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再生能源衝衝衝3】台灣能源轉型迫在眉睫 氫能、地熱、海洋能成新亮點

鏡週刊

更新於 2023年09月21日03:59 • 發布於 2023年09月21日03:59 • 鏡週刊

2050年淨零排放全球總動員,吸引全球超過130多個國家參與其中,許多國家紛紛因此投入更多再生能源的基礎建設,而且在能源轉型上使出各種招式、努力,希望能順利達標,包含氫能、地熱、海洋能等,可望成為下個階段各界注目的新焦點。

「在2050年淨零排放趨勢下,能源轉型一定要繼續推下去,過程中第一個首要目標就是穩定供電,然後再追求更好的能源占比,因此現階段先看商業化較成熟的再生能源(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但這些其實可能都還不夠,所以要提早布局下一階段的前瞻能源。」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向本刊一針見血的說明。

游振偉口中的前瞻能源,指的就是「地熱」、「海洋能」兩大項目。他說,台灣位於在環太平洋的火山帶,與菲律賓、印尼等國家一樣,皆有發展地熱的潛能。過去談到的地熱屬淺層500公尺以內,但未來更值得關注的是深層地熱,也就是3,000公尺以下的熱能,由於 因為地下深部地層之不確定因素較高,所以相關技術也更為前瞻。

除此之外,台灣正好位於四面環海之地,所以也是海洋能發展的有潛力的地方。游振偉透露,看準這股趨勢,其實已經有些台灣業業者搶先一步布局,舉例來說,像是台泥集團,就開始在研究溫差相關的海洋能技術,其他也有像是波浪、黑潮等海洋能技術等待挖掘,相關研究也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

不過,游振偉也坦言,現在台灣實際有業者在做(商業化)的不多,因為該技術尚未成熟,仍須仰賴學研單位將其做到可成功示範的階段,才能吸引企業更有意願投入資金。

而從政策面來看,行政院「台灣2050淨零排放」也將地熱、海洋能納入政策當中,並將其視為發展重點,另擴大生質能使用,規劃2050年前瞻能源設置裝置量達8–14GW。

至於氫能部分,現階段則是以減少碳排為目標,採用混燒方式。放眼國外的研究途徑,游振偉提及,現已有人研究用氫取代碳的做法,若真能實現即能大輔減碳,而這會是整個產業面的改變,在製程需要整個打掉重練。

從整個大環境來看,能源局扮演台灣能源轉型重要位置,游振偉也向本刊透露,經濟部9月26日將會改組,將能源局升格為能源署,意味著整個組織編制將會從4組擴充到6組,除了既有的電力組、石油組、瓦斯組、油氣組外,會額外增加前瞻/成熟再生能源類組,建構新的能源供應體系。未來,在整體電力結構上,會從排碳、低碳再走向無碳的路徑持續前進。

立即加《鏡週刊》LINE官方帳號,精彩新聞全掌握!

延伸閱讀

【再生能源衝衝衝1】從兩座示範風機開啟能源新頁 能源局長風電之路甘苦談
【再生能源衝衝衝2】首揭離岸風電3-2草案出爐時間 購售電合約眉角一次全解析

氫能、地熱、海洋能等,可望成為下個階段各界注目的能源轉型新焦點。圖為地熱發電。(翻攝維基百科)
氫能、地熱、海洋能等,可望成為下個階段各界注目的能源轉型新焦點。圖為地熱發電。(翻攝維基百科)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