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鄧榮坤、劉宏梁/桃園報導
備受桃園市民關切的桃園市立醫院選址案,日前決定八德區霄裡公園後,緊接著最關鍵的就是選擇民間合作機構BOT案的展開。桃園市政顧問、醫院管理專家劉興寬指出,市立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和市民全家珍貴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關,比一般的市政建設需要投入更多的醫療專業思維。市府要用醫療專業的思維和科學的決策方法,引進頂尖的醫學大學來為市民服務。
劉興寬表示,市立桃園醫院運用BOT的方式興建,是非常好的方法之一,為了避免市立醫院BOT後,無法配合及兼顧市政府的社會福利或公共衛生及市民健康等政策,或在醫療技術方面僅成為一般區域級醫院的普通醫療能力等可能的缺點,市府可以在BOT契約準備的工作上,嚴選最頂尖的醫學大學來合作BOT案。
劉興寬說明,依據「桃園市政會議市長指示的方向暨滿足桃園市民需求」這兩個原則來看,下列事項值得BOT案主辦單位深思:1. 市立桃醫要選擇國內最頂尖的醫學大學合作,引進最卓越的醫療團隊和技術,以準醫學中心的位階來服務市民。2. 設立24小時的急重症急診服務,同時設立市民最需要的長照服務。3.未來市立桃醫能夠引進AI人工智慧醫療設備及各種最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
劉興寬指出,4.對於弱勢族群或山區沿海地區居民暨婦幼族群在醫療、安養、飲食及營養教育等方面應有妥善的輔助規劃。5.在整個醫養園區的建築物方面,均達到黃金級的綠建築、低碳建築和智慧建築等認證,符合ESG的標準。6.桃園市醫目前就已經要有短期、中期、長期的10年、20年、30年的規劃,除滿足該區的醫療需求之外,並有婦幼及高齡整合醫學等特色醫療。7.由市醫和各區衛生所配合各區的資源,加強健康衞生教育,並與各工廠、企業密切合作,定期健康檢查,落實執行勞工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