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從東京奧運觀察中共的認知作戰:不斷地壓制,直到對你產生影響!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2021年08月10日08:26 • 發布於 2021年08月10日02:10 • 新聞編輯採訪
林昀儒東京奧運表現受肯定,卻被中國小粉紅嗆說:不也是接受中國訓練出來的。(體育署提供)
林昀儒東京奧運表現受肯定,卻被中國小粉紅嗆說:不也是接受中國訓練出來的。(體育署提供)

認知作戰可看作是一個相對專業的政治用語,其所指涉的作為大多是一種具有明確傾向的政經領域引導,利用人們如今網路重度使用以及資訊辨識懶惰的傾向,系統性地對不特定多數人進行洗腦或強行教育的行為。

若以層級來區別,針對一般純粹吸收資訊的大眾,單純的訊息教育最容易達到效果,但若對於訊息內容具有辨識能力或訊息接收範圍及程度較高者,認知作戰的級別也會更加往上,除了在真實訊息與虛構情節混合在內之外,更強大、有凝聚力的團體組織,多方的異領域合作,皆會協助認知作戰的更新效率更加快速。

事實上,認知作戰就是終極目標無限宣傳,一般學者或是相關團體對於認知作戰大多從中國對台侵擾的相關作為來代入,以示例的方式讓民眾了解何謂認知作戰,也可快速連結到標的物原本的思維樣貌,並從其既定印象開始做衍伸。但實際上,若以近期日本東京奧運的事例來看,中共操作認知作戰的操作反而在這個事件上更加強烈與激進,其手法及目的不外乎有幾個,第一、預定認知作戰所要達成的短、中、終極目標;第二、從認知攻擊中進行認知塑造;第三、由認知攻擊自然而然形成認知控制等階段。

認知作戰會夾雜真實和虛構情節。 (圖:Freepik)
認知作戰會夾雜真實和虛構情節。 (圖:Freepik)

預定認知作戰所要達成的短、中、終極目標

從發動認知作戰時定調短期、中期和終極目標絕對是攻擊前須做好料想的成分,唯有先既定每一個階段要達到的目的,才可能開始進行過程中系列性的認知「壓制」至「控制」的策略作為。

若從近期一般大眾最有印象的東京奧運為例,毋庸置疑,本次的東奧是台灣歷年來表現最佳的一次,但從台灣奪牌前、中、後觀察中國小粉紅的行為來看,策略性的手段不外乎「滅失台灣民眾的信心、擾亂內部安定,瓦解台灣國際形象」,繼而達到「中國很棒、台灣不好」的短期策略,中期想定「台灣所得的獎牌都算中國的」,終極目標便是「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亦即一個中國」,這是中共既定目的,也是不可動搖的信念。

從認知攻擊中進行「認知塑造」

從中共解放軍的認知理論上來看,「認知壓制」是在尙不完全了解雙方勢力的情況下,以「毀形匿情」的方式隱藏己方意圖與行動;但以現今對岸認知作戰的作為,明顯已跳過這個階段,直奔「認知塑造」,換言之,從東京奧運的例子來觀察,中共用身份上的壓制,對台灣及全世界做「一個中國」的認知形塑,並且藉由充分掌握敵對勢力的思維習慣與應戰模式,以虛假型態的訊息或是發言,使對手誤判或順應己方想定的決策或方向前進。

麟洋配在男雙羽球金牌戰中,以直落二擊潰中國組合,頒獎典禮上高掛中華台北的旗幟。(體育署提供)
麟洋配在男雙羽球金牌戰中,以直落二擊潰中國組合,頒獎典禮上高掛中華台北的旗幟。(體育署提供)

進一步地,中共更以網路、社群、通訊軟體等以量取勝的小粉紅力量對支持台灣選手的藝人、公眾人物進行輿論上的打擊,同時散布不實訊息,用可能的手段從打壓台灣進化為攻擊整個參與奧運的國家及選手。此外,更塑造台灣選手能有如此實力皆是中國所培育及教導,藉以加深及誤導台灣的體育實力仍須對岸來扶植,以達到做認知的假性塑造,到達階段性的目的。

由認知攻擊自然而然形成「認知控制」

認知控制是最終的目標,也是從內而生的認知,不再需要透過輸入或是虛假訊息的方式來影響標的物內部的決策,等於被完全同化。若以一個商品的價格戰和認知作戰來比較,價格戰是消費者比較各式產品價錢後,選擇一個產品;而認知控制則是不讓消費者有比較的機會,只有一個選擇,不存在任何比較的元素。換句話說,中共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讓世界認知「一個中國」的事實存在,也是讓對此游移不定的勢力不存有任何遐想。

藝人小S及蔡依林因支持我國參與東奧選手,竟遭中國網友出征。(圖取自小S、蔡依林IG)
藝人小S及蔡依林因支持我國參與東奧選手,竟遭中國網友出征。(圖取自小S、蔡依林IG)

以現階段中共認知作戰的策略仍在以內外部大宣傳、錯假訊息進行認知意識的營造,不論是資訊的傳播、思維的影響、軍事行動的採取、假訊息(新聞)…都是以人心及心智的影響加上網路社群及工具的協力來讓認知作戰達到最終目的。認知意識的營造是一個廣泛且漫長的過程,無形中的潛移默化,若未覺知或加以抵禦,將有人心潰散及向非民主人權倒戈的危險存在。

 延伸閱讀 

>>從不能說的秘密到你不能不知道!
>>大國博奕誰都脫不了干係!
>>台灣有事 世界協助!

作者》 許慧儀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