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詹姆斯麥艾維曾飾演過年輕版本的X教授,但這位英倫帥哥在我心裡最有印象的演出,卻都是些古怪的角色,像是《分裂》、《異裂》多重人格壞蛋,《索命記憶》被催眠到忘記自己是誰的搶劫犯…等。他就是能把變態變態的角色詮釋得很到位,總讓人感覺這人很瘋狂,下一秒把自己眼睛挖出來都不感意外。
找詹姆斯麥艾維來演殺人魔,可說是很正確的決定,但《邪惡勿語》的劇情卻明顯不夠力。電影絕大多數時間都是2個家庭在同一處莊園相處的細節,雖然導演刻意讓觀眾發現某些情況不對勁,也成功塑造「這一家人必定有古怪」的氣氛,卻因為細節太過生活化,導致觀眾很難有一般驚悚片裡如坐針氈的感受,反而還因太多情節是角色們「自找的」,讓人有種拖戲的不耐煩。
最關鍵的點還是「不夠變態」。或許是我驚悚電影看太多,回過頭看那些「很變態」的驚悚片,把人做成蠟像的、殺人之前要當受害者媽媽的、把人囚禁起來要生孩子的…,這次的壞蛋當然很過分,但在電影的世界中卻顯然「不夠邪惡」。當驚悚的元素不足、觀眾不害怕時,最後結局的爽快程度也就跟著大幅降低,以致《邪惡勿語》成為不上不下的作品。
《邪惡勿語》描述一對美國夫妻露易絲和班道頓帶著11歲的女兒艾妮絲,接受阿派與他的太太希亞拉,以及啞巴兒子安特的邀請,一起共度週末假期。原本開心的假期卻在過程中不斷出現怪事,直到露易絲與班道頓發現事實真相。
近代恐怖片經常犯下一種錯誤,就是讓角色「自己作死」。當所有觀眾都能看出這條路有問題,導演卻偏偏要讓主角踏上旅程。這娃娃明顯很詭異,導演還要讓主角帶回家。房子裡都出現一大堆怪事了,主角還硬說是心理作用。
雖然這種情節是推進故事的要素,但對觀眾來說卻非常痛苦,畢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是一般人會做的事。同樣的劇情出現過八百遍後,導演就是要讓主角直接走進火坑,這種敘事方法實在有辱觀眾智商。
《邪惡勿語》的大問題就在這,受害者一家不停地在「自己作死」,從走進莊園開始就不斷出現很古怪的暗示,這家人大概每10~15分鐘就有一次可以逃離的機會,卻都因為各種懦弱或鄉愿的妥協而留下,導演也似乎以此為樂,不斷創造「這件事太怪了→大概是我有問題吧」的循環,遲遲不進入正題,吊著觀眾的胃口近100分鐘,到後面基本上恐怖的感覺已經消失殆盡,只有滿滿的「不耐煩」。
英文片名叫《Speak No Evil》,或許呼應的是壞蛋總會將受害者的孩子留下並割下舌頭,但卻沒有將真正的「邪惡」展現出來,觀眾在經歷近100分鐘的不耐煩後,對於壞蛋的惡還只能「腦補」,最多就是看到隱藏的地下室中有大量的訪客行李箱,並用受害者的合照來說明他們一直在更換孩子。
若在真實世界發生,絕對是一等一的變態,但這是電影啊!觀眾連受害者怎麼被殺的都沒看到,過程中還不斷出現讓受害者逃跑的機會,與過去那些總是有辦法把被害人困在原地、神出鬼沒殺人的電影相比,《邪惡勿語》似乎很難與「邪惡」沾上邊。尤其導演只安排最後20分鐘大逃殺,3個壞蛋基本上沒什麼表現就掛掉,不禁讓人懷疑,就這癟三的身手是怎麼變成連續殺人犯。
整體來說,我給《邪惡勿語》象徵「尚未成熟」的2.5顆柿子,就一部驚悚片來說,殺人犯不夠變態(甚至還會背著孩子下樓)、鋪陳太長讓人不耐煩、受害者不斷把自己推向絕境…,這些都使得劇情顯得非常不合理,以致於呈現的力道不足,角色們的個性又不討喜,單靠詹姆斯麥艾維撐著場面,太痛苦了啊!
酸柿子點評:無條件支持這對夫妻離婚!那老公太沒肩膀了!生死關頭還要老婆幫忙心理諮商,而壞人也幾乎都是老婆殺的,我要是她不氣死才怪!
影評等級:(0顆柿子~5顆柿子)
0顆柿子:影史奇觀;0.5顆柿子:不值一提;1顆柿子:絕對傻眼
1.5顆柿子:眉頭深鎖;2顆柿子:一陣尷尬;2.5顆柿子:尚未成熟
3顆柿子:可有可無;3.5顆柿子:瑕不掩瑜;4顆柿子:不看可惜
4.5顆柿子:強力推薦;5顆柿子:影壇經典
作者介紹:電影部落客「Mr.柿子」,從大學時代開始迷上電影,過著沒有電影活不下去的生活,曾經有一天趕過6場電影的瘋狂紀錄,誓言為每部看過的電影,寫一篇評述,至今已破千篇文章。
《本專欄固定每週五刊出》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