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常常聽到造訪日本旅遊的台灣朋友們分享:日本人總是好有禮貌,彷彿「遵守規矩」這四個字就流淌在他們的血液中。不過,你是否曾經想過,這樣的民族性格是如何養成的?
日本導演山崎艾瑪(Ema Ryan Yamazaki)認為,這一切必須從日本的小學教育開始深究,於是她帶著攝影機,進入擁有近 1,000 名學生、身為日本最大公立小學之一的「東京塚戶小學」,蹲點拍攝 150 多日,交出了《日本人的養成》(The Making of a Japanese)這部紀錄片,要帶領觀眾揭開日本小學生日常生活的神秘面紗。
本片所要表達的主旨究竟是什麼?而這部非常「好入口」的紀錄片,如何連續榮獲日本當代電影節觀眾票選獎、日本連線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大獎?本文將深入談談這部電影的剪輯與敘事語調,也會將其與台灣的相似作品並陳比較,反思聚焦小學生的紀錄片題材,如何拍出讓觀眾看得入迷的成品。
《日本人的養成》的開頭非常有趣,可以說是採用「破題法」的論述,立刻回答了我在前段所提出的大哉問──日本人為何這麼有禮貌?
小學尚未入學,家長就會在家中教導小朋友,被老師點到必須要答「有」;一到了學校裡,老師一再地告誡孩子,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甚至連師長與師長之間,還會互相「提醒」對方是不是上課太大聲、別變成學生不好的榜樣。
無所不在,且處處都會被提醒的「規矩」,是日本小學教育中重要的一環。正如同片中的遠藤老師所說:「小學生活有各式各樣的規則,只要同學們學好,就能在大人社會中生存。」一切的提醒,都是為孩子們將來融入社會做準備。
就另一個角度來看,導演山崎艾瑪也亟欲呈現學校裡的同學,如何在拍攝當下 COVID-19 疫情期間,仍各司其事,維持學校中的運作。舉例來說,營養午餐期間,每個負責打菜的同學,都必須做好各自的工作,否則整條午餐隊伍就會混亂失序。正如同紀錄片中的教授所說,日本小學教育的特色,在於「讓學生參與運作,建構出一種生活教育」。
《日本人的養成》孩子們都遵守限制、在疫情中繼續前進。圖/海鵬影業 提供
由此可見,導演清晰而明確地回答了她眼中的「日本性」是什麼──從小就培養的「遵守規則」,以及「負責任」地扮演好社會中的角色。不過,本片最精妙之處,並不在於點出這些我們可能早就預料得到的答案;反而是導演「談論」這些議題的視角,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
日英混血導演,如何運用影像表達認同?
本片導演山崎艾瑪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則是日本人。她從小在大阪成長,自己也是就讀日本的小學系統,在日本與西方文化中碰撞、融合,長大後才到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讀書。
談到這裡,我們或許會「以為」導演在見識過西方更加自由的社會環境後,會回過頭來指出日本的教育制度可以如何「改善」。有趣的是,山崎艾瑪並沒有落入這種常見的「批判母國文化」的窠臼;若觀眾細細品味這部紀錄片,可以聽見編導選用輕鬆可愛的配樂、畫面上是明亮自然的色彩,以呈現孩子的情緒變化,並同步拍下老師們如何有耐心地教導──看到這裡我發現,導演完全無意對日本的社會規範做出銳利評論。
我相當好奇,她在跨文化的成長環境下,究竟是怎樣的創作背景,形塑她這麼溫柔、逗趣的敘事觀點?而我在她的一篇外媒採訪中找到了蛛絲馬跡:山崎艾瑪提及,即便他國遊客一直稱讚日本,日本人對於自身的民族性,仍常常陷入一種自我的批評。不過,她在真的走出國門後,才發覺那些日本人所認為的「理所當然」其實相當珍貴,舉例來說,國外的地鐵不會準時、街道也可能相當髒亂,她並以自己生活過的紐約為例。
可以想見,山崎艾瑪在拍攝本片的創作意識上,不僅是想讓外國觀眾一窺日本人是如何「養成」的,她也想讓日本觀眾留心這些理所當然的社會規範,其實非常「獨特」,也並非全然是負面的。從山崎艾瑪的作品裡,我們可以看見,創作者不帶批判地觀視自身文化、無須刻意動用情緒波瀾使觀眾感到不適,一樣能拍出具備深度、能引發反思,也更親近普羅大眾的作品。
《日本人的養成》導演山崎艾瑪打算讓孩子在日本小學就讀。圖/海鵬影業 提供
《日本人的養成》當中最暖心的片段,大概就是在校外教學時,有老師私下分享,希望自己「說的話能在孩子心中種下種子,」這才是他心中教育的真諦。而到了電影最後,也有畢業生在經過小學教育洗禮後,覺得自己「更像大人了,即便很希望自己一直是小孩。」山崎艾瑪選擇剪入這幾句對白,能看出她如何溫柔地看待日本教育,也體諒著老師們的辛苦。
為何交互剪輯小一、小六生?
綜觀來看,《日本人的養成》雖說是紀錄片作品,導演仍以劇情片常見的「三幕劇結構」鋪排全片敘事步調,以 3 個學期作為分別,從學年之初拍到學生畢業、放假,很完整地呈現了學生的改變。
個人認為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導演分別選擇了一年級與六年級的學生拍攝,接著藉由交互剪輯的手法,讓視覺語言的「語意」慢慢地產生連結。
從一年級學生與六年級學生的比較,我們可以想見,剛入學的年幼小孩經過一番洗禮,最終成為什麼樣子的畢業生。若單獨拉出六年級學生的故事線來看,導演格外關注其中一位擔任廣播股長的男同學,讓我們看到他如何從「依賴」夥伴幫忙進行廣播工作,到了片末能獨當一面,甚至跨過體育、生活教育等方面的挑戰,順利畢業。
《日本人的養成》描述當全世界孩子因疫情無法上學,日本卻要求孩子們赴校上課。圖/海鵬影業 提供
山崎艾瑪選擇一年級與六年級拍攝,再交插剪輯的敘事,實在太為巧妙。如此一來,她創造出兩條故事線,而故事線之間又能相互呼應,形成一種「雙重性」的比較,增加了故事的厚度。
相似題材,台日作品一起看
看著《日本人的養成》一片,讓我想起今(2024)年初擔任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會外賽評審時,發覺台灣也有這麼一部短片作品《選擇的秘密》,蹲點拍攝小學生的學生自治,也就是「社會運作」的生活教育過程。兩者同樣潛入校園拍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選擇的秘密》在兒童影展競賽中,最終獲得台灣獎的佳績,不過我認為比較可惜的是,該部作品仍停留在簡單直接的訪談與記錄上,相對未在剪輯、調光與畫面美學上加以琢磨,敘事也較直白一些。或許在鏡頭語言使用方面,能從《日本人的養成》取徑,片中各種精心設計的空景,除了光線柔和、色彩飽滿美麗,也都能呈現特定的劇情線索。舉例來說,多次拍攝的鞋櫃與書包櫃,不論老師或學生都得擺放整齊;有的時候擺得不好,有的時候整齊劃一,都能為故事的進展提供一些「密碼」。
總歸而言,《日本人的養成》不但題材妙趣橫生,全片輕鬆可愛,在影像語言上也兼具深度。若讀者朋友們想更加了解日本人如何「成為」日本人,相當值得一看,看完也會不禁莞爾──原來日本人為何總是這麼有禮貌呀!
【延伸閱讀】
●當台灣取消暑假作業,上海小學生暑假在做什麼?
●「讀空氣」養成記──幼兒園階段,是我們日本人最「自由」的時候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29
neo
日本人的「有禮無體」從何而來?
11月01日12:08
莉淑
應該是說日本人很假!
11月02日00:39
Sean
日本校園裡面很多霸凌不是嗎?
11月02日10:52
Naozumi Tsai
在日本看過節目了,超可愛的,就算是表面功夫也大贏本土猴子。
11月01日11:58
順發
日本的家長 不會跟學童說:
不用聽老師教什麼規矩(不用戴安全帽、可以闖紅燈、垃圾可以亂丟….)
11月01日17:4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