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賣菜竟可以這麼歡樂!熱血「農村媳婦兒」吳佩儒,要讓務農成為希望之地

上下游新聞市集

發布於 2022年05月11日12:25 • 上下游News&Market
賣菜竟可以這麼歡樂!熱血「農村媳婦兒」吳佩儒,要讓務農成為希望之地

愛畫畫的都市女孩嫁到農村,竟把農業變Q版了!雲林縣西螺鎮有一位來自都市的農村媳婦吳佩儒,6 年前跟著丈夫廖聖凱返鄉,本來對農村生活水土不服的她,發現農民其實想改變現況卻苦無門道,因此成立了「有朝一日.西螺小農」粉專,每天拍照、拍影片「消遣」老公,目標是把丈夫打造成全台最帥的農夫,務農日常變成活潑貼文,還開辦「媳婦兒有限公司」來賣菜。

擅長畫漫畫的吳佩儒為公司繪製文宣,以經營團購主、產地專車直送蔬菜箱作為賣菜策略。她也透過粉專找志同道合的青農合作,在訪視農田、為農民拍照時,對農業越來越熟悉,感受到農村的魅力,許多內向的農民也因她的熱情而變得開朗。原本堅決不下田的她,現在轉變為「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她下田」。她相信,有朝一日,農村會因為想要改革的農人們,變成充滿希望的地方。

「有朝一日西螺小農」創辦人吳佩儒(右)嫁給了農村青年廖聖凱(左),成立公司為夫家和西螺當地小農們賣菜(攝影/林怡均)
「有朝一日西螺小農」創辦人吳佩儒(右)嫁給了農村青年廖聖凱(左),成立公司為夫家和西螺當地小農們賣菜(攝影/林怡均)

都市小姐為愛移居農村,公公的許願改變了她

來自台中的吳佩儒,本是道地的都市小姐。她與丈夫廖聖凱相識十年後結婚,阿凱老家是西螺菜農,「結婚前,我爸爸一直叮嚀不准下田,阿凱跟我保證不會回家務農」。但阿凱在都市工作並不快樂,六年前,吳佩儒陪阿凱回家,目睹他對農田露出難以言喻的喜悅神情,她意識到務農是阿凱的天職,因此兩人舉家搬回西螺。

成全丈夫是出於愛,吳佩儒卻對農村水土不服。因為夫家有公婆還有奶奶,她要打理家務、照顧三個孩子,雲林當地又沒半個朋友,「那時很不習慣,假日就往娘家跑」。轉捩點在三年前,某次公公拜託她幫忙申請溯源系統的QR code,「因為全家只有我會用電腦」,她發現公公希望能給客戶一個保證,並循序漸進申請到產銷履歷、慢慢轉型成有機栽培,但卻不知從何下手。

公公的拜託讓吳佩儒意識到:老農願意改變,但需要協助。申請程序中,其中一項要鍵入自家網站,她便替夫家創了一個臉書粉絲專頁,聊天時公公反覆說道:「如果有一天,我們家的田可以⋯⋯」,看到公公對未來的期待,她便將粉專取名為「有朝一日.西螺小農」。

開粉專消遣老公,熱血媳婦賣菜賣到開公司

創立粉專後,她的農村生活變得多采多姿。「我那時決定要把老公拍成全台灣最帥的農夫,介紹給大家認識」,吳佩儒開始跟著阿凱下田,站在田邊拍照,本就擅長繪畫、美編的她,將照片上傳到粉專、寫貼文,幫家裡賣菜。

阿凱是擁有7分地的白莧菜專業農戶,最初她為了增加品項,便到菜市場找菜販售,後來客人反映玉米筍有點苦,她才驚覺自己對賣出的菜一無所知。為了找到多元的優質農產品,吳佩儒在粉專上貼出公告招兵買馬,想不到竟有不少青農來報名。她一一前去拜訪,「每去一個農場就被罵,因為我什麼都不知道」,交流過程中,她才逐步了解農業生產,也慢慢和公婆有了共同話題,與夫家的關係趨緩。此外,她也累積了農村人脈,「有一天,我發現假日不用回娘家了,因為四周都有認識的朋友。」

農村媳婦為了幫小農們賣菜,開車四處趴趴走(攝影/林怡均)
農村媳婦為了幫小農們賣菜,開車四處趴趴走(攝影/林怡均)

認識農夫後,吳佩儒發現青農們其實都想改變農業現況,例如:用更少農藥、肥料來生產,賣菜不再依賴菜販。過去她認為農業是沉悶又悲苦的,但看到青農們的努力,她慢慢對農業改觀,看見農業的無限可能。她將在地的蔬果透過各種方式販售,有時是網路下訂她送貨,有時是開著車到定點,後車廂拉開直接變成精美的蔬果攤販售。

為了更有效率的賣菜,吳佩儒在父親的資助下成立了「媳婦兒有限公司」,地址就坐落在丈夫的溫室旁,「農村媳婦的身份是人生中改變最多、學習最多的階段,對我來說很珍貴」,親切的名稱讓人印象深刻,許多農夫打電話來找她都會喊一聲「媳婦啊」。

吳佩儒成立公司協助當地農民賣菜,合作農民為產銷履歷、有機、友善栽植(攝影/林怡均)
吳佩儒成立公司協助當地農民賣菜,合作農民為產銷履歷、有機、友善栽植(攝影/林怡均)

不塑蔬菜箱,終年均一價力求公平貿易

走進公司,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包菜,仔細一看,包菜是用紙和麻繩。吳佩儒表示,減塑是未來趨勢,因此,所有包裝資材都不使用塑膠袋。這些包好的蔬菜會組合成蔬菜箱,並附上專人設計的料理食譜,以及老公阿凱的照片,照片背面是她和阿凱討論後寫下的介紹。

這些蔬菜箱終年「均一價」,吳佩儒表示,過去農民的收入常隨著價格波動,「生死都掌握在菜販手中」,消費者也感到混亂,於是她將整年成本、產量及菜價精算後訂出固定價,讓農民有合理利潤,消費者也能平穩的採購。不過,均一價雖有利於產銷穩定,但農民跟消費者都能接受嗎?「我內心有時候也會有動搖,但就是要堅持。」

媳婦兒出品的蔬菜箱中都會附贈可愛的設計食譜(攝影/林怡均)
媳婦兒出品的蔬菜箱中都會附贈可愛的設計食譜(攝影/林怡均)

去年蔬菜箱熱銷時,菜價正好,她必須克制想漲價的心情,但算起來,一年菜價好的時間頂多三分之一,通常沒多久菜價又會因為供貨量大增而跌落,「價格穩定是結束產銷失衡輪迴的唯一解」,農民普遍認同,一開始願意接受均一價的消費者很少,但在用心經營粉專、和客戶溝通後,就越來越多了。

媳婦兒公司的客戶,目前已累積了17位團購主,每週下訂後,週四和週五分別送到台中及彰化。吳佩儒與常見菜販的最大差異在於,她回饋給農民的利潤比例更高,而且她不只服務消費者,也服務農民。她認為,未來蔬菜販售的方式會打破傳統的產銷嚴明分工,因為農夫與消費者的距離越來越近,消費者會直接找農夫採購,也能幫農夫銷售,甚至將來可能「人人都是菜販」。

吳佩儒最初單槍匹馬賣菜,後車廂裝了蔬菜就到定點販售(照片提供/吳佩儒)
吳佩儒最初單槍匹馬賣菜,後車廂裝了蔬菜就到定點販售(照片提供/吳佩儒)

農夫白日夢成真,玉米田迷宮體驗蟲害、授粉過程

消費者前往農田買菜、體驗農事越來越普遍,吳佩儒也邀請客人們來田間,她深信,唯有走進農田,消費者才能更了解農業。農事體驗從採收作物到使用蔬果作畫,大夥玩得不亦樂乎。近期吳佩儒希望將體驗提升到教育,還為此去上了農委會的食農教育種子講師講習課程,目前她正在籌劃「玉米田迷宮大賽」。

吳佩儒說,她決定要規劃一系列的「農夫白日夢計畫」,農夫有任何點子,她都要幫農夫實現,玉米筍迷宮大賽的靈感就來自合作農民阿浚的提議。玉米田區設計成迷宮地形,待植株長高後,會在田間設計關於蟲害、授粉等玉米相關知識的關卡,消費者還要戴上頭套模擬玉米授粉才能通關。這個食農教育的有趣構想,最近入選了「十大農遊經典體驗」。

玉米迷宮預計六月開辦,吳佩儒規劃迷宮中的關卡,其中一關為頭戴玉米頭套模擬授粉(照片提供/吳佩儒)
玉米迷宮預計六月開辦,吳佩儒規劃迷宮中的關卡,其中一關為頭戴玉米頭套模擬授粉(照片提供/吳佩儒)

農夫變開朗了!努力讓農村充滿希望的媳婦兒

如此活力十足的農村媳婦,熱情也慢慢感染了身邊的所有人。吳佩儒表示,開始為農夫們拍照、錄影片後,有人來邀約錄製歌曲和MV,MV播出後,某天老公阿凱竟然被認出來,個性變得更開朗也開始注重形象。玉米農阿浚也因為拍影片、接觸消費者而自我訓練口條、打理外表,「甚至我公公也會主動問說何時拍片、可不可以入鏡。」

吳佩儒在認識農夫的過程也感受到了農村中熱力十足的人情味,「以前在都市,隔壁鄰居姓什麼我都不知道,這裡大家都認識」,每逢農作物收成時,家門口就會堆滿鄰居及朋友們分享的蔬果。與農村的聯結愈發緊密,也讓她愛上了農業,甚至反過來向父親說:「現在誰都無法阻止我下田了!」

農村人脈拓展開來後,她發現許多農村媳婦其實和自己有接近的想法,因此她也鼓勵身邊的人一起將腦中想法付諸行動,「從農有很多方式,不是只有下田而已」,想從農的人以各自擅長、舒服的方式,農業便有無限的可能。吳佩儒堅信:「總有一天,農業會變成我們現在沒有想過的樣子」,她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農村成為充滿希望的地方。

https://youtu.be/qNUmlL3abD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