提問,錢真是這麼認為的:「史料是小說寫作的地基,不一定要被讀者看見。」

「有些史料的解讀是因為後人已經帶著偏見在看了,不一定是正確的。再加上史料會有新出土的資料,新出土的東西可能推翻之前的見解,要完全正確是很難的。我覺得歷史是要一直質疑自己目前已知的到底對不對。」錢真認為,小說有它自己的主題,不可以被史料帶著走。她期許自己在寫作時能在盡量不違逆歷史事實的狀態下,讓讀者對人物感興趣、想知道他們接下來的發展。

或許是因為這些信念,讓錢真在暫時已有定論的史料檔案中,得以為自己的寫作撐出一方天地,想像並撰寫那些「說不定可能發生」的事情,透過文學的虛構和想像帶領讀者到史學難以觸及之地。

➤嗶嗶嗶──前有腐女

「讀者」是我在採訪時注意到的關鍵字。在正式採訪前讀過《緣故地》,已發現行文間藏有萌點,文句間撐起腦補空間。個人天生內建的「腐女雷達」隱隱啟動,讀錢真作品總讓我想到「歷史同人女」這個詞。採訪中雷達對接,分外欣喜,偵測範圍內有我朋。錢真說她以前在論壇上看文章時,有一個分類就是「歷史同人」,每個人都可以點開欄位標籤進入自己想進去的異世界。

然而,熟悉腐文化的錢真內心明白,《緣故地》並不能算是BL小說,這與創作者的意圖無關,而是與讀者客群熟悉的文化相關。「如果《緣故地》是歷史BL同人小說,那劉賜跟劉乾在故事中的比例就要更多,然後故事的主軸要放在他們兩個的感情如何發展、如何遇到阻礙……他們關係變化的線要很明顯,而周圍發生的歷史事件就只是為了他們的感情而做鋪排。」錢真說:「寫歷史小說的時候,這些地方必須收一點……不能太,呃,放縱自己的,呃,邪念。」

「我懂。」這種說到自己所愛而明顯加快的語速,以及為了慎選用詞的停頓,我真的非常熟悉,「要自主規制。」

文學創作與閱讀,之於錢真而言是一種能夠遁入異空間、暫時忘記自己是誰的行動。「人生只有一次啊!但是在寫作中可以體會更多樣的人生,甚至發展其他的人格。我不確定讀者怎麼想,但我自己很享受。」錢真說。

那麼,若撇除補助計畫、對外演講所需呈現的堂皇道理,寫作的契機與動能是從何而來的呢?被問到此題,錢真的語速又默默提升,說:「我在查史料的時候有注意到劉賜跟劉乾是認識很久的朋友,交情很好……最後他們就一起去革命。」

錢真頓了頓,笑著坦承:「我就覺得『萌』到我了。雖然不是本書的主軸,但我覺得有萌點會寫得比較開心。」

「是燃料呢!動力的來源。」我說。

「沒錯。」錢真如此回答。●

緣故地
作者:錢真
出版:衛城出版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錢真

本名錢映真,南投竹山人,現居臺南,寫作亦學習南管。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曾任高中地球科學教師。曾獲臺灣歷史小說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獎、打狗鳳邑文學獎、南投縣玉山文學獎、桃城文學獎、臺中文學獎。

錢真擅於以寧靜知性筆法,挖掘歷史內面的幽微人心,她的小說兼具史識、詩意與哲思,著作《羅漢門》取材清代臺灣朱一貴抗爭事件,於2019年出版。

閱讀通信 vol.243》不與美術天才黃土水同代,但能從閱讀貼近他的生命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定期贊助

  • 單筆贊助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