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出現肩膀疼痛的狀況嗎?要小心,可能是肩夾擠症候群!不少人會誤以為是五十肩,但兩者最大差異,是手舉起來的程度,五十肩是關節沾黏,手舉高會卡住,沒辦法順利抬起;而肩夾擠症候群是擠壓到肌腱,可以舉高,但特定角度會疼痛。民眾可以把手側抬向上做檢測,如果在60度到120度之間有疼痛感,就可能是肩夾擠症候群,物理治療師提醒,平時就要維持良好姿勢、不要過度使用肩膀,再來就是多做一點運動,維持靈活度、增強肌肉,才是上上策。
用力擦拭、各個角落都不放過,搭配不同清潔用具,就為了要告別灰塵、迎來整潔新氣象,不過專家提醒,打掃不要擠在短時間內,通通完成。
民眾 林冬雪:「我都順手(打掃)像因為做習慣了,那我們有空10分鐘 5分鐘,我們就打掃 在家裡就是這樣子。」
打掃動作,太頻繁、高強度,會讓肌肉無法負荷,而肩膀重複抬舉、加上姿勢不良,又更容易落入,肩夾擠症候群的風險。
「慢慢的這個滑液囊 它的彈性,它的這種防止摩擦的這種功能,它的潤滑度就變差了。」
新光醫院復健科醫師 謝霖芬:「手一直舉高 重複舉太多次,或者是有人喜歡做甩手功,每天就是這樣 走路邊做 邊做,那這個次數太多的話,夾擠的機會就會比較高,那像有些打網球或是打排球,那些運動選手。」
物理治療師 簡文仁:「肩夾擠症候群 我們肩膀就是,肩胛骨跟肱骨本來有個縫隙,那這個縫隙你要是過度使用,或者有拉傷 扭傷 動作比較大的時候,可能會發炎 腫脹。」
不只是過度使用肌肉,容易好發,先天性構造問題、運動傷害、經常駝背都是危險族群。民眾可以自我檢測,把手側抬向上,如果在0到60度之間不會痛,卻在60到120度之間,發現有痛感,那就表示,肩膀出狀況了,另外在擰毛巾、拿重物的時候,會誘發疼痛,也是警訊 。
物理治療師 簡文仁:「第一個 姿勢要正一點,第二個 不要過度使用你的肩膀,第三個就是 平常多做一點運動,讓你的肩膀靈活一點,肌肉有力一點。」
如果出現症狀,透過復健、吃藥,就能改善,不過專家提醒,想預防,還是從日常做起,避免影響生活品質。