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好發疾病,中風,高危險族群,除了肥胖、三高患者,還有患有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的人。台中一名82歲阿媽,就是因為這些症狀,導致血液流得不順,引發心因性腦中風,半身癱瘓。
醫師 林書漢 與 病患 葉阿媽:「手現在有力氣嗎,(這手有 另一隻手沒力)。」
82歲的葉阿媽,半邊肢體癱瘓,家屬描述她腦中風病況。
葉阿媽的兒子:「(媽媽)有三高,已經差不多10幾年有了,天冷,然後造成(媽媽)腦血管阻塞,中風,(當時)發現媽媽是躺在椅子上,半邊(身體)癱瘓。」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林書漢:「(葉阿媽)心電圖,呈現出來的是心律不整,常見的(症狀)有心房顫動,因為她心跳忽快忽慢,這樣會造成血流打轉、凝結,於是乎她有可能就在心臟裡面,形成了血塊,如果跑到腦部,塞住了(腦)血管,那就是一個急性的腦中風,這種心臟(心房顫動)的原因,造成的中風,我們就稱之為心因性(腦)中風。」
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的病患,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5~8倍。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林書漢:「要預防(病患)他心律不整的時候,造成的心臟裡面的血塊(發生),所以他標準治療,必須要用抗凝血的藥物來治療,預防他這樣子的中風發生,當急性(心因性腦中風)發生的時候,包括血栓溶解劑,口服的抗血栓藥物,希望可以達到把(腦部)這個血塊,溶掉的效果,可以恢復血管血流的暢通。」
經過抗血栓藥物治療,葉阿媽的病況轉好。
葉阿媽的兒子:「(媽媽)從原本的左手左腳癱瘓,復健到左手會有一點抬起來,左腳會動,會抬起來了,慢慢地在康復當中。」
寒冷冬季是腦中風的好發時期,不論是心臟疾病引發的心房顫動,還是三高導致的血管病變,都和血壓的急遽變化有關。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林書漢:「溫差太大,有可能會造成血管的收縮、舒張,血管痙攣的關係,突然它本來狹窄的位置,就梗塞了,不要一下過冷,一下過熱,譬如說,很寒冷的時候,洗很熱的熱水澡,這個溫差就很大。」
冬天加強頭頸部保暖,避免血管突然收縮,也需要多補充水分,讓血流循環暢通,才是預防重於治療的保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