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高樹鄉是由客、閩、原住民與新住民共同組成,再加上又以芋頭為大宗農產,於是鄉公所將泰山村原有的芋頭地標修繕活化,並加入多元族群融合的元素,希望以文化共榮的意涵,帶動高樹芋頭產業發展。
「3、2、1,長官請用剪。」
泰山村芋頭地標修繕完成,這座結合芋頭、馬卡道與馬卡龍的地標,除了象徵多元族群文化共榮,也希望彰顯高樹鄉盛產芋頭的特色。
高樹鄉長 梁正翰:「重新來將我們的芋頭(地標),做一個活化,讓更多路過的人知道說,芋頭就是我們高樹最好吃的農產品之一。」
國民黨屏東縣議員 何春美:「芋頭的地標能結合地方的一個產業,可以帶動、也可以生根。」
由於高樹農會開發了,一系列的芋頭罐頭與脆片加工品,因此農會也希望透過芋頭地標,帶動芋頭加工品的銷量,以及整個高樹芋頭的產業。
高樹鄉農會總幹事 洪銘聰:「大家看到地標的時候,地景藝術的時候,也可以在我們高樹農會,可以買到好吃的這個禮品,讓我們這個產業越來越蓬勃發展。」
高樹鄉盛產芋頭的泰山村,從前為平埔族居地,擁有豐富的馬卡道文化,鄉公所於是將26年前所設置的芋頭地標重新修繕,並賦予族群融合的意義,希望能彰顯文化與產業的雙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