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母親曾食用生菜沙拉、切片水果

媽媽寶寶

發布於 05月18日04:09

疾病管制署日前公布今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

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

個案母親於懷孕34週因為出現發燒、倦怠與腹痛而就醫,後發現胎心音異常、羊膜破裂等症狀而進行緊急剖腹產;個案出生就活動力不佳,臉色蒼白,收治新生兒加護病房,經過檢驗後確診,研判是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

李斯特菌症│孕婦│新生兒
李斯特菌症│孕婦│新生兒

經疫情調查後發現母親懷孕期間曾食用生食與即食食品,像是生菜沙拉、切片水果等。李斯特菌普遍存在於泥土、汙水、蔬菜、市售肉品,亦可存在於部分無症狀的人類、哺乳類動物及鳥類腸道,主要經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感染。
國內曾於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李斯特菌,另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潛伏期通常為21天(3-70天)。感染後的病況嚴重程度視感染者之免疫狀況而定,免疫力正常者不易受到感染,或是感染後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李斯特菌症│孕婦│新生兒
李斯特菌症│孕婦│新生兒

但對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可導致敗血症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伴隨死亡風險。若孕婦感染,可能會造成流產、死胎、早產,或是於生產時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侵襲性感染。

李斯特菌症感染症狀

免疫力低下者

主要呈現敗血症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以腦膜炎、腦膜腦炎較為常見)等侵襲性感染的相關症狀,如:發燒、頭痛、頸部僵硬、意識混淆、失去平衡感、痙攣等。

孕婦

多僅呈現類流感症狀,但孕婦感染後可導致流產、死胎或早產。

新生兒

感染後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可能出現發燒、皮膚紅疹、活動力變差等症狀。

一般免疫力正常族群

多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

疾管署說明,依據資料顯示,今年截至5月6日,國內累計51例李斯特菌症確定病例,僅略高於2020與2022年同期,以6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78%),其中1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累計病例中,男性病例數略多於女性,並以70歲以上個案為多,其次為60歲到70歲,另新生兒個案(出生未滿1個月)累計14例,其中出生至發病日日距小於3日(含)者占93%。
李斯特菌可於冰箱冷藏(4℃)環境下持續生長增殖,需加熱至72°C以上才能殺死。李斯特菌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民眾應落實於飯前洗淨雙手、食物澈底煮熟,避免生飲生食,食物貯存、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婦女於懷孕期間,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食用即食肉類加工品、剩菜及生菜沙拉等,或於食用前充分加熱;若有發燒、頭痛、噁心、腹瀉等症狀,請儘速就醫;醫療院所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產婦一陣咳嗽,竟是最致命的突發狀況,醫療團隊搶救6小時,輸血4000多毫升

剖腹產怕留疤? 婦產科醫提「4大照護須知」:這2樣東西千萬別碰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