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全天候純粹享樂機器,2022 Subaru 第二世代 BRZ 2.4 S AT 試駕

CarStuff人車事

更新於 2022年05月09日15:37 • 發布於 2022年05月09日15:37 • Jason Hu

Written by: Jason Hu

身處在 CASE 世代的當下,所謂的「平民跑車」早已陸續被 SUV、電動車給取代,畢竟做台跑車對車廠來說難以獲利,還不如把時間投資在上述高單價、高利潤的車型、甚至把資金留作研發電動車,也因此對於跑車最為熱衷的日本車廠在近幾年幾乎全面退出,買一台小跑車真的這麼難嗎?還真的很難!

好在日本還有 Toyota 與 Subaru 二家車廠願意持續經營這個逐漸凋零的市場,也讓那些內心有著跑車夢的車迷還有機會入手具備純正樂趣的小跑車。由於產能以及雙方政策的緣故,台灣這邊則是由 Subaru 拔得頭籌、率先導入二代目 BRZ,並且一次導入手排與自排車型,第一批車款也早在正式發表前就全部賣光,晚了一步的車迷就得忍受 2023 年式樣再度上揚的新車價了!

2.4 DIT 引擎低扭更有力

沒有渦輪一樣好

20220424-DSCF2492.jpg
20220424-DSCF2492.jpg

關於操控的篇幅容我後面再續,首先要介紹的莫過於全新開發的動力系統,這次 BRZ 採用的是源自於其他兄弟的 2.4 DIT FA24 水平對臥引擎本體,但在「引擎室空間不足」、「保持低重心」與「節省成本」的三大前提下,最終拿掉渦輪、同時藉由擴大活塞缸徑與導入平直形狀連桿,以及延續 D-4S 直噴技術之下,打造出「FA24」自然進氣規格,而且引擎本體還比以往的「FA20」型略輕!

IMG_9372.JPG
IMG_9372.JPG

這些改進也讓最大馬力提升至235ps/7000rpm、最大扭矩250Nm/3700rpm。相比先代最大馬力提升28PS、峰值扭矩提升38Nm,而這次試駕的六速自排設定,在 TCU 部份也重新設定,主要差異在於SPORT MODE 下換擋和「補油」等動作反應更為準確和迅速。

IMG_9300.JPG
IMG_9300.JPG

實際上開起來的感覺有沒有明顯升級呢?答案是有!過往 BRZ 低扭不足的問題,在最大扭力提前到3700rpm出來之下,不需深踩油門就能獲得你想要的輸出;即使在中高轉速區域,還能感覺到源源不絕的爆發感。雖然數字提升幅度不高,但 BRZ 在日常使用下有著更線性、均衡且細膩的輸出,這種酣暢淋漓的感覺讓人欲罷不能、絲毫不想下車。

20220424-DSCF2895.jpg
20220424-DSCF2895.jpg
20220424-DSCF2682.jpg
20220424-DSCF2682.jpg

雙車操控個性明顯分野

底盤細部材質大不同

20220424-DSCF2729.jpg
20220424-DSCF2729.jpg

猶記得當初 BRZ 與姊妹車 86 推出的當下,雙方的操控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只是在後期型雙方開發團隊的改良方向相當接近,結果變成操駕體驗上難以區分差異。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在第二代車型開發的時候,雙方團隊專注於提供不同的駕駛風格,盡可能打造出截然不同的個性。

brz21731s.jpg
brz21731s.jpg
brz21732s.jpg
brz21732s.jpg

當然駕駛樂趣還是 BRZ 的最高宗旨,而這也是與 GR86 差異最為明顯的地方。簡單的說 BRZ 在底盤結構上的材質運用與 GR86 有所區隔,像是前軸轉向結構採鋁合金材質(GR86為鑄鐵)、前防傾桿為空心設計(GR86為實心)、後懸吊結構後方額外增加束角控制連桿和防傾桿組成輔助副車架(GR86裝在後懸上)、前後彈簧剛性等。

20220424-DSCF2969.jpg
20220424-DSCF2969.jpg

實際上路後 BRZ 除了轉向輔助力道較為輕盈之外,車頭指向性表現沒話說,遊走於山路上可以感覺到快速的轉向反饋,簡單的說虛位不多、反應也足夠快;而懸吊結構的升級讓過彎時呈現出相對硬朗的支撐性,不會有太多側傾;面對急加速或者重剎,車身俯仰動作的抑制同樣出色,沒有多餘的晃動或者彈跳感,更不用說在高速行駛下其貼地性或者說穩定性都非常出色。

20220424-DSCF2822.jpg
20220424-DSCF2822.jpg

由於場地的限制關係,沒有機會調整成 Track 模式來玩甩尾,但在 Sport 模式下彎中補油的時候車尾還是相當靈活,結合更低的重心,真激烈駕駛時能賦予駕駛繼續踩下油門的信心,在彎道中的車身動態依舊盡在掌控,賦予「安心愉悅的駕駛感」!

外觀細節全面進化

追求時尚與功能美

IMG_9441.jpg
IMG_9441.jpg

回過頭來設計這塊,BRZ 延續初代車型的整體佈置、車身尺寸也差不多,但細看可以發現 Toyota/Subaru 雙方更加著重在空氣力學的設計,而 SGP(Subaru Global Platform)的開發經驗,使其擁有超高剛性的「Inner Frame」構造,同時維持和上一代同等的輕量化水平。

IMG_9516.JPG
IMG_9516.JPG

車頭部分除了將 LED 大燈設計得更為銳利、更具攻擊性以外,透過水平線條的拉伸,勾勒出堅實而俐落的線條,同時保險桿兩側取消霧燈設計,改成導流風道所取代。而中間水箱罩在維持六角形的輪廓之餘,面積也略有提升來提升進氣效果。

IMG_9397.JPG
IMG_9397.JPG
IMG_9525.jpg
IMG_9525.jpg
IMG_9399.JPG
IMG_9399.JPG
IMG_9467.JPG
IMG_9467.JPG
IMG_9511.JPG
IMG_9511.JPG
IMG_9382.JPG
IMG_9382.JPG

車側輪廓也與上一代相去不遠,僅運用銳利線條從葉子板開孔勾勒至側裙,強化立體感之餘更能優化側面氣流,全新18吋輪圈的樣式也為視覺提升不少運動感。順帶一提,相比現行版本二代目全長增加25mm至4265mm、全寬1775mm不變、全高降低10mm至1310mm,而軸距增加5mm至2575mm,後輪距也增加了10mm至1550mm。

IMG_9513.JPG
IMG_9513.JPG

車尾部分算是變化較大的地方, LED 尾燈樣貌確實不錯,但設計重點則放在尾門刻意設計的小鴨尾線條,仔細看會發現上揚的角度相當明顯,有助於產生更大的下壓力,提升車輛在高速行駛狀態下的穩定性。總結來說 Toyota/Subaru 在既有的車架架構,運用大膽的線條拉伸,將 BRZ 重新描繪出更具活力、高性能和低重心視覺的跑車姿態!

IMG_9414.jpg
IMG_9414.jpg

強化駕駛視野

細部質感全面升級

IMG_9366.JPG
IMG_9366.JPG

如果有坐過上一代BRZ 的讀者,應該會覺得內裝質感確實不怎麼樣、同時前方視角也因為中控台的位置與曲線有所影響,因此這次內裝大刀闊斧的進化,除了將不必要的曲線拿掉以外,儀表板的位置也向下修正,讓駕駛能有最大的前方視野。另外 Alcantara 材質與不易反光的軟質霧面塑膠材質,搭配紅色縫線的熱血元素來點綴細節,強化整體運動氛圍之餘更沒有上一代如此廉價的感受。

IMG_9286.JPG
IMG_9286.JPG

當你啟動引擎之後,肯定會被那全新的數位儀表給吸引,相比上一代車型的純機械指針設計,採用7吋TFTLCD液晶顯示器組成的全數位儀錶,能整合駕駛所需的資訊,提高可視性和閱讀便利性。而懸浮式結構的8吋 STARLINK 電容觸控螢幕主機,如同智慧型手機般的直覺易用設計,並提供實用的硬體功能包括保養提醒、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連線等功能。

image_1651844632.gif
image_1651844632.gif
image_1651844686.gif
image_1651844686.gif
image_1651844748.gif
image_1651844748.gif

其他細節大致維持初代佈局,但質感可是全面提升,像是那三環恆溫空調現在螢幕與旋鈕整合在一起,下方實體按鍵更消光緞面般的材質呈現,讓駕駛可以更快速的辨別,只是當時上車一時不察,還以為是控制車輛模式的按鍵呢!

IMG_9292.JPG
IMG_9292.JPG
IMG_9319.JPG
IMG_9319.JPG
IMG_9330.JPG
IMG_9330.JPG
IMG_9331.JPG
IMG_9331.JPG
IMG_9334.JPG
IMG_9334.JPG
IMG_9336.JPG
IMG_9336.JPG

最後中央鞍座部分,自排車型比起手排規格多了一個前方置杯架,後方扶手也具備2組USB 電源插槽(2.1A)、1組AUX外接音源插槽;手套箱內配置了DC 12 V電源插座等。

IMG_4621.JPG
IMG_4621.JPG
IMG_4622.JPG
IMG_4622.JPG

主動安全系統方面這次則是將 EyeSight 系統塞進去(手排車型沒有),規格上相當於“ EyeSight ver.3”,所以可以支援行人、腳踏車與車輛的自動煞停、全速域主動巡航系統(但由於是傳統手煞車,因此停止時間維持3秒)、車道偏移警示(沒有車道維持轉向輔助)、前車駛離警告、油門誤踩抑制系統、後方車輛預警系統等。

IMG_9327.JPG
IMG_9327.JPG
IMG_9328.JPG
IMG_9328.JPG
IMG_9329.JPG
IMG_9329.JPG

全新座椅設定

賦予駕駛更良好的姿態

IMG_9340.JPG
IMG_9340.JPG

這次內裝另外一項進化,就是車室更加緊湊、盡可能接近重心,在空間佈局上將前排座椅中間距離縮短,並將重型部件集中在車輛中央,讓駕駛座更靠近車體中線,對於駕駛或是乘客而言是更為恰當的坐姿!

而全新的桶型座椅設定,不僅包裹性提昇明顯,同時腰部支撐方面有了明顯變化,而且用上Ultrasuede麂皮材質(頭枕面、椅面、兩側包覆面)、真皮與合成皮革(椅背)之下,激烈操駕的時候更能緊貼在座椅上,而且舒適性完全沒有犧牲!

IMG_9345.JPG
IMG_9345.JPG
IMG_9348.JPG
IMG_9348.JPG

而 2+2 座椅設計在進出方便性也被考量到,除了車門版下緣修改外,只要用手扳開座椅前傾裝置,能輕易將前排座椅靠背向前折疊,無需彎腰便能方便進入後排,當然也只有小孩子適合乘坐啦!

IMG_9368.JPG
IMG_9368.JPG

另外方便的椅背傾倒功能也能加大置物空間,不過導入台灣的規格全配置了全尺寸備胎,所以實際上能放置的行李受到不少影響,要放置大的物品肯定得將座椅全傾倒。

IMG_9370.JPG
IMG_9370.JPG

Pure Sport 第二章始動

IMG_9481.jpg
IMG_9481.jpg

這次因為行程上的緣故,我跟 BRZ 相處了整個週末,除了對它更上層樓的娛樂性相當讚賞以外,更讓我出乎意料的是絕佳的實用性,無怪乎在日本女性車主比例還不少,通常都是拿來載小孩子或是去買菜,畢竟尺寸小、同時沒有後門又能保護小孩,簡單的說它不是個高高在上的純種玩具,上手門檻低,日常使用的舒適性、便利性也尚可,誰能想得到一台跑車還有如此實用性呢?

IMG_9497.jpg
IMG_9497.jpg

扯遠了,Subaru 這次開更專注於輕量化,以「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享受駕馭樂趣的純粹跑車」為理念來打造,它賦予駕駛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且純粹,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同時又在各方面繼續精造進化,這種彌足珍貴的堅持在跑車陸續退場的今日顯得獨樹一幟。

IMG_9460.jpg
IMG_9460.jpg
20220423.jpg
20220423.jpg

在百年一遇的產業大變革中,BRZ 這種純內燃機基底的平價跑車能存活多久不知道,如果你是特喜歡簡單直接的人車溝通、仍然對舊時代駕駛體驗充滿熱愛,那麼 BRZ 就是台你非得進場的末班車了。

20220423-DSCF1996.jpg
20220423-DSCF1996.jpg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