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赴日求學卻因感情糾紛去職 台灣作家30歲客死異鄉

鏡週刊

更新於 2020年07月27日21:58 • 發布於 2020年07月27日21:58 • 鏡週刊
短片《天亮前的戀愛故事》追尋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翁鬧赴日留學的生活足跡。(林君昵提供)
短片《天亮前的戀愛故事》追尋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翁鬧赴日留學的生活足跡。(林君昵提供)

台灣新銳導演黃邦銓和林君昵執導的《天亮前的戀愛故事》,試圖探尋1930年代台灣作家翁鬧赴日求學、不幸客死異鄉的過程,入圍今年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

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翁鬧1934年赴日本留學,居住在東京高圓寺一帶,常參與當地藝文活動,作品涵括詩、隨筆和小說,刊登於《台灣文藝》《台灣新文學》《台灣新民報》等。留日期間,他原本覓得待遇不錯的工作,卻因感情糾紛而被撤職,6年後飢寒交迫而死,得年30歲。

幾年前有人將翁鬧的作品重新整理問世,林君昵看了非常喜歡,「因為他的東西很真誠。」萌生拍攝相關主題影片的念頭,並向公視申請經費獲准。那年林君昵去法國巴黎西帖藝術中心駐村,便邀請當時旅法的導演黃邦銓,攜手拍攝這部以翁鬧為主題的紀錄短片。

台灣新銳導演黃邦銓(右)和林君昵(左)共同執導紀錄短片《天亮前的戀愛故事》,入圍今年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
台灣新銳導演黃邦銓(右)和林君昵(左)共同執導紀錄短片《天亮前的戀愛故事》,入圍今年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

黃邦銓因《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贏得上屆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和最佳短片獎,也獲頒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實驗競賽首獎和最佳紀錄片,是國內外備受矚目的新銳導演。林君昵很喜歡他的作品,加上兩人對翁鬧作品的想法很契合,才敲定合作計畫。

《天》片在日本耗時兩個月、以16釐米膠卷拍攝完成,100萬元製作費全數來自林君昵向公視申請的新創紀實短片企劃案。由於當地沖洗底片的費用比台灣低,加上人員精簡,讓他們得以在有限資源下完成這部形式創新的作品。

6歲以前住日本 她為省錢兼任導演和翻譯
全片使用膠卷拍攝 所幸在日本沖洗底片有2大優點
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茄吉熔接工作所-吳修賢
    記者到底要被我們這些讀者說多少次 標題要下可不可以再用腦袋想一想 這標題下成這樣是要騙點閱率賺稿費嗎?
    2020年07月28日01:1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