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城市聚光燈」主燈「家」 以族群居住空間發想

客家電視

更新於 02月18日12:42 • 發布於 02月18日05:30 • 許儷齡 左燕輝 桃園

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的多元文化燈區,與過去以生肖為設計靈感的花燈大為不同,今年的主燈「家」,以不同族群的居住空間為發想,堆疊出各種建築造型,呈現猶如移動城堡般的大型花燈,而互動花燈則設計為一觸摸就會冒出泡泡,讓觀眾能親身參與這場充滿多感官體驗的文化饗宴。

黑暗中傳來音樂,藝術家用一圈圈光的線條,勾勒出嗩吶的形狀。,

這件「傳響」作品,由藝術家葉佳緯、簡涵及音樂人謝宇威合作,希望客家旋律在燈光中層層擴散。

藝術家 葉佳緯:「讓我們的聲音,從一個人的聲音,變成一群人的聲音,然後變成臺灣人的聲音。」

從建築設計首度跨足設計花燈的葉佳緯,在這次的主燈「家」中,先找出不同族群居住空間的特色,再找出具代表性的建築集結堆疊,最後打造為眼前這座壯觀的燈箱主燈。

桃園市客家局局長 范姜泰基:「這座主燈『家』很大,有大約9公尺至10公尺,差不多有高達3、4層樓,要說這座主燈有像我們宮崎駿的,那個霍爾的移動城堡。」

藝術家 葉佳緯:「家是一個我們每個人的歸宿的一個,生活居住的地方,然後臺灣就像是一個,我們常講臺灣像一個大熔爐,每個文化的人都會在這邊一起生活這樣,那這件作品就是融合了各個族群的,他們生活的起居空間、他們的建築,然後他們的特色文化。」

2025台灣燈會多元文化燈區策展人 邱杰森:「跳脫以往我們對燈會想像的這個,具體的造型物件,比方說兔子是一隻兔子,然後龍年就是做一隻龍,反而是比較用抽象的方式,來去帶出我們對於這個,我們具體想像中的一種抽象化的狀態。」

記者 許儷齡:「在主燈這件作品頂端的這棟建築物,就是李騰芳古宅,李家人早期是來自福建詔安,屬於漳州客家,在這座國定古蹟中,可見古宅的格局、風格、裝飾等,相當講究、別具特色,象徵李家在桃園大溪落地生根,逐漸發展的過程。」

藝術家 葉佳緯:「李騰芳古宅它的建築立面,有一些特別的裝飾,像是冬瓜或者像是鳳梨,這樣的吉祥寓意的裝飾。」

從具象到抽象,從建築到光影,燈會的藝術語彙正在悄悄改變。

記者 許儷齡:「這件花燈很特別,撲下去會冒出泡泡。」

桃園市客家局局長 范姜泰基:「有3個很大的像大型的花瓶這樣,不過它是軟的,它3個的外觀你會看到,有我們桃園的山客、海客、都會客,3種不同的意象,你走近你可以觸摸,你摸了還會有泡泡。」

這不僅是一場燈光展演,而是人人都可以展開與光影的對話,與文化的共鳴。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