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國際化人人會說,但如何身體力行?

換日線

更新於 2023年08月28日05:49 • 發布於 2023年08月23日08:41 • 劉政暉/Nuevaidee.新點子
國際化人人會說,但如何身體力行?
國際化人人會說,但如何身體力行?

受到疫情衝擊,許多學校的國際交流活動因此停擺,但從 2021 至 2023 年間,國立高雄大學(簡稱高大)卻逆勢出擊,新締結了 17 間涵蓋歐亞美洲的姐妹校。同時,因線上教學而生的「亞洲虛擬學院」(Asia Virtual Academy)也在此趨勢中成立。

「亞洲虛擬學院」課程囊括 6 個國家、8 所大學多位學者之講課內容,截至目前為止,完成課程、領取證書者已破 1,250 人,上線學習人次則超過 3 萬。很難想像,這些成果都來自僅 6 千名學生的高雄大學,而背後的重要推手之一,即是該校國際事務處的國際長吳行浩教授。

吳行浩教授是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法學博士,是少見的具法律背景之國際長,他認為,「國際化」本來就是跨領域中的重要角色,更應作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身兼高大英語教學資源中心(Center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ources)主任的他也常說:「有國際觀的人不見得英文要好,有英文能力更不代表有國際觀。

此次透過專訪吳行浩教授,藉由他的人生經歷、推動國際化的嘗試與努力,在這個百家爭鳴、人人都高喊國際化的時代,與年輕讀者們分享更多行動可能性。

環境法帶來的啟發:跨領域更能解決問題

這是一個上至政府、下至國民都經常把「永續」掛在嘴邊的時代。以臺灣為例,我們總在經歷一系列的破壞後,才在集體意識凝聚之下推動立法與行政,而「環境法」領域就是當中的關鍵要素與成果。不過,一旦環境保護相關法案制定並開始落實,將為經濟與社會帶來許多影響,箇中難度自然不在話下。

訪談中吳教授分享,在臺灣、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環境法是屬於廣義的公法範疇。大陸法系學者在思考法案時,習慣以「法釋義學(Interpretation)」的角度出發,希望以抽象語言囊括人類世界會發生的大小事,進而從實際權利來思考救濟的方式,產出相對完善的法律條文。

相對地,對於英美等國所採用的「海洋法系」,常以過去「判例」作為重點,不同案例間進行比較,再適用個案事實並導出判決結論。以環境法來說,美國採取政策導向(Policy-oriented)為立法模式,因此,在美國攻讀環境法的吳教授,就得同時學習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政治學甚至經濟學等課程,以利全盤理解每一個利害關係人的想法,更加妥善地解決問題。

求學階段的跨領域訓練,成為吳教授後來於學校任教、擔任行政職時,傳達給學生們最重要的觀念之一。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一直以來在許多大專院校的「交換學生」,總是以人文社會、商學院學生為大宗;相較之下,因為法學院、理工學院學生的未來出路相對「單純」,因此同學們多半缺乏出國交換的動機,而對於「跨入」國際領域興致缺缺。

然而,對於吳行浩教授來說,交換所帶來的好處,不應該僅以「未來出路」作為衡量。到異國生活、學習,與當地人交流、體驗文化衝擊,這些多元價值觀的形塑,甚至可能促使學生開展嶄新的人生。在國際事務處的努力之下,高大法學院、理工學院的申請交換人數,終於也跟著高大姐妹校的拓展開始上升。

「國際化」不該只是口號──透過國際交流練膽識

探討出生於 1995 至 2012 年世代的《i 世代報告》(iGen)一書,以統計數字呈現因社群媒體、手機科技,越來越多年輕人寧願「宅在家」的事實。吳教授也觀察到這個趨勢,因此總是與同仁們嘗試提供給學生更多吸引人、充滿趣味與挑戰的機會。

舉例來說,高大國際事務處招募、培訓的「SDGs 大使」,除了有豐富的訓練課程外,在學校舉辦國際研討會、推廣 SDGs 理念的相關活動中,這群大使可要成為「第一線」接待貴賓並規劃活動內容的重要成員。或許學生的英文口說並不完美、更有可能出差錯,但這些挫折都將化為成長養分,跟隨學生畢業後持續匯聚能量。吳教授也發現,來高大參訪的不少外國學者,都非常喜歡與學生交流,藉此更了解這所學校與臺灣。

而在後疫情時代,今(2023)年 8 月高大首次舉辦的夏日學校(Summer School),將有來自加拿大、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日本與韓國等國的 30 多位學生,來到高大一同針對全球氣候變遷治理、華語學習與臺灣文化研究,進行深入的學習與探索。

在高大事前與各國姐妹校充分溝通下,學生可經由這一週的暑期課程獲得兩學分,因此即便須自行負擔機票等費用,仍有近 90 位國際學生報名,錄取率僅三分之一。對於臺灣學生來說,這也將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與國外姊妹校學生交流互動。吳教授提到,有一位升大四的法學院學生,她大部分的同屆同學都將這個暑假當作國考「黃金準備期」,但不想錯過與外國學生們一起學習與生活的她,仍毅然決然地參與該活動。

吳行浩教授還分享,一位今年畢業的 SDGs 大使幹部,是西洋語文學系的學生,因參與國際事務處的多項活動,激起了她想學習日文的動力。後來她順利通過日文檢定 N1,現在更已錄取並前往日本工作。吳行浩期盼,在學校裡,「國際化」不是一句口號,更能成為一個行動、一種態度。

身體力行,把全世界當作你的舞台

若以世界政經版圖來看,幾個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的確在科技、經濟等領域上領先全球,也因此目前臺灣政府主推的「雙語政策」,仍被部分人說能嗅到獨尊英語、甚至帶有「英文好才能國際化」的價值觀。所以,在臺灣的大專院校與各國學校交流中,歐美(日韓也是)國家仍屬主流,這樣的現象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吳教授卻有不同的想法。身為法律人的他,認為相較於西方國家的制度,亞洲、非洲、南美洲的國家,近年所發生的社會改革多半是「由下而上」。換言之,這些國家的大學生,更有機會以行動為自己國家的改善盡一份心力。對臺灣社會制度、民主發展極富信心的他,很期待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學習不同於歐美的社會氛圍,更重要的是,讓臺灣的學生不再妄自菲薄,發現自己身上也充滿著力量。

吳教授觀察,年輕世代的交流途徑多元,透過網路推動國際化,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像高大國際事務處主辦了 3 屆的「國際青年永續領袖—線上創新提案競賽」,就算是在疫情期間,仍於去年 10 月聚集了各國大學生,提出各自「讓世界更好」的永續方案。

在臺灣、印尼、印度與菲律賓等國學生進入十強後,最終由來自菲律賓比科爾大學(Bicol University),以協助當地受暴婦女求助途徑、經濟培力的 WISP(Women Inspiring Support and Progress)APP 團隊獲得冠軍。

臺灣自 1971 年退出聯合國後,迄今已超過 50 年。身在島國的我們,錯過國際組織、會議與交流,已遺憾地成為一種事實。或許正是如此,每每只要在任何國際場合、活動或比賽上曝光,媒體總不忘冠上「臺灣之光」的稱號。吳教授想鼓勵 X 世代、Y 世代甚至嬰兒潮世代的「大人」們,現在正是時候,放下我們已習慣的「錯過的一切」,讓下一代不再陷入無盡的循環。

未來,當一位法律系學生說想出國交流時,身為大人的師長們,要跳脫慣性思維,丟掉「趕緊通過考試、進入舒適圈」的想法;反而應鼓勵他們勇敢去飛、去嘗試,讓自己的人生不留白。在國際競合如此激烈的當下,臺灣需要更多的年輕人走向世界,達到身體力行的國際化。

而身為年輕世代的你,別擔心自己與其他人不同,請用力地把全世界當作你的舞台吧!

【延伸閱讀】

●為什麼我來交換後,深覺自己在臺灣的大學荒廢了三年?——談臺、紐大學教育之比較
●短短四個月,我對印度徹底改觀──不久前,我成為全校有史以來,第 2 位來到《三個傻瓜》母校的交換生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