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成立以來,一直希望能提供一個各地作者、讀者互相交流討論的平台。透過【作者通信】企劃,我們廣邀讀者針對各類議題提問,並代為邀請旅居世界各地的作者回覆。本文由換日線作者,在倫敦金融業工作的 MJ 撰寫,回答讀者關於「金融業實習」之問題。
讀者來信:
作者您好,想請問金融業一定要實習嗎?實習有多難進去?非本科系比例多少呢?
如果很難,是不是鼓勵改準備研究所或重考大學?希望您能科普實習領域以及實習與未來職涯的關係。謝謝!
作者回覆:
首先要鼓勵讀者,在大學階段勇於摸索自己的興趣與志向,對未來已有一定的想法非常難得。筆者雖然大學、研究所都是財金本科系出身,但金融相關行業百百種,完全能體會讀者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心情,光是 Buy side/Sell side、Venture Capital、保險公司、銀行、投信投顧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職涯便完全不同,大部分人也是在摸索中因緣際會走到現在的位置,並沒有一個保證成功的公式。因此若有實習機會,務必要好好把握;但若沒有這種機會,直接從正職基層做起當到管理高層也大有人在。
而金融業一定都要本科系,一定都要實習嗎?答案皆為否。本科系與實習雖然加分,但並不代表是必要條件。實習難進嗎?實話實說,層層篩選的實習生計畫當然不容易,但筆者不想用冷冰冰的數據澆熄你對金融業的熱情,而除了實習,仍有許多管道能入行。
金融實習生都是哪些人?以外資投行為例
根據 2022 年高盛實習生計畫統計,今年全球收到的申請人數為 236,000 人,比去年多出 16%,最終獲得實習機會的有 3,700 個實習生,錄取比率為 1.6%。在這些申請者來自 600 間不同的學校,其中 44% 主修是理工科等 STEM 學科,52% 是商業與經濟相關(Business and Economics),4% 是人文社會學科(Liberal Arts)。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實習生中還包括前建築師、美國空軍戰鬥直升機駕駛員,和專業登山家,因此可見非本科系若要進入投行實習生計畫,也不無可能。而台灣本土金融機構的實習生計畫雖然也競爭,但除了學校科系與 GPA,更看重的是表達、歸納、理解等綜合能力,因此也給予非本科系學生許多機會。
至於學歷,我觀察,在歐美外資投行工作,會需要知名大學部學歷,但研究所學歷並非必須 (除非財務工程或量化分析等需要程式專業技能的職位)。而在亞洲已嚴重內捲、海外名校研究所與 MBA 俯拾皆是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會選擇畢業或工作幾年後再去念研究所。不過若你是績效超好的王牌業務/交易員,似乎也沒有再讀研究所的必要,因此端看個人狀況而定。
不過,這類外資投行實習計畫雖對全球開放,但接近 99% 的人會被拒絕,以筆者在台灣土生土長也沒有富爸媽的經驗裡,就算是台灣知名學府,大部分人仍是從本土基層做起累積經驗。儲備幹部 MA 計畫是台灣已知不錯的出路,但其實許多人的起點不一定是 MA,有人的起點是券商股權研究員,有人是壽險公司固定收益交易員,有人是結算交割後台,有人是業務或反洗錢法遵,有人是公股銀行辦事員。
如果沒有實習機會該怎麼辦?
如果有實習的機會,當然要好好把握,能夠看到不同 team 的業務內容,還有機會能在第一線與實際操作業務的人接觸。他人的知識庫就是寶藏。不管是實習還是出社會,不會有個老師在台上主動教你,因此不斷地問問題,不斷地主動學習,會讓你一天比一天成長,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但如上前述,成功並沒有一個能照著走的公式,如果有,那也不過會讓你變成平庸的複製人而已。因此如果沒有實習,直接投入職場、體驗最真實的第一線也是一項選擇。
若非本科系,建議可在大學階段試著考一些初階執照。考這些執照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你畢業直接找到年薪百萬的工作,而是讓你對實際業務有初步的理解與認識,進而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範圍。
台灣金融執照百百種,建議可以先從銀行業的「理財規劃人員」;與證券業的「證券商業務員」當作入門,會較能全方位地對金融機構功能、投資理財與總經觀念有概念式的理解,比起含有較多理論的 CFA,是更好的台灣金融業入門理解工具 。
如同另一篇文章作者台客 J 所說,考過 CFA 不一定代表投資績效表現好,會算 EBITDA 和 PE ratio 不一定代表在職涯會一路勝出。事實上,從金融業轉行或非本科系在金融業大放異彩者比比皆是,而實習能幫助你初步理解這個世界,知道自己的個性與生活節奏適不適合這一個職位──畢竟金融業除了抗壓性要夠強,還需要旺盛的求知慾,並能以極大的彈性、韌性與理性來展現專業度。
結語:認清自己,是更重要的
但不論從哪個起點,都沒有好壞,而是幫助你理解這個世界的輪廓,知道自己喜歡的生活與工作模式,在前台扛業績與後台處理繁瑣雜事各有各的樂趣與苦悶。別人一天睡 3 小時領的高薪你不一定能扛住那個壓力,那就坦然接受上天為你安排的道路。別忘了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除了溫飽外,工作最大的價值是提升成就感與自信,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延伸閱讀】
●冷門科系、沒有熱情、前途茫茫的「失敗者」,人生還能「逆轉勝」嗎?
●企管沒有出路是真的嗎?企管學的廣,是因為他教你如何「營運一間企業」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